猶如人眼般的獨特 40mm 焦段街拍太刀機, Ricoh GR IIIx 定焦數位相機動手玩

2021.10.14 01:37PM

Ricoh 在今年忽然宣布推出 GR III 的延伸機種 GR IIIx ,機身的設計與電子性能幾乎承襲 GR III ,僅將光學設計自原本的等效 28mm 改為 40mm 焦段,這也是 Ricoh 自底片膠捲時代以來,首款採用非廣角光學鏡頭的 GR 系列,這次也借到 GR IIIx 進行體驗,以筆者較為淺略的 APS-C 片幅 GR 系列使用經驗來看這款獨特的街拍新品。

照片中提到了GR、1=26.1mm 1:28,跟佐治亞理工大學的黃夾克足球有關,包含了鏡頭、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數碼相機、單反相機

▲ GR IIIx 除了光學設計外,完全承襲 GR III 的機構與電子系統

筆者從先前評測 GR III 時,就為 GR III 冠上"街拍末代武士"的名稱,主要是在當前市場上,唯有 GR III 仍是堅守定焦設定、口袋尺寸、以及單手即可操作絕多數功能的特殊產品,即使是其它採用定焦設定的競品,尺寸仍較 GR 大上不少,在非交換鏡頭數位相機因手機相機技術崛起後, GR III 成為難能可貴並受到特定核心用戶喜愛的一款數位相機。

▲介於 35mm 與 50mm 之間的 40mm 焦段是相對罕見的設定

雖然 GR III 已是 2019 年的產品,不過從光學、人機介面到影像品質仍也不顯過時,在數位相機市場大幅衰退的情況,確實僅替換光學設計推出差異化的孿生機種是合情合理;不過 GR IIIx 特殊的等效 40mm 焦段引發不少爭論,尤其熟知 GR 發展歷史的玩家更質疑為何不採用 GR21 的 21mm 超廣角,反而是介於廣角與標準焦段的 40mm 的獨特焦段。

照片中提到了GR LENS f=18.3mm 1:28、GR LENS ta26)mm 1:28、Min,包含了鏡頭、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數碼相機

▲選擇 40mm 是希望能夠與 28mm 差異化,又可兼具微廣角與標準焦段的優勢

為此, Ricoh 也做出為何選擇 40mm 的解釋:從 Ricoh 的觀點, 21mm 焦段能夠藉由 GR III 搭配廣角鏡配件 GW-4 實現,然而中焦段的視覺壓縮光學特質卻難以透過數位裁切實現,故規劃初期就決定採用中焦段以上,至於超過 50mm 以上的長焦段一開始就已經先被排除;在最終 Ricoh 開發團隊就開始思索要選擇小廣角的 35mm 或是標準焦段 50mm 。

仔細看可發現上方的 GR IIIx 的鏡筒比下方 GR III 深

35mm 與 50mm 焦段雖都是經典焦段,不過扣除光學設計外,以隨身定焦的使用方式以及評估到目前 GR III 的 28mm 也各有其優缺點: 35mm 是主流的標準廣角,近似人眼放鬆的視野,但與 28mm 過於接近,且光學特性也難以有顯著的差異;至於 50mm 雖是最類似人眼凝視的焦段,同時還具備低變形率與中焦段景深壓縮的特色,不過用於快速街拍則少了便利性。

照片中包含了手鐲、產品設計、手鐲、設計、腕帶

▲拆下鏡頭環即可明顯發現區別,左方黑環為 GR IIIx 、右方綠環為 GR III

開發團隊決定取 35mm 容易收入更多視野、又保有 50mm 中焦段景深壓點的折衷,採用罕見的 40mm 焦段,既能與 28mm 有較大的差異,但又不至於失去街拍所追求的焦段便利性;且 40mm 雖然是較少見的焦段,卻也不是不曾出現的焦段,比如現在在同一集團下的 Pentax 就推出過 PENTAX-M smc 40mm f2.8 ,蔡司亦有 Zeiss BATIS 2/40 CF 40MM F2.0 。

照片中包含了相機配件、相機配件、產品設計、角度、設計

▲兩者外觀難以區別

從外觀並不易分辨 GR IIIx 與 GR III ,畢竟兩者共用絕多數的內外組件,唯獨鏡頭部分,除了鏡筒正面的焦段字樣由 18.3mm 改為 26.1mm 、還有僅有相當熟悉 GR III 才能感覺到略凸些許的鏡筒設計以外, GR IIIx 握在手中感受到的一切,皆如同 GR III 一樣的令人熟悉與安心,同樣有著與底片 GR 系列類似的大小,以及幾乎可一手可完成所有功能設定的特色。

照片中提到了RICOH、ADJ、口 Std,包含了鏡頭、單反相機、鏡頭、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使用過 GR 系列的使用者相當熟悉的人機操作感

▲電池仍為 DB-110

照片中跟庚斯博羅圖片有關,包含了角度、角度、經度:0MWC、電子產品、電子機器

▲採用 USB Type-C 機身充電

畢竟 GR IIIx 是建構在 GR III 的經典設計上,關於 GR IIIx 是如何友善對待街拍玩家,還有 GR IIIx 的人機介面設計有那些優點就不再重複介紹;而 GR IIIx 比較重要的功能變化是提供人眼追蹤以及無線傳輸的自動縮提供能,但其實對 GR III 的使用者,同樣可藉由近期釋出的韌體更新取得相同的功能,故接下來筆者會把重點放在 GR IIIx 焦段帶來的變化。

GR III 的功能介紹可見先前評測:孤獨追求街拍頂峰的末代武士, Ricoh GR III 動手玩

照片中提到了GR LENS、26.1mm 1:28、GR,跟羅技有關,包含了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單反相機、鏡頭、單反相機、相機

▲對經常使用 35mm 或 50mm 定焦拍攝的玩家不會難以上手,但若習慣超廣角可能會有些許的適應期

從 28mm 轉化為 40mm , GR III 與 GR IIIx 在拍攝的概念有著許多的不同之處,畢竟 28mm 已經屬於超廣角的範圍,而 40mm 則是介於廣角與標準焦段之間的視野,一者有著超越人眼視野的視角,一者則是介於眼神凝聚與放鬆之間;畢竟筆者自開始使用數位以來,一向在街拍習慣搭配超廣角定焦,加上當前的生活隨身機亦是 GR III ,剛使用 GR IIIx 時是有些不習慣。

照片中提到了PHARMACY,包含了市場、市場、市場m *、街、晚

照片中提到了3003、603048、250V-64,跟oop、新西蘭開源協會有關,包含了木、/ m / 083vt、木材染色、產品設計、圈

▲ 40mm 視角猶如人眼般直觀

在拍攝概念上, GR III 直觀會得到比起原本肉眼所見更寬闊的結果,而 GR IIIx 則是類似當前眼前所見的視野,故以快拍方式, GR III 的 28mm 會有意料之外的景物入鏡,而 GR IIIx 則可能會少了預期入鏡的景物,不過在稍微與 GR IIIx 的焦段磨合後,亦會開始習慣 40mm 帶來的優點與特質。

照片中包含了木、/ m / 083vt、靜物攝影、攝影、靜物

照片中包含了膳食、早餐、切洛、膳食、白飯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室內設計服務、家具類、燈光、燈具

▲借助焦段的景深壓縮與 f2.8 光圈,比起 28mm 焦段更能凸顯主體與背景

比起 GR III , GR IIIx 在影像的邊際有更少的變形與更好的全局銳利度,同時也因為更趨近標準焦段,可在拍攝靜物時結合大光圈拍出更具空間感的視覺壓縮效果;唯獨 GR IIIx 與預期不同的是近拍的放大情況,原本筆者預期 GR IIIx 可能可拍出比 GR III 更好的放大倍率,但實際上 GR IIIx 的放大倍率與 GR III 可能僅在伯仲之間。

照片中包含了花、攝影、花、黃色、微距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油炸食物、碟、小菜、中國菜、東南亞

照片中包含了蝴蝶、昆蟲、STX EU.TM ENERGY NR DL、節肢動物、環

照片中包含了蒸米飯、抓飯、菲律賓阿多波、切洛、穆賈達拉

照片中包含了碟、膳食、午餐、碟網

照片中包含了楊洲炒飯、切洛、泰式炒飯、抓飯、餡

▲近拍能力雖稱不上超強,但足以拍攝多數的生活題材

不過即便如此, GR IIIx 較長的焦段在拍攝近物也帶來優點,即是在相近的放大倍率之下, GR IIIx 可在更遠的距離拍攝,使鏡頭與被攝物不至於過於貼近,能夠減少主體被機身陰影影響的情況,從結果來說可在近拍時容易得到較多的環境光或進行補光,有助更容易拍出清晰的近物。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靜物攝影、黑與白、攝影、股票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喝、雞尾酒裝飾、哈維·沃爾邦格、非酒精飲料、雪碧

照片中包含了葉、葉、cloudM紐約Bowery、綠色、樹

▲ GR IIIx 的空氣感相當優秀

筆者認為,撇開個人習慣與喜好, GR IIIx 對於有拍攝人像帶景題材應該會比起 GR III 更出色,因為獨特的 40mm 搭配 f2.8 光圈的特質能夠比起 28mm 更具視覺壓縮感,可以使人物與背景呈現更好的空氣氛圍,同時變形更少的邊際有能使人物主體在畫面的編排更自由,非中央構圖也不必擔心人物產生不自然的變形,且縱使以最大光圈拍攝,也有傑出的銳利度。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汽車設計、設計、汽車工程

照片中提到了10、-10、40,包含了量規、單色、Kazanskiy Gosudarstvennyy Energeticheskiy Universitet、車速表、產品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照片、照片、黑與白、角度、單色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杯子、里斯特雷托、古巴濃縮咖啡、咖啡、黑色飲料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攝影、光、股票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紅酒杯、紅酒、紅酒杯、葡萄酒、高腳杯

照片中提到了100,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股票攝影、金屬、單色

照片中包含了碟、素食料理、早餐、膳食、素食主義

照片中包含了烘烤、烘烤、小點心、舒適食品、商品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靜物攝影、黑與白、攝影、股票攝影

照片中提到了MAXXIS、JPIAGGIO,跟天馬航空有關,包含了輪緣、摩托車、汽車、累、摩托車

照片中提到了CUSTOM SPIBUT、aprilia,包含了單色攝影、金屬、戶外的、字形、單色

照片中包含了糖t、糖t、早餐、甜味、酸

照片中包含了喝、里斯特雷托、味道

照片中提到了摩廣東粥,包含了單色攝影、單色、街、白色、黑色

照片中提到了PARIS、TEXPRESS、TANBUL,包含了單色攝影、黑與白、靜物攝影、攝影、靜物

▲ GR IIIx 的拍攝概念介於 35mm 與 50mm 之間,與 28mm 的 GR III 有些不同

就結論而言, GR III 與 GR IIIx 並非取代或是前後版本的差異,而是具有相近體驗但取景特質截然不同的另一款產品,筆者覺得兩者既是互補但也是可能是互斥,不同的焦段具有不同的取景與夠同概念,由光學影響的影像結果也略有不同,但也由於兩者在操作、電子系統等本質即為近乎相同的街拍隨身機,同時帶兩台街拍機出門似乎又不那麼合理。

照片中提到了ON/OFF、ER.BERT.,包含了硬件、單反相機、相機、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 GR IIIx 並非取代 GR III ,但也不完全是互補

雖然筆者覺得 GR III 與 GR IIIx 或多或少可能會有些瑜亮情結,但仍提供兩種系出同源但需求不同的拍攝手法的光學設計, GR IIIx 的 40mm 焦段設定極適合曾以 35mm 或是 50mm 為主力膠段拍攝的玩家,畢竟 28mm 雖是常見且適合街拍的超廣角焦段,不過也有另一群街拍使用者追求中焦段的主體集中、視覺壓縮、通透感。

照片中提到了GR、GR LENS、-261mm 1:28,包含了鏡頭、單反相機、鏡頭、單反相機、攝影

▲ GR III 與 GR IIIx 猶如打刀與大太刀的關係,只有合手沒有優劣之分

GR III 的 28mm 優點是能夠容納豐富的影像元素,不過在處理單一主題時則由於超廣角特質相對在邊角變形控制、主體視覺集中較難呈現良好的效果;而 GR IIIx 則是提供酷似人眼的視野,具備比起超廣角更好的主體聚焦能力,但在泛焦之下也還能盡收眼前景致。 GR III 與 GR IIIx 兩把街拍武士刀之間,就猶如靈巧輕巧的打刀與銳利的大太刀一般,沒有絕對的正確,而是以拍攝習慣找出最合手的利器。

4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