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預期在 2021 年第四季更新、代號 Chagall 的 AMD 高效能桌上型平台( HEDT ) Ryzen Threadripper 5000 將順延到 2022 年,雖然延遲的理由不明,不過推測與產能與資源分配有關,畢竟 Ryzen Threadripper 本質上即是利潤更高的 EPYC 平台延伸產物,在當前伺服器、超算系統市場需求高漲之下,優先把資源分配給 EPYC 應該是更為合理。
AMD, Intel, nVidia consumer roadmap 2021-2023, based on latest rumors (without HPC projects)
— 3DCenter.org (@3DCenter_org) October 1, 2021
- Zen 3 XT is now H1/2022
- Sapphire Rapids-X is now Q3/2022
- Navi 31 is now Q1/2023 (Navi 33 stays at Q4/2022)https://t.co/IE1QvnwUwT pic.twitter.com/mj66Bw3H56
目前市場上仍在銷售的 Threadripper 3000 系列已經是 2019 年末推出的產品,至今已經有兩間,不過由於對比競品更平易近人的價格、更高的最大核心數與先進通道介面等,仍在許多個人工作站產品受到歡迎,但畢竟 Ryzen 5000 系列也提供最高 16 核心,也足夠小型工作站使用,使得 Threadripper 的產品定位相對尷尬。然而由於專業市場的需求存在, AMD 亦有可能為 Threadripper 5000 冠上 Pro 專業系列的名稱。
▲雖然根源相同的 EPYC " Rilan "將推出 3D V-Cache 版本,但利潤較低的 Threadripper 5000 不見得會跟進
另外,由於 AMD 曾預告代號 Milan 的 EPYC 平台將推出具備 3D V-Cache 的 Milan-X 版本,雖然也不能排除屆時 Threadripper 5000 可能會有 3D V-Cache 版本,不過若考慮市場需求與價格, Threadripper 5000 提供 3D V-Cache 的可能性恐怕不高。硬體規格部分,畢竟 Chagall 即是 Milan 翻版,故大致上也是提供最高 64 核心與 8 通道 DDR4 等支援。
無獨有偶, Intel 同樣傳出在 2022 年將推出架構大幅更新、採用 LGA 4677 的 Rapids-X 高效能桌上型平台,除了採用改良型 10nm 製程外,在核心數量也將更接近 AMD ,同時率先支援 DDR5 、 PCIe 5 等新技術,對 HEDT 有強烈需求的使用者應該可期待明年兩家的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