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WF-1000XM4 七月正式上市已經近一季,仍是目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高階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隨著當前台灣疫情稍稍減退、產品供貨也較上市初期穩定,台灣 Sony 舉辦一場小型媒體體驗活動,乘坐著台北市觀光局的雙層巴士環繞市區一小段路,體驗 WF-1000XM4 在音質、降噪與功能性的強大表現。
▲ WF-1000XM4 提供白色與黑色二色
WF-1000XM4 是 Sony 第三款具備主動降噪的真無線耳機,相較前身 WF-1000XM3 採用更符合配戴工學與可減少額外風切的人體工學貼耳設計,除了搭載升級的 6mm 動圈單體外,還使用 Sony 客製化的 V1 晶片, V1 晶片整合全新藍牙 5.2 與降噪演算晶片的功能,取代 WF-1000XM3 以藍牙晶片搭配 QN1e 降噪晶片的雙晶片,進一步縮減內部尺寸,此外也針對通話需求增添骨傳導拾音器,結合通話降噪技術進一步使收音更精確,此外也能作為更正確觸發 Speak to Chat 功能。
▲ WF-1000XM4
WF-1000XM4 也承襲 WF-1000XM3 多項便利功能,例如可個人化的 EQ 調整, DSEE Extreme 音質還原技術,彈性音效、註冊所在地自動切換設定配置等,此外還首度在真無線耳機加入 LDAC 無損高音質編碼的支援,聆聽高解析音樂能進一步展現更細膩的音質,同時 WF-1000XM4 也同樣通過 36 Reality Audio 認證,可在提供 360RA 的平台感受空間錄音帶來的立體感。
WF-1000XM4 完整測試心得可見先前測試文: Sony 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 WF-1000XM4 動手玩,更舒適、更動聽且降噪再進化
▲ WF-1000XM4 較 WF-1000XM3 有顯著的進步,唯獨噪音隔離耳塞的耐用度相當兩極
筆者也自產品發表之際使用 WF-1000XM4 至今,簡單提供一些個人使用上的感想,首先 WF-1000XM4 提供的噪音隔離耳塞立意是良好的,不過雖然 Sony 已經使用特殊發泡材質,但畢竟台灣獨特的溼熱氣候,還有部分消費者未閱讀說明即使用酒精消毒,導致部分消費者的噪音隔離耳塞壽命快速縮減,同時噪音隔離耳塞零售價格也不低,會是部分消費者較在乎的,雖然其設計可使用一般大開孔矽膠耳塞取代,只是除了隔音效果外,低頻表現也會比噪音隔離耳塞來的少,同時聲音相對單薄。
▲此次體驗是使用觀光局的雙層巴士
由於今年仍受疫情影響,沒有機會在可作為考驗主動降噪耳機最合適的飛機上體驗降噪功能,然而若以一般使用表現, WF-1000XM4 比起原本就相當出色的 WF-1000XM3 提升不少,尤其是在風噪處理更為顯著,此外, WF-1000XM4 的風噪處理轉移到降噪的選單內,只要勾起後即可針對風噪進行自動處理,並非如 WF-1000XM3 占用到環境音,故 WF-1000XM4 能使降噪與環境音功能並存,不會如 WF-1000XM3 若需要使用降低風噪就無法使用環境音。
▲由於雙層巴士上層座位為開頂設計,能更進一步體驗 WF-1000XM4 降低風噪的表現
此外,針對抗風噪的實地體驗,在此次規畫的雙層巴士體驗當中,由於上層後方的空間為開頂設計,車輛在移動會產生相當的風聲, WF-1000XM4 由於機構設計貼耳,相對 WF-1000XM3 的風切噪音原本就小了不少,搭配新演算法與麥克風更具備優秀的風切消除,此外即便有側風的影響,也不易產生特定角度的異常風切聲。
▲藉由環境音模式或是快速注意模式,也不會錯過任何外界重要訊息
以往對於佩戴入耳式耳機的使用者,較困擾的就是因為良好的隔音能力錯過外界訊息,或是臨時有人要交談需要脫下耳機, WF-1000XM4 在此方面則有多種方便的功能,若需要持續關注外界聲音動態,可藉由環境音模式並調整聲音比重提供外界與音樂融合的聲音,或是按住左耳啟動快速注意模式,直接降低背景音樂音量並啟用通透模式,若是主要與他人交談,除了快速注意模式以外,亦可啟用 Spaek to Chat 功能。雖然 WF-1000XM4 的環境音功能還未達宛若沒有佩戴耳機的透明感,仍有些許可能由於麥克風動態產生的環境底層噪音,但也不會發生處理變成異常環境音的情況,大體上是相當自然的。
▲續航力滿足一日正常使用,連接也相當穩定
WF-1000XM4 比起 WF-1000XM3 顯著進步的地方還有續航力與連線穩定度,先前筆者實地使用,在辦公室環境開啟 LDAC 聆聽,至少也可連續使用達 6 小時以上,足以應付一趟自台灣到日本的飛行時間;另外今天搭乘觀光巴士在外體驗,縱使是使用頻寬需求較高的 LDAC ,同時車內還有降溫的霧化水氣,整趟約 20 分鐘也不曾出現音樂中斷的情況。
▲以整體表現來看, WF-1000XM4 的霸業還能持續好一陣子
以主觀的角度,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市場上將會有一波搭載支援藍牙 LC3 編碼技術與新一代降噪技術的新晶片產品,不過晶片功能只是真無線耳機技術的其中一個環節,一款出色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還會牽涉到收音麥克風的選擇(若動態不佳也會影響取樣)、麥克風配置、單體與槍體設計、數位聲學的調整功力、軟體層面的附加價值等,縱使 WF-1000XM4 推出的時間點較早一些,不過畢竟是傾 Sony 工程團隊在 WF-1000XM3 推出後蒐集大量消費者反應開發出的成果,縱使接下來在特定領域不見得能冠上最強(例如牽涉主觀的音質),但考慮到包括價格等整體表現,仍會是難以超越的全方位指標級旗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