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螢幕都是扁扁平平的平面造型,但是在液晶螢幕技術尚未普及之前,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螢幕才是電腦的標準配備,很難想像以前的螢幕會塞滿整個電腦桌桌面,鍵盤還得放到桌面底下的抽屜才行。2000年至2005年左右是CRT螢幕銷售最好的時期,當時買螢幕還會順手購入護目鏡保護眼睛,不過直到現在平面造型的螢幕漸漸取代CRT大頭螢幕之後,CRT螢幕變成某種復古元素,像是喜歡玩老遊戲又特別講究的玩家,就會特別用CRT螢幕或電視來搭配。
▲CRT螢幕又稱為大頭螢幕,超級笨重的外表是被時代淘汰的主要原因。
老司機玩家的CRT螢幕與復古遊戲
CRT螢幕的「CRT」,是「Cathode Ray Tube」的縮寫,裡面主要由一大根的真空陰極射線管所構成,再加上電子槍、螢幕的玻璃則灑滿螢光粉塗層,當CRT螢幕開啟時,電子槍放出訊號射向螢幕,玻璃上的螢光粉塗層就會發光並快速熄滅,所以CRT螢幕都會有很明顯地閃爍感。當電子槍用極快的速度射出訊號,速度快到人體無法察覺,用CRT玩老遊戲時,玩家操作遙控手把,就可以快速地反應到螢幕上,像是玩超級瑪利歐兄弟這類型需要高度反應力的遊戲時,就不會有延遲感,所以一些想玩老遊戲的玩家,會購入CRT螢幕作為搭配。
▲因為內部結構的關係,在電子槍不斷射出光束的同時,螢幕看起來也會一直閃爍。
玩家心中的夢幻逸品:Sony FW900
CRT螢幕主要分為2種成像技術,一種是Shadow Mask點狀遮罩,另一種是Aperture Grille柵狀遮罩,點狀遮罩上的圓點形狀以RGB三原色均勻分布,排列方式為三角形,柵狀遮罩則是RGB三原色依照順序垂直狀排列,當CRT螢幕中的電子槍發出電子光束,光束到射到遮罩上時,就能呈現影像,柵狀遮罩發亮的面積比點狀遮罩大,影像呈現的亮度會比其他款式的CRT螢幕更亮更飽和,影像邊緣線條更清晰,影像也更細膩。
Sony FW900 CRT螢幕綜合了柵狀遮罩,並使用鎳鐵等特殊合金製作,避免長時間電子光束造成的高溫變形,被稱之為「失真度最低的CRT螢幕」,直到現在還是有不少玩家還在尋找功能正常的二手FW900。但是雖然CRT螢幕有現在平面螢幕無法取代的優點,但是隨便一台重量就超過10公斤,Sony FW900重量更達到42公斤,如果要搬運或是架設工作站都是很費力又佔空間的事,CRT螢幕就隨著LCD螢幕技術變成熟後漸漸消失。
▲CRT神機:Sony FW900至今還有人在搜尋功能正常的二手機,是玩老遊戲的神物。
要用CRT螢幕也要外掛護目鏡
早期有一說「CRT螢幕傷眼」,有人說是藍光,也有人說是因為高輻射,主要是因為CRT螢幕內部的陰極射線管所產生的射線,不過實際上會不會對人體有名顯的影響還不太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因為CRT螢幕是使用電子光束重複射出的原理,如果沒有將頻率調整到75Hz以上,肉眼就會很明顯感受到螢幕閃爍,長時間使用的確容易造成不適,所以廠商也推出了所謂的護目鏡商品。
護目鏡通常都會標榜透光率、抗眩光和抗反光,並且有效阻隔輻射和電磁波,價格從300元到上千都有,大小在14吋到22吋之間,造型都會和CRT螢幕有點類似,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在LCD普及的年代,護目鏡也和CRT螢幕一起消失了。對CRT螢幕的印象很薄弱,只依稀記得以前家裡還有超大又笨重的CRT大電視,畫質如何已經不太記得,只剩下畫面常常會有平行線條閃爍移動,還有搬家時常常兩個搬家工人都還搬得很吃力的記憶了。
▲據說CRT螢幕看久了會很傷眼,所以廠商順勢推出護目鏡,讓大頭電腦變得更厚。
75 則回應
現在的液晶螢幕「冷陰極管與發光二極體」也一樣怕濕氣 但是液晶螢幕已不再需要螢幕保護程式
看螢幕扭動覺得很好玩
我都聽別人講的
有幸擁有過一台sony平面方角17吋的
畫質真的很讚
垃圾的品質還比不上螢幕的鍍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