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希望未來能「複製」大腦神經元位置、連接模式,並且利用這些資料建構成3D類神經網路,在實作部分就會朝向大腦逆向工程模式,但目前面臨挑戰可能包含人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彼此連接數量更是驚人,若以一對神經元連接就需要透過一個記憶體元件儲存資訊的話,總計會需要使用100兆個記憶體元件。
但可能會面臨道德感、宗教信仰等問題
三星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提出參考人類大腦結構的人工智慧晶片設計方式,其中希望能將大腦神經元網路完整「複製」到3D結構設計的類神經網路晶片設計。
與過往同樣強調參考大腦神經網路結構的運算晶片設計方式不同,三星提出想法是完整「複製」大腦神經元位置、連接模式,並且利用這些資料建構成3D類神經網路。
因此,在實作部分就會朝向大腦逆向工程模式,但目前面臨挑戰可能包含人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彼此連接數量更是驚人,若以一對神經元連接就需要透過一個記憶體元件儲存資訊的話,總計會需要使用100兆個記憶體元件,同時要建立可以使用這些記憶體元件存放資訊的程式編碼也會相當複雜,恐怕是短時間難以完成的設計工程。
不僅在技術實現上會面臨挑戰,顯然這樣的逆向工程可能也會涉及道德感、宗教信仰等問題,因此也讓此項技術在日後發展可能會面臨不少阻礙。
但畢竟目前此項技術還是建立理論建構上,尚未走到實踐執行階段,三星必須先解決眼前可能預想到的問題與挑戰,才有辦法順利讓此項技術繼續推展,因此顯然還需要相當久的時間才有辦法實現。
13 則回應
客戶:它的處理邏輯簡直狗屁不通
設計員:我想我們成功了
(大誤)
電腦:你應該知道我在生什麼氣吧
我:??
就Ctrl+C,Ctr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