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0年左右當時線上遊戲漸漸興起,同學們下課、期末考下午都會揪大家去網咖包台連線。那時最紅的遊戲有CS、石器時代、暗黑破壞神2、天堂,往往一包就是3小時起跳。肚子餓還可以去櫃檯點泡麵、水餃跟飲料,有的包台費比較貴的店,店內還有紅茶、綠茶喝到飽,真的餓了就點一碗泡麵邊吃邊打,直到包台結束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家。
▲沒有電腦又想玩遊戲會去網咖,有時候想打發時間,網咖的消費低也是當時學生的好去處。
有吃有喝 餐飲才是主要收入
網咖大概在2000年左右開始盛行,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後來網咖開設必須距離學區一定的距離,才沒有早期學校附近網咖林立的狀況。首間網咖「超新星網路咖啡廳」1990年在公館附近設立,當時的網路遊戲還不算特別流行,網咖都是給需要上網查資料的人使用。有的店面還提供列印、傳真的服務,網咖比較接近商務性質,早期的網咖真的是網路咖啡廳,包一個小時還有送杯咖啡,但早期收費偏高只有商務人士比較會想使用。
後來網路遊戲流行起來,網咖開始以提供打線上遊戲為主要賣點,高網速、最新電腦規格來吸引人,如果不打遊戲的人則可以選擇去以大量漫畫內閱為主要服務的複合型網咖。
當時的網咖收費機制是包越久越便宜,連鎖的包3小時平均100元,比較舊的或是設立在學校附近的網咖,有的甚至包3小時只要50元,以當時的電腦主機價格來說,包台的價錢不是網咖主要的收入,網咖附設的餐飲部才是最重要經濟來源,飲料和小點心、泡麵、餐包為主的套餐,價格都和泡沫紅茶店差不多貴,其他的像是設立包廂、淋浴間等等都是網咖業者互相競爭之下所衍生出來的服務。
▲去網咖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點吃的喝的,但是網咖的餐點都滿明顯是餐包加熱。
包台玩線上遊戲 CS、天堂、RO、暗黑破壞神
其實有很多會跟同學下課去網咖包台的人,家裡也有電腦,但是去網咖包台就是有種獨特的魅力。網咖的電腦規格大多比較好,速度快適合玩線上遊戲,也不用擔心在家打遊戲會被父母罵,跟朋友一起玩也感覺比較好玩。當年網咖最流行的網路遊戲有CS、天堂、石器時代、RO仙境傳說,不玩線上遊戲的人就會選單機遊戲像是大富翁、吞食天地、暗黑破壞神2、軒轅劍之類的,不打遊戲單純陪去網咖的人就會上奇摩聊天室、奇摩家族、史萊姆的第一個家之類的聊聊天、玩玩Flash小遊戲。
有段時間去網咖,可以看到整間店的螢幕都是CS,到處都是「Fire in the hole」的音效,直到2004年最暢銷全球的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上線後,幾乎整間店螢幕都變成魔獸世界,因為早期魔獸世界練等非常花時間,玩家也需要組團打副本收集裝備,很多玩家都是直接包24小時。等到魔獸世界退流行了,另一款遊戲「英雄聯盟」就取代魔獸世界開始變成網咖玩家最愛,但是比起當年網咖常常客滿的盛況,還是差了許多。
▲當年最紅的連線遊戲首推天堂、RO仙境傳說、CS,後來才是魔獸世界。
網咖難民、遊戲成癮、資安隱憂3大問題
網咖發展之後產生的問題一直很多,網咖大部分都是24小時經營,需要由店員審核夜間來店消費的顧客是否成年,因為網咖的服務已經拓展到提供淋浴間、包廂和簡易床鋪,所以也有人會選擇長期居住在網咖裡,在日本這類的狀況被稱之為「網咖難民」。網咖只要付錢就能不斷使用電腦的服務,自制力較差的玩家就會容易遊戲成癮,曾經就有玩家因為不吃不喝在網咖打遊戲,直到包台時間結束才被發現早已暴斃,以及網咖內部的空氣流通、防火設備等等都是很容易被忽視的隱憂。
使用網咖的顧客如果對資訊安全的觀念薄弱,用完公用電腦老是忘記登出,加上網咖業主通常不會將包台結束的電腦全面檢查,就會很容易讓下一個玩家輕易獲得其他人的資料,所以常常會聽到某些線上遊戲有玩家的角色全身裸體在遊戲裡跑來跑去,被盜裝備的事情感覺像笑話但時有所聞,更不用說如果登入的是信箱、社群平台的帳號,那後續處理就會更麻煩。筆電普及、打遊戲的媒介更多,網咖需求快速變低,就算在街頭看到網咖會進去的人大概也不多了。
▲如果對過夜沒有什麼要求又沒有什麼錢,很多人會選擇去網咖度過一晚。
44 則回應
交易熱度
角色屬性與技能配裝
討論熱度
還以為我穿越時空失敗了
嗨
罷咖
你們好呀
不要跟 林詠舜 玩 他都繞背
希望仙劍奇俠傳1也重製版好了🤣
D2 會一直出現 牟牟牟的牛叫聲
B 4 6 >>>>>
8 3
8 4
內行人看門道
快點.暗黑.等妳😁
窮學生泡網咖;好野人叫爸媽買高級電腦打個三天四夜,看等級差距就知道貧富差距一目了然。
不論過去網咖時代、還是現在的手遊時代,有錢就是能在遊戲內當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