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菲生平簡介:台灣舞蹈與不凋的《輓歌》傳奇

2021.09.16 09:50AM
照片中跟查看歪曲製作有關,包含了動畫片、產品設計、設計、動畫片、字形

今天Google Doodle紀念的是台灣知名女性舞者羅曼菲的66歲冥誕。羅曼菲(1955-2006)出生於台灣宜蘭縣,從5歲開始學舞,曾創辦「台北越界舞團」,並且擔任雲門舞集2的藝術總監。羅曼菲同時也是第22屆吳三連藝術獎、第4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舞蹈類獎得主,一生奉獻於舞蹈藝術,最知名的舞蹈作品《輓歌》中的舞姿甚至被製作成銅像立於宜蘭縣演藝廳,後續也有紀錄片《曼菲》於2017年上映。

羅曼菲生平:我的生活因為舞蹈而變得更豐富

羅曼菲與舞蹈的緣分從5歲開始,那時還沒有上小學,母親就送她去學舞,並且發現了她在舞蹈上的潛力。羅曼菲小時候所接觸的舞蹈以民族舞蹈為主,中途也曾因為學業暫停,直到大學才正式接觸現代舞蹈。那時羅曼菲就讀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在就學時間由知名作家楊牧牽線,認識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後來羅曼菲正式加入雲門舞集開始舞蹈家的生涯,從配角演繹到主角,然而卻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促使她前往國外繼續鑽研技藝。

▲羅曼菲的介紹影片。

羅曼菲於1985年得到了紐約大學舞蹈碩士學位,回到台灣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並且致力於推廣舞蹈,例如創辦「亞洲青年編舞家編舞營」,以及舉辦各種工作坊。羅曼菲在台灣舞蹈教育的重要推手,同時培養出許芳宜、劉奕伶、黃翊等新世代的知名舞者。

後來,羅曼菲受到林懷民的邀請接下雲門2的藝術總監一職,林懷民給予羅曼菲相當大的自由,讓雲門2的風氣更加親切、開放,讓雲門2擁有陽光一般燦爛的成果。雲門2給予羅曼菲推廣藝術教育的空間,而她所創辦的「台北越界舞團」讓她擁有表演的舞台,然而,在事業與舞蹈最精采的時刻,羅曼菲被診斷出肺腺癌第3期,只有25%的存活率,雖然病情一度獲得控制,但仍然在診斷後5年病逝,享年51歲。

《輓歌》獨舞:「就這麼一直轉下去,我就自由了」

林懷民為哀悼「六四事件」,編作出獨舞《今天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八日下午四時……》後來改名為《輓歌》表演至今。這支舞蹈要求舞者不停地旋轉,10分鐘的旋轉獨舞被稱為「比登陸月球還難」。然而這支舞蹈也同時是為了羅曼菲所編作,羅曼菲的舞姿在演出後獲得了廣大的讚賞,甚至是風靡海外。

就像羅曼菲的生命與舞蹈緊緊連接,《輓歌》中不停旋轉的舞步像是把羅曼菲透過舞蹈箝制在舞台上。《輓歌》中的旋轉好似漫無目的,但事實上全部都已經註定好了,舞蹈是羅曼菲的一切,她將一生奉獻給舞蹈與熱情,羅曼菲的才華也被林懷民讚賞為「天生的舞者」、「連腳掌都有表情」。

在抵抗病魔的時候,羅曼菲仍然不改其樂觀又自信的個性,就像她所說的「人生就像是 party,有些人早走,有些人晚走」,她很快地接受了疾病的事實,挺身對抗,並且從未想過放棄舞蹈。疾病反而讓她的創作力爆發,她將她所有生命體悟都融進舞蹈作品裡,而對於盡心盡力的藝術推廣,羅曼菲直到生命的盡頭都還惦記學生的學習狀況。

▲記錄片《曼菲》預告。

《旋的冥想》雕像舞姿永存

就算受傷骨折、就算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化療、開刀,羅曼菲仍然舞蹈著,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在羅曼菲逝世之後,雕塑家林健成依據羅曼菲在《輓歌》中的舞姿,製作出羅曼菲青銅雕像「旋的冥想」,其中1尊設立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演藝廳。後來,宜蘭縣政府也將每年3月24日制定為「羅曼菲日」,用以紀念這位總是散發著光與熱的傳奇舞蹈家。

「惟有讓自己回到舞台,和跳舞這件事產生關聯,生命才會真正甦醒」,羅曼菲用舞蹈展現了生命的力量,今天Google Doodle也紀念羅曼菲的66歲冥誕,其舞蹈的姿態值得後世紀念,並且永遠流傳。

▲羅曼菲的青銅雕像「旋的冥想」位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演藝廳。另有一尊位於淡水雲門劇場的荷花池。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