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秋節的日期換算國曆為9月21日,除了在家賞月、吃烤肉之外,中秋節拜拜也是習俗上的一環。中秋節和清明、端午、春節同樣為華人重要節日之一,家家戶戶會在當天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祈求神明保佑接下來的生活順利平安。2021年雖然因為疫情影響,許多中秋節活動暫停舉辦,不過信眾同樣可以在家完成祭祀,和家人一同分享節日的氣氛。本篇介紹中秋節拜拜的時間、拜拜流程、需準備的供品,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與禁忌,另外提醒民眾如果有前往廟宇祭拜的需求,務必遵守相關的防疫規定。
中秋節由來與祭祀:祭拜祖先、神明、月亮
中秋節的由來並沒有確切的說法,「中秋」這2個字最早出現於《周禮》,紀錄春秋時代君王祭祀月亮的習俗。有一說表示,中秋為農作物豐收的時節,因此早期中秋祭月的原因是慶祝秋季豐收,而另有一說表示,在秋分過後陽消陰長,需要祭祀月神,也就衍生出了後續在中秋節「拜月」的傳統。
台灣的中秋節拜拜會依照地區有不同的差異,通常會需要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月亮,而因為中秋節也是土地公的得道日,一說是土地公的生日,因此有祭拜土地公的習俗,廟宇在當天也會舉辦酬神的祭典。拜月有祈求「月圓人團圓」的意義,和神明、祖先、地基主同樣可以在自家完成,至於土地公祭拜則可以前往附近的土地公廟。
▲2021年中秋節因為疫情影響,部分縣市提出「禁烤令」禁止民眾在戶外公共空間烤肉。
▲酬神戲。在民俗節日、神明生日等重要日子裡,廟宇會請戲班表演酬神戲,種類包括歌仔戲、布袋戲等等,在早期也是村落鄰里聯絡感情的時間。現在多以播放影片代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秋節祭拜流程、供品準備
中秋節的祭拜流程為「神明-祖先-地基主-月亮」,拜土地公則沒有時間和順序上的限制,只要是吉時都可以拜。不過祭拜的順序會根據當地習俗而有所不同,也有說法認為要先拜地基主再拜祖先,只要依照習慣進行即可。
於供品方面,可以準備中秋節慶食品如月餅、柚子,還有平常祭拜時的三牲五果與一些飯菜。祭拜神明的供品可以直接留著祭拜祖先,至於地基主的位階比較低,因此供品需要擺放在矮凳子上,飯菜也不可以準備得比神明豐盛。另有一說表示地基主喜歡吃雞腿,所以可以準備雞腿作為供品,而在祭拜土地公時,供品可以準備麻糬,麻糬會黏住土地公的鬍鬚,代表黏住錢財與好運。
中秋祭拜神明:
- 時間:上午。
- 地點:自家神龕。
- 供品:三或五牲、酒或茶3杯、水果單數、菜碗單數、月餅、鮮花蠟燭1對。
- 紙錢:天金、壽金。
中秋祭拜祖先:
- 時間:上午至中午左右。
- 地點:自家祖先牌位。
- 供品:熟三牲、酒或茶7杯、水果、菜碗6碗或12碗、月餅。
- 可直接使用神明的供品。
- 紙錢:刈金、更衣等。
中秋祭拜地基主:
- 時間:下午3點左右。
- 地點:廚房或房子前後門,向客廳或屋內祭拜。
- 供品:飯2碗、筷子2雙、酒或茶3杯、菜碗不限、水果、月餅。
- 供品需放置於矮桌或矮凳上。
- 供品可準備雞腿。
- 紙錢:刈金、銀紙、更衣等。
中秋祭拜土地公:
- 時間:不限,吉時皆可。
- 地點:土地公廟或自家土地公神龕。
- 供品:三牲、麻糬等。
- 供品面對神明由左至右擺放雞、豬、魚。
- 紙錢:壽金、福金等。
中秋祭拜月亮:
- 時間:晚上月出後,建議19點之後。
- 地點:家中,需看得見月亮。
- 供品:月餅、水果單數、茶3小杯。
- 紙錢:神明金。
▲剝柚子的方法。柚子有「佑子」、「遊子」的諧音,象徵祈求神明保佑子孫平安,以及遊子能回家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與禁忌
在傳統上,中秋賞月、吃月餅,台灣特有的中秋烤肉也隨著時間變成必備的重要活動。此外,中秋也正巧是桂花盛開的時間,賞桂花、喝桂花酒、品嘗桂花糕,還有點燈也是傳統中秋習俗盛事之一,透過燈火襯托月色之美,規模僅次於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禁忌並不多,主要是中秋節陽消陰長,所以會盡量避免陰氣影響到身體健康。例如賞月時不可以去人氣比較少或比較陰森的地方,以及失意或運氣不好的人需避免賞月,還有身體弱、體質差的人也盡量減少賞月的活動,即使是在家中陽台也盡量不要看見月亮。其他還有男性不拜月、以及女性要露出額頭等等,不過這些禁忌僅止於民間說法,並沒有科學上的依據,民眾不需要太過迷信。
▲台灣高雄美濃的養鴨風氣盛行,中秋前後是水鴨公肉質最嫩的時候,中秋節正好拿來加菜。南部一些地方則有中秋吃麻糬與火鍋的習俗,有「團圓」的意涵。
▲日本中秋節保留了賞月習俗,不過節慶食品為月見團子。於中秋節時,日本家庭會於屋內擺放月見團子、小芋頭和芒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秋活動需注意防疫規定
過往中秋節會舉辦各種活動,包括村里的烤肉聚會、中秋節市集等等,然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許多活動不得不取消,民眾只能夠在家烤肉,或是舉辦家庭的小型聚會。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在連假期間返鄉出遊的同時,也別忘了遵守防疫規定,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