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每年的宗教大事,2021年的中元普渡日期為國曆8月22日,然而因為疫情影響,普渡必須要遵照防疫指引辦理,也有不少廟宇選擇取消或是縮小中元普渡規模,降低疫情傳染風險。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在警戒狀態下宗教場所為有條件開放,而內政部也制定一系列的詳細規範措施,各縣市例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也多比照規定辦理。以下介紹內政部所規定的宗教場所防疫指引,另外今年也有不少廟宇例如大甲鎮瀾宮提供「線上普渡」或是「普渡代辦」服務,民眾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參與方式。
宗教活動開放辦理 限制室內50人、室外100人
二級警戒延長至8月23日,宗教場所的防疫規定則延續7月26日所公布的相關規範辦理。依照內政部規定,為了提供民眾撫慰心靈、祭祀之需求,現階段宗教場所開放民眾進入,也開放舉辦宗教活動,不過仍需遵守室內50人、室外100人之防疫原則。而若是有特殊需求之大型宗教團體如已登記之寺廟、宗教財團法人,則在與鄉鎮市區公所、直轄市主管機關、內政部等相關單位申請通過後,於遵守防疫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開放至室內100人、室外500人限制人數。
二級警戒期間宗教場所防疫規範:
▲於二級警戒期間,宗教場所活動開放辦理,因此公司行號、鄉里間的普渡活動可以依照指引舉辦。不過公司行號與小型團體之宗教活動並未提供放寬人數上限的申請。圖片來源:霞海城隍廟。
▲疫情影響,許多廟宇基於防疫規定,將中元普渡的系列活動縮小規模或是取消辦理。
筊杯、籤筒原則上禁止 繞境、進香、遊行維持禁止
雖然開放民眾進入宗教場所參拜,但筊杯、籤筒原則上禁止提供民眾使用,有特殊需求者需另外提交申請,並且依照指令完成消毒作業。具有聯誼社交性質的活動例如平安宴、福宴等仍然維持禁止,至於需移動位置的進香、繞境活動、遊行,也因為非固定地點的緣故,暫時不開放舉辦。
在飲食上,於宗教活動之間提供簡易餐點者,需以餐盒、包裝飲品為限,且比照餐飲規定,餐桌須架設隔板、保持適當距離,且不可提供供人夾取之自助餐或合菜。除了飲食之外,民眾在參與宗教活動時仍需全程配戴口罩,並且確實完成實聯制以供後續疫調。
- 平安宴、福宴、繞境進香活動禁止辦理。
- 筊杯、籤筒原則上禁止使用,可申請開放。
- 餐點限制餐盒、包裝飲品。禁止合菜與自助夾菜。
▲筊杯、籤筒原則上不提供民眾使用,若有特殊需求則需提前申請。
普渡代辦避免實際前往 供品可以直接捐贈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宗教場所的開放人數縮減,為此部分廟宇推出了「線上普渡」或是「代辦普渡」服務,民眾可以前往廟宇的官方網站線上購買供品,由廟方代為普渡,儀式結束後再依照民眾的選擇決定將供品寄回,或是捐贈給弱勢團體。
在廟宇之外,包括便利商店、量販店、網路電商平台等也都推出了普渡箱、供品箱等相關商品,同樣與廟方合作,民眾在訂購用品後,由物流直接寄送供品至普渡場所。
▲例如全家便利商店與北港武德宮、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合作,民眾可以直接訂購普渡組合寄送至廟宇代辦。圖片來源:全家便利商店。
前往宗教場所仍需遵守防疫規範
雖然疫情趨緩,各類場所的活動都陸續開放,但民眾在前往廟宇、佛寺等地方時,仍然要遵守防疫規定,完成實名制登記並且全程配戴口罩。另外,台北市與新北市也都有提供「線上普渡」網頁,民眾可以線上完成普渡流程,在登記名字後由廟方人員代為祭祀祈福。
2021網路普渡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