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上一世代的 Ryzen 4000G 桌上型 APU 雖然風評不惡,不過銷售策略採取須整機搭配的模式,使得一般消費者只能透過整機購買或另尋其它管道購入單品,不過新一代的 Ryzen 5000G APU 就沒有這個困擾,在昨天晚上已經有零售通路宣布上架, AMD 也在稍早釋出通路開賣的消息,當前先提供 Ryzen 7 5700G 與 Ryzen 5 5600G 兩款產品,通路建議售價甚至低於哲心數相同的 Ryzen 7 5800X 與 Ryzen 5 5600X 。
▲ Ryzen 5000G APU 的 DIE 結構
Ryzen 5000G 系列採用 Zen 3 CPU 架構搭配 VEGA GPU 架構,雖然 VEGA 架構如今看來已經是兩代前的產品,但除了以內顯而言效能仍相當堪用以外,驅動程式的完善度應該也相對不錯,搭上 Zen 3 CPU 架構的整體表現也值得關注。
而 Ryzen 7 5700G 與 Ryzen 5 5600G 乍看下 CPU 核心時脈的帳面數據不遜於 Ryzen 7 5800X 與 Ryzen 5 5600X ,但畢竟是 TDP 65 等級的設定,在需與 GPU 共享電力與熱設計的限制之下的持續性能勢必會比起單純的 CPU 來的差。
▲ Ryzen 5000 APU 較可惜的是快取砍半與通道仍為 PCIe Gen 3
另外 Ryzen 5000G APU 與 Ryzen 5000 CPU 的關鍵差異還有快取的大小,相對具備 32MB 快取的 Ryzen 5000 CPU , Ryzen 5000 APU 僅有 16MB 。最後就是高速通道的部分,當前的 Ryzen 5000 桌上型 APU 仍與筆記型電腦版本同樣停留在 PCIe 3 介面,不過當前新世代 PCIe 4 對一般消費者的效益還不夠顯著,也只有極致玩家與工作站等級才會有較深的感受。
當然從當前的情況,比起沒有內顯的 Ryzen 5000 CPU ,縱使 Ryzen 5000 APU 的內顯對比讀顯還是有點雞肋,但若還在觀望何時 GPU 價格才能穩定卻又不得不先行更換電腦的使用者,至少買了之後還是有內顯可用;另外若作為多媒體電腦使用, Vega 架構仍具備能提升影像觀賞體驗的 Fluid Motion 技術,也算是額外的加分。總之,有需要就加入 Power Your Next GG 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