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X570 晶片上市至今已經兩年多,不過卻也是 AMD AM4 最末代的頂級主機板晶片,在離 AM5 插槽產品發表還有好一陣子,但首批 X570 主機板又略顯老態,多家板卡廠也在近期推出新版的 X570 主機板,除了規格提升以外也皆以晶片被動散熱取代第一世代的晶片主動散熱設計。華碩亦宣布近期將公布 4 款被動散熱 X570 主機板,率先宣布的是作為旗下 X570 主機板新旗鑑的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具備強化的供電設計、 60W PD 輸出、 ESS DAC 與一個 2 吋 OLED 顯示器。
目前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還未公布售價與上市時間,但畢竟掛上 EXTREME ,價格也將高於其它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
華碩先前所推出的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系列皆為 14+2 向供電,而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進一步提高到 18 相 90A 供電,除了主機板原生兩路的 M.2 插槽外,還由晶片組延伸 3 個 M.2 插槽,最多可達 5 條 M.2 SSD ;其中有三條 M.2 是設計在主機板上,具備雙面散熱片設計,另兩條則是透過 DIMM.2 插槽垂直插在記憶體外側。
不過也因為將晶片組的通道劃給 M.2 插槽,ASUS ROG CROSSHAIR VIII 極端的只提供兩條 PCIe x16 插槽與一個 PCIe x1 供介面卡使用;但畢竟 X570 晶片組的通道數量仍遠高於 B550 ,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有高達 10 個背板的高速 USB 插槽,還有 USB 3.2 Gen 2x2 前置插槽,對有外接高速儲存設備者肯定會想要的 Thunderbolt 4 、 60W PD 輸出(可能也是動用到 18+2 相供電的另一個原因)等特色,總共能提供達 18 個高速 IO 介面。
當然畢竟是新推出的 X570 ,這張主機板的網路也具備 Wi-Fi 6E 、 Intel 的 2.5Gb 乙太網路、 Marvell 的 10Gb 乙太網路;另外音效部分除了板載 ROG SupremeFX ALC4082 外,還有提供一個內建 ESS ES9018Q2C 的 ROG Clavis USB 外接音效卡。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除了大面積的散熱護板設計以外,也預留專用的水冷散熱擴充設計,另外除了 Aura Sync RGB 光效,還有一個小尺寸的 LiveDash OLED 顯示器。
如果從設計來看, Intel 將 Thunderbolt 貢獻給 USB IF 後,也陸陸續續使 AMD 的高階平台開始支援這項通用連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