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對許多國家來說,Google並不一定是個友善的夥伴,或者也不見得要買它的單;這也是為甚麼Android Market的付費軟體無法進入許多國家的原因。至於中國,以目前網路還是封建時代看來,Moto對遊戲規則玩得比Google還好,畢竟這是一塊人人垂涎的大市場啊!
去年的九月前,Droid還沒上市,Moto在美國smartphone的潛在客戶(就是指未來90天想買的品牌)只有可憐的1%,而十二月是13%,甚至超過HTC(當然那時Nexus One還在流言階段)。顯然Android已經讓Moto找到自己的舞台。繼十二月份Motorola在美國發表了SHOP4APPS測試版之後,這個月又宣佈在中國發表,名為「智件園」。跟美國的一樣,對開發者所有的資源都齊備,其中包括了中文網站、Android技術資料庫(英文)、中國自己開發的OPhone SDN、MotoDEV中文論壇以及後端的翻譯、全球化、本地化服務等等。
而硬體方面,目前Moto的Android開發手機大概是六支,且一半都有實體鍵盤,足夠應付其需求。
總和來說,SHOP4APPS有下列三點優勢:
- 量身訂做:可以依照系統商、地區找到適合用戶的軟體。
- 一次付款,永遠使用:購買或下載的軟體都放在名為「My Locker」的空間裡,確保更新系統或手機後仍可繼續使用。
- 行銷你的創意:有豐富的資源可供使用,包括中國移動的Mobile Market,是在中國市場最有效率、最簡單的行銷方式。
看來Moto這次是有備而來。不過,對於中國喜歡搞自己的一套標準這種個性來說,會不會奏效呢(有啦!我有看到他們也納入OPhone)?還有,應該還是有許多喜歡DIY的用戶root手機,翻牆去Market上買軟體吧?
參考資料:
MOTODEV中文網站
5 則回應
才發現中國的網絡還處於封建時代 真有意思
FLV Converter
目前在Android論壇上,有看到一些從Symbian流過來的使用者
我認為MotoDEV比較著重在開發者端,如果開發者走MotoDEV但是最後發行到中國移動的Mobile Market似乎也是可以的,在他們的網頁感覺是合作廠商的角色。
只是蠻好奇這樣作對Moto有什麼好處,私底下怎麼談拆帳就不曉得了。
分析的有道理……
不過還缺一點……就是還要看大陸市場的Android接受能力咯
從這裡來講的話Moto還真的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啊……
據小弟的瞭解大陸市場對Android的認知度還不高(一般智能手機的用家還是在爲了S60和WM在吵,對Android最多也知道到Dream和Hero……所以說實話對Android打開市場的速度有點擔憂……
Mobile Market的確是一併進入電話帳單的……但是前提在於中國移動是運營商。如果以硬體廠商身份進入市場的Moto……需要和運營商談好計費的一系列事宜。但是在大陸三家運營商各自都想搞各自的軟體集市的背景下Moto很難說和哪一家談得攏,所以個人就計費方式的層面來看的話,還是用信用卡的可能性高一些。
看他們怎麼經營囉!如果他們的在地化做得好,人家也不用翻牆去找Android Market自然會用他們的。再者雖說盜版猖獗,只要有1%的使用人口消費也是很可觀,靠廣告也不啻為另一種收入。
小弟已經加入對岸的智能手機論壇好幾年,逐漸看到有開始消費正版的趨勢,而且最有效的是團購。
另,中國移動的Mobile Market好像不是用信用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