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AMD 旗艦級 RDNA3 GPU 將採 MCM 設計,性能有望擊敗屆時 NVIDIA 下一代 Ada Lovelace 消費級 GPU

2021.07.23 12:34PM
照片中提到了GAMING GPU ARCHITECTURE ROADMAP、Advanced node、7nm,跟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有關,包含了遊戲、PowerColor Radeon RX 6800、脫氧核糖核酸、圖形處理單元

日前已經傳出 NVIDIA 將率先在新一代加速與超算 GPU 產品 Hopper 導入基於 Chiplet 的 MCM 架構,根據最新的爆料指出, AMD 也將在 RDNA 3 架構的旗艦級 GPU Navi 31 與 Navi 32 採用 MCM ( AMD 稱為 MCD ),效能將較 RDNA2 提高三倍,屆時基於 RDNA 3 的 Radeon RX 7000 系列在能耗、效能、光線追蹤能力有望全面擊敗屆時 NVIDIA 的下一代消費級 GPU " Ada Lovelace "。

不同於 NVIDIA 將先於高利潤的運算級產品 Hopper 導入 MCM 多晶片架構, AMD 將在新款消費級產品 RDNA 3 系列率先使用 MCD 多晶片架構,且內部的晶片將混合台積電的 5nm 與 6nm 製程;不過這也不是 AMD 第一次在消費級產品嘗試導入高階技術,勿忘 AMD 目前仍是業界唯一一家在消費級產品採用過 HBM 記憶體的廠商,只是在 Fury 與 Radeon VII 之後就又回歸一般的 GDDR 記憶體。

 

 

根據知名爆料者 KittyYYuko 指稱, AMD 將在 RDNA 3 的旗艦 Navi 31 採用 MCD 架構,並且可能搶於 2021 年底發表,另外在 2022 年第一季發表次一階、同樣採用 MCM 的 Navi 32 ,至於中高階產品 Navi 33 將在今年底流片,不過 Navi 33 會採用單晶片設計,且可能在架構設計因應傳統單晶片設計,架構與 Navi 31 與 Navi 32 的晶片模組截然不同。

由於新一代 GPU 的複雜度極高、也整合大量的電晶體,但另一位爆料者 Greymon55 指稱 AMD 的 RDNA 3 受惠於 MCD 多晶片與台積電製程,據稱能耗表現相對維持單晶片設計的 NVIDIA 下一代 GeForce RTX 產品" Ada Lovelace "理想許多,屆時 NVIDIA 恐怕要再等一個世代才能超車。同時, AMD 據稱也會大幅強化硬體光線追蹤加速,有機會在純性能與開啟光線追蹤之下都能壓制 Ada Lovelace 。

 

 

 

 

不過關於 Navi 31 目前還有些八卦傳聞,兩個消息來源分別表示 Navi 31 分別有 120 個 CU 與 160 個 CU ,第三位爆料者 Kopite7kimi 認為 Navi 31 的單一個 MCD 晶片模組應該是 60 個 CU 、故認為 Navi 31 理應有 120 個 CU 、達 15,360 個核心,但也不排除 AMD 可能還留有一手,提供類似 Radeon VII 層級產品吸引少數狂熱玩家。

照片中提到了INTRODUCING、AMD RADEON

▲據稱 Navi 31 的 Infinity Cache 將比 Navi 21 高出 4 倍、達 512MB

此外作為 AMD 當前主力技術的 Infinity Cache 快取技術也將在 RDNA 3 上面繼續發揚光大, Navi 31 傳出將較現行 Navi 21 的 Infinity Cache 多出 4 倍容量、達 512MB 的快取,不過記憶體可能維持使用技術成熟的 GDDR6 ,但會使用製程更為改良的顆粒。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