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Honda 仍執著於職人精神設計出新世代 FIT?

2021.07.23 10:00AM

炫目的科技、前衛的線條,似乎是當前新車世界的主流,但在講求效果與話題的趨勢上,卻迷失了「人」真正的需求。Honda 如何發揮職人精神,找回「以人為本」的車輛設計理念?新世代的 FIT 是個很好的示範。

職人精神的發揮,就是以人為出發點的本位思考

「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是職人精神被推崇的關鍵。轉換到新世代 FIT 上,那專注做一件事的價值,就在於整體設計以人為本位的堅持。而最讓人深刻有感的,莫過於坐進座艙,往前望去的那一刻。

新世代 FIT 把儀表、自動頭燈感知器等部分盡量平面化,也強化防止光線反射的加工,讓駕駛容易閱讀儀表板資訊;再搭配上雙幅方向盤設計,減少駕駛視野與儀表板的阻擋,藉此降低視覺干擾、減輕駕駛壓力。

而同樣的三角窗設計,新世代 FIT 把粗壯的結構 A 柱從前方移到了後方,並縮短三角窗前柱的直徑,讓駕駛可以不被前柱影響視線,視角更寬闊且安心。

照片中提到了1237、999,包含了2021 本田飛度內飾、2020 本田飛度、本田爵士十字星、本田e、本田

▲重新設計的三角窗與 A 柱造型,搭配平整化的儀表板與中控台,帶來更寬闊的駕駛視野。

對於人體工學的注重,到了近乎鑽牛角尖的執著

Honda 針對血流量、肌肉硬度、骨骼運動等客觀數據的研究,也反映在乘坐體感的舒適成果。採用 G-frame 骨架設計的座椅,加上隨著臀腿曲線彎曲的增厚坐墊,有效提升骨盆穩定,降低駕車的疲勞感,行車更加安全。

很多車款注重前座座椅的設計,卻忽略對於後排乘客的影響。新世代 FIT 除了照顧駕駛與副駕駛的舒適度以外,特別採用削肩設計,以及把椅背曲線幅度調整並架高,讓後方乘客擁有較佳的視野,腿部與足部也都有舒適的乘坐空間,全車的乘客都可以享受出遊樂趣。

照片中提到了HONDA、The Power of Dreams,跟本田有關,包含了本田飛度、本田飛度、本田爵士、本田汽車公司

▲新世代 FIT 提供舒適且穩定的乘坐體驗,降低駕駛與乘客的疲勞感。

如何感受到極致舒適?隨手可及的親和力是關鍵

Honda 最著名的造車思維莫過於是「MM思想」,也就是「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意即人性空間極大化、機械空間極小化。

新世代 FIT 將「MM思想」極致發揮,延續過往 FIT 車系設計,導入 Ultra Seat 座椅設計,透過「上掀後座椅面」、「前傾後座椅背」、「後倒副駕駛座椅背」等搭配,提供 Utility、Long、Tall 等三種置物模式,滿足使用者不同生活模式所衍生出的載物需求。

照片中提到了6--0,包含了本田爵士 2020 後備箱空間、2020 本田飛度、本田爵士十字星、本田、本田山脊線

照片中包含了新本田爵士內飾 2020、本田爵士十字星、本田、2020 本田飛度、本田思域混合動力車

▲Ultra Seat 座椅設計,提供 Utility、Long、Tall 等三種置物模式,滿足不同使用需求。

「東西要夠放,更要好拿取」這是新世代 FIT 體現人性思考的指標。在座艙內,無論是中控台兩側的置杯架、中控台下方的手機托盤、門板上下兩處的置物空間、中央扶手下的置杯架、副駕駛座前的上下兩層手套箱等,都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設計在伸手可及之處,展現方便與貼心,也有效減少駕車時的分心,是提升安全的重要環節。

事事講求話題與炫目的時代,Honda 堅持以人為本位的價值 

相較於張牙舞爪的造型、五光十色的內裝設計、超大面積的觸控螢幕,在當前講求特色與效果的新車設計潮流中,Honda 回歸最原始的造車精神,加上以人為本的堅持,以最舒適、最安全、最無束縛的方式,打造出新世代 FIT。

照片中包含了本田飛度、2020 本田飛度、本田飛度穿梭、本田、本田e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說得簡單,但新世代 FIT 用實際成果來證明。專注做好每個人開著、坐著都會發自內心喜歡的一輛車,這種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態度,就是職人精神的最佳展現。

27 則回應

  • 2021-07-26
  • 你終究要摃盤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摃?~別人可以不了解,本田迷一定懂❤!
    2021-07-26
  • 簡單一句話:台灣本田,信仰無價。
    2021-07-25
  • 簡單一句話:台灣本田,信仰無價。
    2021-07-25
  • 簡單一句話:台灣本田,信仰無價。
    2021-07-25
  • 第一次看到車頭以為自撞過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honda早就不honda了
    2021-07-25
  • Gr9神情呆滯,又沒type R版
    2021-07-24
  • 說的好像其它車廠都是人機界面白癡?台本最大的問題不是職人精神,是錯亂價格。
    2021-07-24
  • 長得醜就是匠人?
    2021-07-24
  • 請問報導中的HONDA跟台灣Honda是不是不同的Honda?
    2021-07-24
  • 我就看不懂,資訊爆炸,職人精神,新世代 FIT 這三項的關聯性
    是硬湊起來,就會看起來比較不盤嗎?
    2021-07-24
  • 戴紹凱 你家的品牌
    2021-07-24
  • 很簡單啊 台灣賣一台賺兩台 是我我也賣
    2021-07-23
  • 這樣也能掰⋯⋯厲害了!
    2021-07-23
  • 日本原廠:造車要注重人本,用極具巧思的設計,帶給消費者最佳體驗

    台灣原廠:賣車要刪減成本,並用衝擊常理的訂價,帶給車商最大利潤
    2021-07-23
  • 台灣賣超貴
    2021-07-23
  • 台灣太盤了一定要出啊!
    2021-07-23
  • 台灣太盤了一定要出啊!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