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那個完全沒有網路的時代,第一次看到紙本的郵購型錄,是班上的女同學拿給我看的,型錄內密密麻麻的小東西,像是偶像護貝卡、明星書籤、卡通小卡、動漫鑰匙圈、香香豆、各種鮮豔文具、整人玩具之類的商品,當時每天的零用錢只有50元,所以能買的東西都只有非常便宜的插畫紙片之類的東西,跟主揪說要哪一個,選好之後付錢,收到商品都可能是2個月後的事了。
▲小時候就算沒有多的零用錢,也會一翻再翻幻想自己買這個買那個。
訂購流程超級麻煩 也無法追蹤還要跑郵局劃撥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買郵購的流程非常繁瑣,如果你是班上的主揪,拿到郵購目錄之後,讓想買的人全部翻閱一輪,接著要統計誰要什麼,記錄到郵購目錄裡的最後一頁訂購表,同時也要計算金額和收錢,最後把訂購表和收到的錢仔細的包在信封袋裡面,連同訂購單一起寄到郵購公司,然後等郵差送貨來。當時的郵購公司都採人工理貨和算帳,有時候等到包裹寄來時可能都已經是1、2個月後的事了。
隨著訂購次數變多,有的郵購主揪購物技能也會進步,訂購統計完畢後,主揪會將所有的錢收好拿去郵局劃撥存款,再把訂單寄到郵購公司去,就可以免去包現金的信封被寄丟,或是發生「請爸媽幫忙寄根本沒寄」的風險,現在回頭看網購要這麼麻煩,實在是很佩服當時的耐心,學生什麼沒有就是時間最多。
▲收完錢的主揪就會去郵局填寫劃撥單,或是用現金袋寄錢過去。
品項超級雜收藏效果居多 型錄跟產品不見得一樣
郵購上面賣的東西五花八門,最便宜的都是文具類,像是卡通小卡、造型橡皮擦、貼紙、鑰匙圈、肥皂紙、香香豆等等,最貴的有卡西歐計算機、鬧鐘、手錶、隨身聽、望遠鏡、手電筒、折疊小刀等等,但最多人訂購的都還是偶像週邊小物,像是林志穎小卡、鐵達尼號護貝卡、金城武書籤、劉德華海報等等,也有不少人想買東西不知道挑什麼時,就會買整人玩具、驚喜包。
那時候最流行的事,就是班上女生互相寫畢業小本子,所以我拿到郵購時,當時主要都是買卡通小卡和貼紙居多,會特別挑庫洛魔法使和櫻桃小丸子圖案的,還記得在郵購目錄上覺得應該是一般書籤尺寸大小,沒想到收到後每張小卡差不多才4公分乘2公分大,約莫5張左右圖案還重複居然要20元,對於零用錢才50元的我來說非常深受打擊。
▲小時候只能買得起圖文不符的小卡,稍微貴一點的飾品就只能看看。
郵購不一定拿得到 少數郵購中心還在運作中
小時後最紅的郵購公司像是「台北郵購」、「三櫻郵購」、「校園郵購」、「三花郵購」等等,端看當時主揪拿哪一本型錄來學校,還記得我大概訂過3、4次,但實際上拿到訂購商品的次數只有2次左右,當時買了庫洛魔法使的小卡是為了要寫畢業小本子,還因為有同學不喜歡自己的本子被貼了庫洛魔法使而暗暗生氣,而另外2次都隨著時間被淡忘,或是大家畢業了揪團好像就自然消滅了。當然,主揪拿了錢沒下單,也是常發生的狀況,學校還因此禁止學生買郵購。
目前還有少數的郵購公司仍在營運中,隨著運送成本變高,僅存的郵購公司會型錄全部都數位化,會放在Facebook粉專上,或是消費者可以用Line、Facebook等方式索取型錄,也不再需要另外填訂購單,用訊息私訊的方式就能下訂,貨到付款或超商取貨也都省去的要前往郵局劃撥的麻煩,讓郵購的型態會得十分現代化。
▲比起以前要買郵購要傳小紙條填編號,現在私訊就能完成下單。
2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