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價位帶智慧穿戴裝置不少,其中又以小米的表現特別突出,旗下小米手環是手環界的長青樹,近年又積極朝向螢幕更大的手錶邁進,今天要介紹的是小米手錶運動版,有別於先前方形錶面的小米手錶超值版版,運動版採用圓形1.39吋、像素密度為326ppi螢幕,且續航力長達16天,另外亦支援現在大家重視的血氧濃度SpO2偵測,台灣建議售價則是3295元,算是入門款但具備中階智慧手錶規格的新產品。
1.39吋錶面5階亮度夠亮又細緻
部分早期的智慧手錶雖然採用圓形錶框,但顯示螢幕卻不是正圓,在顯示上美感總是不太夠。小米手錶在台灣有2種版本,一種是方形的小米手環超值版,另一款是今天介紹的小米手錶運動版。運動版採用1.39吋、解析度454x454、像素密度達326ppi的面板,亮度有5個等級可供切換,預設是次亮的4級,在陽光下的可視性算是相當不錯。面板顯示字體上,由於解析度較高字體與圖示相當圓滑,不會有些平價手錶常見的鋸齒。
不過測試時仍發現,雖然小米手錶運動版系統為正體中文介面,但仍有極少處如抬腕快捷鍵,點選後會顯示為「抬腕亮屏开启」,但其他快捷鍵並無此問題,後續更新應該能解決。
▲小米手錶運動版共有藍色、黑色與白色可選,錶帶與本體為相同配色,錶帶為22mm快拆設計可自行更換。
▲除了觸控功能,右側有2個實體按鍵,下方為Sport快捷鍵,按壓後會顯示各種運動供你選擇,上方為Home鍵,在首頁按壓則會顯示為方格狀功能快捷列表,其餘時候按壓則是回到首頁。
▲中央面積較大的是綠光與紅光LED共用的投射口,綠光用於偵測心跳,紅光則是用於測量SpO2血氧濃度。
▲錶帶為常見的單扣雙帶設計,而非近年流行的運動款,透氣性、舒適性適中。
▲包裝內只有1副錶帶,不過孔位夠多調整算方便。
▲充電器為磁吸式設計,吸附上就能充電。充電速度方面,10分鐘就能從剩餘電量22%充至37%,60分鐘則充至87%。
▲吸附上就會開始充電,推估約90分鐘就能從完全沒電充滿。
▲極少數介面仍為簡體字,但後續更新不難解決。
日常使用續航力16天沒問題
個人認為智慧穿戴裝置至少都要有7天的續航力才算及格,否則每隔幾天就要充電,不僅麻煩也可能因為意外忘記充,沒電帶出門變成個無用的廢物裝置。小米手錶運動版跟小米手環一樣有超長續航力,官方數據顯示可使用長達16天,那實際使用的狀況下呢?
根據我們實測15天的結果,每天耗電量約莫在3%至10%不等,最後第15天仍有22%的電量。若當天有開啟1小時運動紀錄,且訊息通知較為頻繁,且24小時配戴的情況下,實測耗電量每天最高為10%。但若你整天只配戴睡覺,其餘時間放著不動,基本的耗電量則是3%,普遍來說每天配戴8小時工作,耗電量約莫在5%至7%上下,平均來說續航力16天是可以達到的數字。就算你日常使用頻率高,撐個7天也不成問題,除非你整天運動開啟GPS紀錄才有可能讓耗電量大幅提升。
▲1.39吋錶面清晰且亮度夠高,也可使用如上圖資訊量較大的錶面。
▲按下右上方Home鍵,就會跳出快捷功能列。
▲右下方的Sport可以讓你快速選擇運動項目,Sport按鍵另可自定義功能,如按下後立刻跳至慢跑功能。
▲回到剛剛看過的圖片,錶面由下往上滑,可以開啟系統快捷列,比較特別的是正上方還有Amazon Alexa圖示。
▲不過目前台灣仍不能使用Amazon Alexa,但通常換個地區就能用,不過換了也很可能只支援英文操作。
▲由於顯示面積大,單頁可顯示的文字量不少,並可滑動看完整的訊息相當方便,顯示與閱讀便利性也是手錶優於手環之處。
▲錶面往右側捲動,可以看到各項常用功能,每個頁面點選正上方的圖示,還能開啟該功能查詢細節或是看更多數據。
▲小米手錶運動版可24小時偵測心率變化,並可在過高或過低時提醒用戶。
▲你可手動測量SpO2血氧濃度數值,一般人血氧濃度約在95至100%之間。
▲睡眠品質頁面會顯示睡眠時間與分數,點選圖示可看到清醒、眼動期、淺眠、深眠的時間佔比。
▲能量頁面可以讓你推估身體的能量狀況,適時休息或是避免過度勞累。
▲透過心率等變化,小米手錶可以偵測你的壓力狀態,點選圖示後可以看出整天的壓力變化與分布。
▲當然除了各種健康偵測外,你也可以透過手錶控制音樂播放。手錶在顯示中文、日文、英文上都沒什麼問題,並可調整裝置播放的音量。
▲最後一頁示當天的熱量消耗、步行數等概略狀況,讓你了解當天的運動量。
手錶長時間配戴仍不及手環
提到長時間使用,有點經驗談可以分享給大家。連續15天使用下來,仍可以發現手環與手錶有個顯著的差異,那就是「舒適度」。我從初代小米手環使用至最新的小米手環5,就算每天只有洗澡時取下,其餘時間都配戴著連睡覺也不拿下,就算連續戴幾個星期手腕也不會過敏,且不太會影響活動,畢竟手環體積小與皮膚接觸的面積也小。
但手錶畢竟錶面大、錶帶較寬不透氣且易積水,我連續配戴至第7天皮膚就有些過敏的狀況,這點市面上其他智慧手錶也大多有這類的問題。如果你要24小時偵測、提醒,還是會建議配戴影響較小的手環,或是將手錶錶帶更換為更不易過敏的材質或設計。
▲小米手錶運動版有支援氣壓計、地磁計,因此可顯示氣壓、方位等資訊。
▲氣壓計另一個功能是推估海拔。
▲手錶支援全球4大定位系統,包括GPS、GLONASS、Galileo、北斗。
▲你隨時可以測量SpO2血氧濃度,測量完畢會顯示血氧濃度與心率值。
▲來到App的部分,小米手錶運動版使用的是小米穿戴而非小米運動。主頁面可自行編輯顯示的狀態,最上方會顯示最近的運動與當天的睡眠狀況。
▲睡眠頁面可由圖示了解當天4種睡眠狀態的分布狀況,另外也可以拉長成月、週來分析。
▲只要手上戴著錶就會偵測並記錄心率,分析數據中可以看到平均靜息心率、異常心率次數等資訊。
▲SpO2算是目前智慧穿戴裝置的重點功能,可隨時偵測你的血氧飽和度狀態。
▲醒著耗能量、睡著補充能量,藉由睡眠、心率等資訊分析你整天下來還剩多少體力。
▲人可能在未知的狀態下,因過度壓力而影響健康,從壓力分佈你能了解平常的壓力狀態並適時放鬆。
▲運動欄位中,可以看到歷史的運動紀錄,以戶外騎行來說,也可記錄GPS軌跡與速度變化。
▲小米手錶運動版的錶面算是相當豐富,另外手錶可自訂顯示的通知項目。
價格合理功能完整的智慧手錶
小米手錶運動版承襲過往小米手環高性價比的特色,在規格方面已可滿足多數都市運動與日常紀錄的需求,支援117種運動類型,並可支援GPS、GLONASS、Galileo、北斗衛星定位系統,能夠記錄運動的軌跡、速度、海拔等資訊。另外針對防水部分,手錶具備5ATM防水,可用於偵測游泳,淋浴時也可配戴。最後在售價方面,台灣售價為3295元,算是入門價位帶的智慧手錶。
整體來說,豐富的117種運動模式、1.39吋大螢幕、支援SpO2血氧濃度偵測、價格合理都是它的優點。如果要說缺點,大概就是錶帶的部分,雖然使用常見的22mm快拆錶帶,但若你堅持買小米官方配件,台灣小米原廠錶帶只有綠色、黃色、紅色3件組的包裝可選,但截稿時仍是缺貨狀態。且更麻煩的是,無法購買手錶預設的黑色、藍色、白色錶帶,這點較為可惜。至於NFC支付功能,個人認為增加勢必會墊高售價,維持現在的規格是比較好的選擇。
▲小米手錶運動版是近期表現不錯的入門智慧手錶,有不錯的硬體規格與平實的價格,也支援當下最流行的SpO2血氧濃度偵測。
15 則回應
3000出...意者請私我..
不能串接的個人都直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