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前就已經傳出 Razer 將在 Computex 前後發表 AMD 版本的 Blade 筆記型電腦,不過直至今日 Razer 才正式公布這款採用 AMD Ryzen 9 5900HX CPU 搭配 NVIDIA RTX 30 GPU 的 Blade 14 。螢幕尺寸選擇 14 吋的原因應該可推測是試圖與 Intel 版本的 Blade Stealth 13 、 Blade 15 做出區隔。另外, Razer 也宣布一款 130W 的 GaN 多埠充電器,提供兩個 USB Type-C 與兩個 USB Type-A 埠。
▲ Balde 14 官網限定的入門版採用 FullHD 144Hz 螢幕,另兩版零售版則提供 QHD 165Hz 螢幕
▲ Razer GaN 130W 充電器
Razer Blade 14 皆採 Ryzen 9 5900HX 、 16GB RAM 與 1TB SSD ,最入門版本僅限官網購買,搭配 FullHD 144Hz 螢幕與 RTX 3060 ,建議售價 1,799 美金/ 60,990 台幣;搭配 QHD 165Hz 螢幕與 RTX 3070 版本為 2,199 美金/ 73,990 台幣,頂規版本為 QHD 165Hz 螢幕與 RTX 3080 ,建議售價為 2,799 美金/ 93,990 台幣。至於 Rzaer USB C 130W GaN 充電器售價達 179.99 美金,不過台灣似乎並未有引進計畫。
▲ Blade 14 採三面窄框設計
▲ IO 配置
Razer Blade 並不像 Razer 15 提供基礎版本與進階版本,僅有單一機身設定,搭載 AMD 的 Ryzen 9 5900HX ,提供 RTX 3060 、 RTX 3070 與 RTX 3080 三種 GPU 搭配,強調散熱系統使用具備液冷蒸氣室架構的散熱器,搭配 88 片扇葉雙風扇架構,電池續航力最高可達 12 小時。
Razer Balde 14 雖未採用 4 面窄框螢幕,不過仍標榜是當前市場上最薄、最小的 14 吋電競筆電,比一般 15 吋電競筆電小 30% ,機身採用陽極 CNC 鋁合金,僅 16.8mm 厚;其 14 吋螢幕提供標準的 QHD 165Hz 版本與官網獨賣入門版的 FullHD 144Hz 兩種版本, QHD 165Hz 版本具備 100% DCI-P3 廣色域,而 FullHD 版本為 100% sRGB 。
連接埠則提供兩個兼做充電、影像輸出的 USB 3.2 Type-C ,兩個 USB3.2 Type-A 、一個 HDMI 2.1 等介面;鍵盤強調為 1.1mm 行程的 Razer Chroma RGB 鍵盤,觸控板為支援 Microsoft Precision Touchpad 的玻璃觸控板,此外也具備同屬 Razer 旗下的 THX Spatial Audio 技術。
▲ Razer USB-C 130W GaN 充電器可提供多國插頭轉換功能
Razer USB-C 130W GaN 充電器提供四埠輸出,其中兩個 USB Type-C 共享最大 100W 功率,而兩路 USB Type-A 則為單路最高 18W 、共享 30W 的配置,本身為美國/台灣/日本的插頭,並可透過轉換器變成英規、歐規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