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1 : NVIDIA 邀請台灣智慧駕駛、勤崴國際分享台灣當前自動駕駛的產業現況

2021.06.02 07:28PM
照片中提到了EVERYTHING THAT MOVES WILL BE AUTONOMOUS、CARS、ROBOTAXIS,包含了商用車、緊湊型車、商用車、汽車設計、汽車

在另一場 NVIDIA 邀請合作夥伴的分享活動,則是圍繞在當前火熱的自動駕駛議題,此次也邀請合作夥伴台灣智慧駕駛以及勤崴國際,分別就它們目前在台灣的智慧駕駛技術布局、應用與現況進行分享。

照片中提到了ONE PROGRAMMABLE ARCHITECTURE、From 10 to 2,000 TOPS、ADAS,包含了設計、緊湊型車、摩托車、汽車、汽車照明

▲ NVIDIA 提供自輔助駕駛到全自動駕駛等不同層級的平台

NVIDIA 在自動駕駛技術耕耘許久,除了自嵌入 AI 系統、 AI 訓練系統外,在 Omniverse 技術推出後,亦可在虛擬環境建構安全且可重複還原情境的測試場域,透過虛擬場域進行 AI 模型的驗證,進一步降低風險;同時 NVIDIA 也提供針對輔助駕駛、半自動駕駛至全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因應當前不同產業層級自量產到未來測試等,提供多種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台灣智慧駕駛/ Turing Drive

照片中提到了Autonomous、Driving、System,跟丹佛野馬隊有關,包含了貨車、貨車、商用車、汽車、小巴

▲台灣智慧駕駛的背後有日本知名圖資供應商與台灣電動巴士製造商參與

照片中提到了Turing System Overview、Perception、• Obstacle,包含了數字、產品設計、牌、產品、介紹

▲台灣智慧駕駛的自動駕駛系統簡介

台灣智慧駕駛表示,雖然公司的本質是 AI 公司,在創業的初期兩年的技術著力點卻都與 AI 無關,反而是在解決自動駕駛車輛控制的問題,畢竟沒有解決車輛的控制,空有 AI 也無法發揮作用;當前台灣智慧駕駛有 8 輛不同類型的原型車,自高爾夫球車到自動駕駛巴士,在不同的場域進行測試,當前累積有 3 萬公里的自動駕駛里程,並取得兩張經濟部核發的實地到路測試執照;其系統基於 NVIDIA Drive 平台,同時也強調 NVIDIA 的平台具備自訓練到佈署的一致性,並且當前的技術成果亦可轉移到下一代平台。

照片中提到了Fork Issue、Localization、Direction,包含了介紹、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多媒體、牌

▲在高爾夫球場藉由感測器與 HD 地圖比對,在沒有 GPS 的情況完成正確的導航

照片中提到了Data Service Leading to Autonomous World、#TuringEdge、Vehicle-end interface,包含了軟件、多媒體、介紹、軟件、屏幕截圖

▲台灣智慧駕駛認為若能使自動駕駛系統判讀將不可預期的駕駛行為,將是能夠實現自駕落地的關鍵

台灣智慧駕駛的技術基礎由 HD 地圖為基礎,搭配機器視覺甫以 GPS 定位,在透過 AI 技術的平台與控制系統進行自動駕駛,希望藉由影像技術能夠強化自動駕駛的可靠性;除了實際道路與封閉場域的測試,台灣智慧駕駛也在高爾夫球場進行測試,透過 HD 地圖與影像的比對,甚至可在缺乏 GPS 定位的情況進行自動駕駛。台灣自動駕駛認為,若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對不可預期的駕駛行為進行準確的決策,將是自動駕駛技術得以落地的關鍵,台灣智慧駕駛也希望能藉由具備其技術的車輛與基礎設施相互交換大量數據,使自動駕駛技術日趨完美。

勤崴國際

照片中提到了路況分、析平台、車聯服,包含了圖、電子產品、平面設計、電子工程、圖

▲勤崴國際鎖定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照片中提到了Bing'勤崴國際、WAY、KINGWAYTEK TECHNOLOGY,跟王國大學有關,包含了勤崴、商標、產品設計、牌、產品

▲當前勤崴國際也是 NVIDIA 在台 HD 地圖的供應夥伴

照片中提到了虎頭山創新園區自駕基地、自駕模擬訓練、Se-drving siulation trainir,包含了汽車、汽車、數碼展示廣告、產品、黃色

▲在虎頭山創新園區設有自駕基地

照片中提到了新北場域、淡海新市鎮、實驗場域,包含了車道、交通標誌、運輸、交通、紅綠燈

▲淡海新市鎮的測試場域

照片中提到了彰化場域、彰濱實驗場域、12.6公里 時速30UP,包含了車輛、運輸、數碼展示廣告、摩托車、牌

▲在彰濱進行時速 30 公里以上的更複雜環境自駕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淡海新市鎮實驗場域、影像辨識與C-V2x並行,提升號誌辨識準確度、決策系統,包含了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子工程、電腦硬件、微控制器

▲彰濱場域測試結合 C-V2X 判斷紅綠燈

勤崴國際扮演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的供應者,自 2018 年起也成為 NVIDIA 的台灣自動 HD 駕駛地圖的供應夥伴,並於 2019 年在虎頭山創新基地設有自駕園區,另外 2020 年取得包括彰濱、淡海新市鎮與機場的場域測試執照,勤崴國際的自動駕駛系統使用 NVIDIA 的 AGX 平台作為基礎,結合勤崴的圖資與 NVIDIA DRIVE 開發工具,針對車輛感測器取得的影像與圖資資訊進行咬合定位,進一步提升自駕車在公路行駛的穩定,目前也完成在高速公路以時速 80 公里以上進行穩定的自動駕駛行為。

當前勤崴國際已在淡海新市鎮完成時速 15 公里的自動駕駛試營運,完成 15,428 人次的載客量與 6,768.3 公里的累積里程,其中路段還包括在 18 米的道路進行迴轉;至於在彰濱的 12.6 公里長的測試場域則有更複雜的環境,除了車速進一步開放到 30 公里以外,彰濱的實地場域有更多車輛產生的混和車流,同時亦需要判讀交通號誌,對於勤崴的自動駕駛也是更大的挑戰。

照片中提到了DRIVE AV MAPPING TO SCALE TO ANY ADDRESS、MAP CREATION USING、CENTIMETER PRECISION CAMERA &,包含了約書亞·多爾、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牌、產品

▲雙方認為發展自駕車並不一定非得要只關注自駕營運商轉,更應發揮台灣所長投入製造、模組開發與電動車組件等領域

兩家合作夥伴除了提到目前自身的技術發展現況外,也提出對台灣官方對於自動駕駛的一些建議,台灣智慧駕駛即提到台灣發展自動駕駛的進度相較矽谷來的落後,但卻率先開放進行道路測試與試營運,以技術發展有違科技發展歷程容許出錯的"實驗"精神,畢竟實際上路試營運就意味著有乘載他人的風險,一但有風險存在技術廠商自然只敢使用保守的方式進行測試;而勤崴國際則提到以台灣目前法規,若要進行大客車的全自動駕駛須具備大客車駕駛執照,然而全自動駕駛的大客車實際上卻未必有方向盤,是目前法規的矛盾點。

雙方建議政府,若是為了台灣自動駕駛產業,並不一定要把重點放在自駕的商轉,而是自硬體製造、自動駕駛平台開發、軟體演算法甚至車輛模組等著手,尤其因應未來車輛產業轉往電動化,更是台灣所擅長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