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 2021: Google 宣布下一代自然語意理解 AI 技術 LaMDA ,超越目前只能回答正確答案的 BERT 、宛若與好友進行閒聊對話

2021.05.19 02:02AM
照片中提到了#GooglelO、LAMDA、G,跟谷歌有關,包含了介紹、牌、綠色、屏幕截圖、儀表

Google 的 AI 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在業界是有目共睹的,當前我們平日所使用的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是基於 BERT ,然而 Google 當然不光只滿足於 BERT ,在今年的 Google IO 宣布新一代的自然語言理解技術 LaMDA / 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 。目前 LaMDA 仍在開發階段,還未有具體導入 Google 服務的時程規劃。

不同於 BERT 基於理解與對話, LaMDA 進一步把自然語意對話 AI 昇華到能夠如真人一般在對話中參雜閒聊,關鍵在於 LaMDA 不同於 BERT 等傳統對話 AI 圍繞在與談話主題相關的狹義路徑, LaMDA 能夠在多個話題之間自由的切換,使對話的過程宛若與朋友閒聊一樣自然,在回答的語句加入並非與問題相關卻具關連性的回答。

照片中提到了#GooglelO、most notable was New、Horizons, the spacecraft,跟谷歌有關,包含了球、/ m / 02j71、地球、多媒體、球

▲ Google 藉把 LaMDA 扮演冥王星展示與人類自然的對話,跳脫 BART 只能提供正確答案的對話模式

為了展現 LaMDA 的強大, Google 在 I/O 的介紹使 LaMDA 扮演冥王星與紙飛機,當使用者提問時, LaMDA 會如同人類進行角色扮演時從"如果我是 XXX "的角度進行對話,問答中間也會夾雜大量與話題相關的敘述,遠大於原本提問者所發問的題目以外。

照片中包含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徽標白色、棕櫚灘大西洋大學、大學、學院、布朗大學

▲ LaMDA 是以真實的對話進行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學習判斷上下句的關聯性

LaMDA 與傳統語意認知模型最大的區別在於是藉由對話進行訓練,在進行訓練時學習不同形式語言的開放式對話,同時分辨對話的上下文是否具備關聯性。 Google 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有人說出"我剛剛開始上吉他課",雖然本身不算發問,但這位說話的人可能會希望有人能夠告訴他"感覺好棒啊,我媽也常常彈奏她的骨董馬丁吉他",前後文雖然不具直接關聯性,卻是能夠呼應前言的回應。

照片中提到了#GooglelO、1 sènse your excitement.、Ask me anything.,跟谷歌有關,包含了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設計、儀表

▲ LaMDA 能夠從無數的對話模式中自關聯性著手提供更自然的對話

LaMDA 目前還未導入 Google 服務當中, Google 在官方的介紹也提到將會確保 LaMDA 是否符合企業責任,例如回答的問題是否超出詼諧導致反感,以及擔心是否遭受濫用,反而造成社會對立、仇恨蔓延, Google 表示縱使學習的語言內容仍可能在實際使用模型時發生被濫用的情況;不過最終的目標是會應用在 Google 旗下如 Google Assistant 、 Google Search 與 Workspace 等服務使用。

資料來源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