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 Rocket Lake 的 Intel 第 11 代 Core 產品線理論上應該是 Intel 最後一次在 14nm 製程規劃高效能產品線,雖然在單核心效能達到新高度,但也受限製程限制在核心數量、整體架構受到限制,而代號 Alder Lake 、導入 10nm 製程的第 12 代 Core 將會是 Intel 在桌上型平台的全新開始,現在也有爆料者把 Alder Lake 當中 16 核心、 24 執行緒的工程版處理器設定曝光。
根據爆料者 Igor's Lab 的資訊,這款以 Core-1800 的工程版 16 核心處理器具備 8 個 Golden Cove 與 8 個代號Gracemonth 的 Atom 核心構成大小核配置,由於僅有 Golden Cove 具備 SMT 超執行緒技術,故實際上的執行緒為 24 執行緒, Golden Cove 的最高時脈設定在 4.6GHz 、Gracemonth 則設定在 3.4GHz 。
這顆工程版處理器的基本 TDP 為 125W ,允許運作 56 秒, PL2 則為 228W TDP ,僅可執行 2.44ms ,最大溫度限制為 100W 。另外核心時脈細部設定部分,一般狀況下待機為 1.8GHz ,大核 Golden Cove 允許最高雙核心 4.6GHz 、 3 到 4 核心 4.4GHz 、 5 到 6 核心 4.2GHz 與全核心 4GHz 的 Boost ,至於 Gracemont 則提供最高 4 核心 3.4GHz 與全核 3.0GHz 的 Boost 時脈。
▲ LGA 115X 的傳奇即將落幕, Alder Lake 將採全新的 LGA 1700 插槽
更早期曝光的疑似官方宣傳投影片則指出, Alder Lake 可提供 20% 的單執行緒性能,多執行緒有望提升到 2 倍,製程採用 10nm SuperFin 改良版,另外插槽使用全新的 LGA 1700 ,並搭配 600 系列晶片,其中 Z690 晶片的主機板預計在第三季推出。
Alder Lake 可說是 Intel 與 x86 業界在處理器架構規劃的重大突破,首度跟進行動處理器在超過 5 年前提出的大小核設計理念,畢竟以當前一般使用者的工作流與軟體環境,很難使超過 8 核心以上同時協作且全速運轉,多半用於背景執行的核心僅是進行簡單的處理,但也不得不承認多核心架構在現代 PC 系統確實可達到分散運算的作用,藉由大小核的導入或許也會是嶄新的面貌,現在也傳聞 AMD 將在 Zen 5 架構導入類似的概念,這場自行動運算而來的" Right Core for the Right Task "至今終於影響到 x86 ,不過如同 AMD 剛推出 Zen 架構受到作業系統工作分配問題導致整體性能下降,希望 Alder Lake 推出前 Intel 已經與微軟做好準備。
26 則回應
傳統的Socket設計不適合多核心的APU,會把主機板的佈線弄得太複雜,而且不利主機板上DRAM拉高外頻
只要 x86 ISA 不丟掉,不管怎麽搞,都是費電!
加速倒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