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載 ROG 微動開關、再度輕量化,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電競滑鼠動手玩

2021.04.30 12:00AM
照片中提到了SUS、AURA、SYNC,跟華碩、ROG電話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電腦、周邊設備

從華碩發展電競周邊的歷史來看, ROG Gladius 可說是打響華碩在電競滑鼠名氣的重要產品,在當時以首創的採用插槽設計的免烙鐵可替換微動開關設計為設計亮點,輔以良好的人體工學設計,使 ROG 品牌在電競滑鼠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後續華碩也將插槽式微動開關設計延續到更廣泛的產品,不過 ROG Gladius 系列仍以是相當重要的產品,現在也演進到最新的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不僅採用新設計的外觀,同時也預載華碩的 ROG 微動開關。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與標準有線版本 ROG Gladius III 已於 4 月 30 日開賣,建議售價分別為 3,190 元與 1,990 元, 5 月底前購買加贈價值 890 元的 ROG Strix Edge 滑鼠墊

照片中跟蘭迪尼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電腦硬件、電腦

▲第三世代的 Gladius 造型設計大改

第一世代的 ROG Gladius 在握感以當時市場上某款廣受玩家喜愛的遊戲級滑鼠的曲線為基礎,是以適用右手玩家各種握持方式的經典設計,雖然演進至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的設計已經與第一代 ROG Gladius 的結構截然不同,但整體線條依舊保有初代 ROG Gladius "以經典為師"的初衷。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周邊設備

▲側邊不再採用橡膠材質

照片中提到了DE T,跟Termminix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輸出設備、產品設計

▲左側圖騰也會發光

但從外觀設計來看,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已經與 Gladius 、 Gladius II 的設計有顯著的變更,首先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取消以往左右兩側的橡膠止滑設計,以止滑紋路設計作為取代,同時左側的雷雕 ROG 潮流圖紋造型還有透光設計,使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的燈效自原本的滾輪、鼠背現在還添加左側。

照片中提到了EA回,跟ROG電話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電腦、周邊設備

▲採用有線、 2.4GHz 與藍牙三模

照片中提到了Oniron Mouse Switch,跟華碩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周邊設備

▲ ROG Paracord 較先前編織線柔軟許多

其它設計的變動部分,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左右鍵兩側較上一代的 ROG Gladius II Wireless 平緩,同時滾輪後方的 DPI 鍵造型亦與造型設計更融合;此外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與 ROG Gladius II Wireless 同為 2.4GHz 、藍牙與有線三模設計,但重量卻一舉自 124 克降到 89 克,長時間遊玩更不易疲倦;此外有線模式與充電用的線材亦採用 ROG Paracord 連接線,較先前的編織線更柔軟同時可降低連接阻力。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周邊設備

▲採用 Type-C 介面作為充電與有線模式的連接埠

照片中提到了0.1.9、[品名]:電競滑鼠、Gaming MOuse,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電腦硬件

▲底部可收納 2.4GHz Dongle ,鼠貼構成 8 字型的對稱配置

此外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的底部亦採用全新設計,具備可將 2.4GHz Dongle 收納至底下的機構,並使用全新的全項性超滑順鼠貼,採用四個對稱的 PTFE 材質類三角形鼠貼搭配感測器中央的御飯糰型鼠貼,以感測器為中軸,使上、下各構成由兩個圓形組成的 8 字型,使滑鼠無論進行哪種方向的移動皆有相近的阻力。

照片中提到了651000045030 VO4 20201123,包含了老鼠、電腦硬件、電腦鼠標、電腦、電子產品

▲鬆開底部兩個螺絲級可替換微動開關

當然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也同樣具備華碩 ROG 系列滑鼠必不可缺的可替換微動開關機構,掀開底部的圓形橡膠墊後即可轉開螺絲、看到內部的電路機構;雖然側邊鍵亦為機械微動開關,不過畢竟使用度不若左右鍵高,故僅有左右鍵具備微動開關插槽 II ,此次的微動開關插槽 II 上面有兩組不同的接點,可支援更多品牌的微動開關。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零件、產品設計、電子零件、設計、電子產品

▲標配華碩 ROG 微動開關,另一組為日本 OMRON 灰點微動

此次 ROG Gladius III Wireless 上面所預載的是 ROG Keris Wireless 所搭載的 ROG 微動開關,具有 7,000 次的觸發壽命,偏硬的手感可說是前兩代 Gladius 以往標配的 5000 次壽命 D2FC-F-K ,另外包裝內還有一組日本製 OMRON D2FP-FN 灰點微動開關,採用較特殊的 5 Pin 針腳結構,手感則類似偏軟的 D2F-01F 灰點微動。而滑鼠左右鍵的機構也添加樞鈕按鍵結構,使左右鍵更貼近微動開關,使觸發更迅速。

照片中提到了Kailh、Kailh、TPS,包含了汽車、汽車、汽車設計、設計、汽車工程

▲固定的側鍵採用凱華微動

技術規格部分, ROG Gladius III 搭載的感測器為原生 19,000dpi 、特別調整達 26,000 DPI 的光學感測器,具備 400 IPS 最高速度與 50g 最大加速度,快速切換鍵預設有 400dpi 、 800dpi 、 1,600dpi 與 3,200 dpi 等四階段,除了可透過軟體設定自 100-256,000 dpi 範圍進行調整,按下 DPI 鍵三秒後,即可使用滾輪切換 DPI ,並與自藍、綠、黃到紅的色彩漸層呈現當前的 DPI 範圍。

照片中提到了M,包含了晶體管、電子產品、電子零件、晶體管、角度

▲可看到此次的 OMRON 微動採用 5 Pin 而非 3 Pin

照片中提到了田,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腦鼠標、電子配件

▲底座可相容 3Pin 或 5 Pin 微動

針對訴求高速反應的玩家, ROG Gladius III 除了有線模式外,搭配 2.4GHz 模式皆具備 1,000MHz 的輪尋率,在 2.4GHz 模式時,最長可提供 55 小時電力,若啟用燈效則為 31 小時。至於針對訴求便利的使用者,除了具備最長達 96 小時(開啟 RGB 燈效為 38 小時)的藍牙無線模式,亦支援藍牙快速配對技術,在切換到藍牙模式長按 Pair 三秒即可進入可配對模式,最多可與 3 個設備進行藍牙配對,只要再度按下 Pair 即可在配對的三個設備進行切換。

照片中包含了手、手模型、釘、手、H&M

▲由於前端較先前世代寬度縮減,握持起來肌肉較緊繃

相較前兩世代的 ROG Gladius , ROG Gladius III 的握持感變化不小,筆者認為相較原本偏向舒適的握持感, ROG Gladius III 握持更為戰鬥化,以筆者自然的握持方式,手掌兩側的肌肉是"夾"在滑鼠而非"放"在滑鼠上,筆者認為關鍵點在於 ROG Gladius III 縮減前端左右鍵的寬度,使得手指較握持舊世代的 Gladius 更為集中。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電腦、周邊設備

▲側鍵較先前兩代平貼,不過後鍵造型使拇指容易辨識

照片中包含了光、轎門、摩托車、擋風玻璃、汽車設計

▲按壓 DPI 鍵三秒即可透過滾輪快速切換

另外,  ROG Gladius III 的側鍵造型設計也自較為尖銳的形狀改為比較服貼,拇指的觸感較不明顯,不過後方鍵前端有個凹槽設計,拇指更容易確認按壓的按鍵為前鍵或是後鍵,可避免在遊戲中觸發錯誤的按鍵;拜輕量化設計,  ROG Gladius III 進行移動操作時,因為重量產生的側向阻力減少以外,也更不易受到慣性外拋。

照片中提到了ASUS、AURA、SYNC,跟華碩、ROG電話有關,包含了老鼠、電腦鼠標、輸入設備、電腦、產品設計

▲手感比起先前世代更為戰鬥化,輕盈的重量則趨近有線版本

如果使用的情境是以單純文書為主、遊戲需求較低,筆者個人仍比較喜歡舊世代  ROG Gladius 較輕鬆的握持手感,然而若遊戲的比重較高, ROG Gladius III 則是提供更輕盈、精確的操作手感與更集中的握持姿勢;相較同屬新世代且重量、功能相近的生力軍 Keris Wireless ,  ROG Gladius III 的尺寸則較為市場主流的標準尺寸並具備側邊 RGB 燈效, Keris Wireless 則具備較小巧的尺寸與可換側鍵設計,何者適合端看使用者對滑鼠的尺寸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