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低延遲藍牙與有線雙模連接,華碩 ROG Strix Go BT 主動降噪藍牙電競耳機動手玩

2021.04.16 05:14PM

華碩的 ROG Strix Go 電競耳機系列是華碩旗下設計較不浮誇的產品系列,自純類比 3.5mm 的 ROG Strix Go Core 、 USB Type-C 數位介面的 ROG Strix Go 與 2.4GHz 與有線雙模的 ROG Strix Go 2.4 後,今年再推出具備主動降噪與高通新一代藍牙編碼 aptX Adaptive 的 ROG Strix Go BT ,以便利且通用性高的藍牙技術結合有線,提供自手游、電腦到主機玩家的應用。

▲外觀酷似 ROG Strix Go 2.4 ,不過並無外接麥克風設計

ROG Strix Go BT 的外觀設計與先前機種設計大致相同,為消光黑無發光的可摺疊收納設計,整體設計近似 ROG Strix Go 2.4 ,最大的區別是少了可拆式吊桿式麥克風,筆者推測應該是 ROG Strix Go BT 顧及產品定位比起其它針對定點使用的情境更著重攜帶外出使用的手遊族群,雖然可拆式吊桿式麥克風理應有助清晰收音,但在使用情境則顯得不方便。

照片中提到了NC,跟墨跡有關,包含了輸入設備、摩托車、汽車設計、輸入設備、音響器材

▲主要介面配置在左耳

照片中包含了個人保護設備、音響器材、個人保護設備、汽車設計、設計

▲ NFC 標籤

ROG Strix Go BT 的控制介面與 3.5mm 耳機輸入位於右耳側,插上 3.5mm 耳機線會自動關閉藍牙連接,側邊還有可用於輔助配對的 NFC 標籤,左側則為 USB Type-C 充電孔,,殼體採用類皮革消光黑,頭樑為深色半光澤金屬黑,耳罩為蛋白質合成皮革材質,並採取模組化設計,未來若耗損對消費者自行替換算是便利的機構。單體則延續系列的 40mm ASUS Essence 單體,頻響則通過 Hi-Res 認證,可在有線連接提供達 40kHz 的頻響。

照片中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音響器材、汽車設計、電子產品、設計

▲採用 USB Type-C 充電

ROG Strix Go BT 採用的藍牙解決方案並無特別公布,不過從支援高通 aptX Adaptive 規範,不難推測是採用高通的藍牙音訊解決方案,剛好搭配華碩自家的 ROG Phone 3 可藉由 aptX Adaptive 提供高品質、低延遲的遊戲體驗;至於遊戲機如 PS 、 Xbox 與 Switch 的相容性部分,則仍須使用 3.5mm 的類比方式,畢竟多數遊戲機的藍牙耳機規範設定較為麻煩。

照片中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音響器材、產品設計、產品、電子產品

▲通話與降噪收音皆透過耳機整合的麥克風處理

除了藍牙連接以外, ROG Strix Go BT 與其它家族成員最大的區別是搭載當前藍牙耳罩耳機熱門的主動降噪功能,這也可說是呼應 ROG Strix Go BT 更著重搭配手機在外出遊玩的產品定位, ROG Strix Go BT 可提供兩段強度的降噪與通透模式,只要輕按電源鍵即可進行迴圈切換,不過其降噪模式為固定強度,並無細部微調的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ROG Strix Go BT、電量、I 100 %,包含了屏幕截圖、多媒體、軟件、屏幕截圖、儀表

▲app 介面

照片中提到了ROG Strix Go BT、電量、I 100 %,包含了粉絲小說、منداڵ享ک、منداڵ享ک、OTR遙控器、軟件

▲內建的等化器以遊戲相關特色為訴求

ROG Strix Go BT 亦支援 Android 設備安裝 Armoury Create app 的進階設定,能夠在裡面選擇 EQ ,但由於產品定位著重遊戲,故預設的 EQ 項目皆為偏向遊戲類型而非音樂,以及啟用虛擬 7.1 環繞音效,不過筆者認為比較可惜的是 Armour Create 無法進行主動降噪選單的微調,筆者之前曾使用過幾款主動降噪耳機,可在 app 設定耳機上的醬噪迴圈切換隱藏少用的模式,例如以筆者的情境而言可能會隱藏僅有搭車才會用到的強降噪模式。

照片中跟華碩、維度基金顧問有關,包含了華碩羅格、玩家共和國、音響器材、汽車設計、電子產品

▲搭載 40mm 單體,調音以遊戲影音而非音樂鑑賞為訴求

ROG Strix Go BT 的基本音色風格與 ROG Strix Go 2.4 相似,筆者認為是比較重視遊戲玩家與影音欣賞需求,調音風格用於聆聽音樂則比較不出色,值得注意的是降噪功能若選擇強降噪,筆者認為也會連帶導致聲音變的更悶一些,同時強降噪的音壓也明顯較高,除非處於高度噪音環境如飛機、高鐵、捷運或公車等載具內,否則一般環境使用可能會產生些許不適。

照片中提到了RUG,跟FNC娛樂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音響器材、產品設計、產品、電子產品

▲藉由環境音可聽到外部聲音

不過對筆者而言,反而在近期比較慣用 ROG Strix Go BT 的環境音模式,主因是由於近期迷上 Switch 的遊戲,但由於 Switch 不像家用主機與 PC 平台內建聊天功能,與好友溝通只能透過電腦或手機以 Discord 進行,藉由環境音模式雖然仍多少降低遊戲主機發出的音量,但能兼顧一邊透過耳機聊天一邊聽到遊戲機傳來的音效,此外環境音狀態下雖然聲音仍與脫下耳機稍有不同,但並未出現某些耳機環境音模式特定頻段產生的尖銳聲。

至於收音部分, ROG Strix Go BT 雖然少了吊桿式麥克風設計,但藉由耳機上的收音麥克風搭配 AI 降噪,筆者與好友在聊天平台溝通時,縱使筆者遊戲音量開的稍大,好友群也沒有聽到人聲以外的不必要背景音,不過相較使用吊桿式麥克風的電競耳機, ROG Strix Go BT 收音的聲音會較為低沉,而吊桿式麥克風則會比較明亮尖銳。

另外, ROG Strix Go BT 的藍牙連接算是相當穩定,筆者在房間環境中走到,甚至進入房間內的洗手間,也沒有發生過顯著中斷的情況,此外用於觀看影片也不曾出現明顯的延遲現象,以針對遊戲玩家的產品定位算是相當不錯的。

照片中提到了REPUBLIC OF、GAMERS,跟ROG電話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音響器材、產品設計、產品、電子產品

▲ ROG Strix Go BT 是以手遊玩佳為重點客群的藍牙主動降噪耳機

ROG Strix Go BT 雖是目前 ROG Strix Go 系列中單價最高的成員,不過除了具備通用性高的藍牙與 3.5mm 雙模,還有實用的主動降噪功能,對於著重搭配手機使用的玩家比起其它家族成員來的便利,雖說相近價位亦可買到更適合聆聽音樂的藍牙主動降噪耳機,但 ROG Strix Go BT 則具備針對遊戲需求的調音與低延遲連接,可視為針對手遊電競玩家的需求而來。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