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展示新世代Mini LED技術後,三星也在今天首發了最新的Neo QLED量子電視,此款電視採用的Mini LED技術,有效提升電視畫質,Mini LED的大小僅有傳統LED的40分之1,光暈發散和畫面對比都更能更均衡,針對串流播放平台設計的Ai量子程式演算技術,也能將僅有480p畫質的影片,透過處理後以視覺上更好的畫質呈現。
傳統LED和Mini LED相異處與呈現效果
從字面上來看,傳統LED和Mini LED最大的不同就是晶粒大小,Mini LED大小僅有傳統LED的40分之1,傳統LED需要透過透鏡均勻的將光線擴散開,所以在顯示高對比的畫面時,會有非常強烈的暈光,亮面與暗面的細節處就會因此模糊不清,Mini LED則就像小型的背光模組,主要是垂直發光,前方的微型塗層會抑制光線過度發散,光線更集中,就能將畫面以均勻的方式顯示,細節處就會更清晰。
也因為細緻的控光能力,Mini LED螢幕所表現的暗處,就能展現更多細節,不需要犧牲亮度,在畫面不過度曝光的情況下,也能清楚地看見黑暗處的所有景象,讓白色黑色的區塊都有很多層次。傳統LED在亮度上可以做到1024階(10-bit),三星專利的Ai程式運算科技可以將亮度提升至4096階(12-bit),比傳統高4倍讓螢幕顯示的光線也能有更細緻的變化,在視覺上可以感受到畫面對比變更強。
▲左邊傳統LED光線會發散,右邊Mini LED光線主要以垂直發光。
▲藍色為傳統LED光線發散狀態,紅色為Mini LED光線發散狀態。
量子Mini LED技術是什麼?
Mini LED正式名稱為「次毫米發光二極體」,晶粒尺寸約100微米(µm),等於約0.1公釐,傳統LED使用的是少數二極體發光,Mini LED增加了垂直發散的光線,在光線重疊重疊部分最小的情況下能提供均勻照明,而與傳統LED不同的是,Mini LED不需要封裝,直接使用晶粒轉移設備將Mini LED晶粒接合在基板上,利用超薄微型塗層(Micro Layers)控制光輸出錐面,不需使用透鏡散光,電視就能夠做到極薄極輕。
Mini LED簡單說就是傳統LED改良版本,但對於畫質有更高階提升的不得不提Micro LED,正式名稱為「微發光二極體」,目前Micro LED已經有3微米以下的原型,已經是LED製作最小的技術,與傳統LED和Mini LED是完全不同領域的顯示技術,但Mini LED比起Micro LED來說,量率更高、製作難度更低、更容易量產,且可使用已有的生產設備量產,經濟效益更好。
▲上圖經過控光後的畫面,畫面上會有較細緻的表現。
▲右方的Mini LED量子電視,黑色畫面有更精緻的表現。
多重Ai神經網路實際帶來的效果
相較於2020年三星引進的機器學習技術,2021年Neo QLED量子電視中配備的Neo 8K量子Ai智慧處理器,整合多重深度學習技術,當中有16個神經網路,主要是用於提昇輸入影像的解析度和畫質,能夠利用在串流平台上,當網路比較不順暢時,輸入的畫面僅有480p,就能夠利用Ai智慧處理器處理不同解析度的來源檔案,當接收到480p、720p或是1080p的影像時,Ai智慧處理器會分配至不同的神經網路進行最佳化,收看方就能獲得畫質一致的體驗。
透過Ai智慧處理器,加上Mini LED的光束集中特性,量子電視所顯示的畫面在光線較暗的區塊就能顯示更多細節,亮面處也不會過曝,畫質比較不穩定的串流影像也能在觀看體驗上更一致,價格上也和OLED電視相差不多,但是視覺體驗更好。
▲擁有16個神經網路的Ai智慧處理器,可以分配調整不同畫質的影像。
▲畫質不一致的影像,透過Ai智慧處理器調整後,可呈現一致的畫面。
3 則回應
MiNi LED是一小群人共用一顆燈泡;
Micro LED是每個人都有專屬的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