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宣布 Thunderbolt 技術歡度 10 周年,以旨在解決過往各種應用需仰賴多種不同技術與介面、於單一纜線提供高速、多元應用的技術為起點,如今邁入 Thunderbolt 4 後也成為市場上重要的技術,在這十年的演化,最新的 Thunderbolt 4 相較第一代 Thunderbolt 頻寬提升達 4 倍,並成為 Intel Evo 與 vPro 機型必備技術,同時隨著 Intel 500 系列主機板晶片問世,接下來也將在桌上型 PC 系統更為普及。
▲有眾多 500 系列主機板具備 Thunderbolt 4 介面
在這十年以來, Thunderbolt 技術有相當重要的改變,從原本專屬於 Intel 且未定義介面,甚至曾以光纖與專屬介面做為 2012 年 Sony Vaio Z13 外接 GPU 技術,而後在 Thunderbolt 1 與 Thunderbolt 則借助 DisplayPort 作為傳輸介面,自 Thunderbolt 3 開始轉向使用新一代的 USB Type-C 作為介面,並宣布將 Thunderbolt 技術底層開放並提供給 USB IF ,而現在的 Thunderbolt 4 也同時是 USB 4.0 ,一路走來自封閉到開放,也確立 Thunderbolt 將與業界最普及的 USB 技術與介面共生的發展方向。
相較當前的 USB 技術, Thunderbolt 4 同樣具備數據、影像訊號、高頻寬、供電等特色,但又具備獨特的菊花鏈連接模式,使多個設備能夠擴充串接,例如可藉由具備雙向 Thunderbolt 的高速儲存外接裝置再連接到顯示器,或是透過主機的一條 Thunderbolt 4 連接到第一個顯示器後再連接到第二路顯示器,這是 USB 協定所不具備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