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m 終極火箭效能升天,傳 Rocket Lake 的 i9-11900K 單核心較 Ryzen 5000 高 7%

2021.02.01 05:21PM
照片中提到了intel.、CORE,跟核心系統有關,包含了i9 11900k、英特爾酷睿i7、火箭湖、中央處理器、英特爾

由於 AMD 的急起直追,無論是製程技術、帳面核心數量的領先,或實際單核、多核效能能夠與 Intel 一戰,當前聲勢相對落後的 Intel 顯得相當頭痛,尤其縱使是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第 11 代 Core 主流桌上型平台" Rocket Lake "仍停留在 14nm ,而且核心數量反自當前最高 10 核心縮減為 8 核心,難看的帳面規格又更被 AMD 粉絲拿來嘲諷,不過做為 14nm 最後榮光的 Rocket Lake 似乎還是有些搞頭的,根據 Passmark 的 CPU 測試數據,隸屬 Rocket Laek 的 i9-10900K 的單核心效能較 Zen 3 架構的 Ryzen 5000 高出 7% 。

i9-11900K 雖然使用 14nm 製程,不過 CPU 架構大改,採用全新的 Cypress Cove CPU 架構,是自 5 年前推出 Skylake 架構以來 Intel 首度在桌上型大改版的 CPU 架構,也因此在持續採用 14nm 改良製程的前提下, CPU 效能還能夠有顯著的增長。

Intel 的 i9-11900K 是 Rocket Lake 產品第一波的旗艦產品,採用 8 核心 16 執行緒配置,具備 16MB L3 與 4MB L2 , PL1 功率限制為 125W 、 PL2 為 250W ,基礎時脈設在 3.5GHz ,單核心最高 Boost 為 5.2GHz ,全核心最高 Boost 為 4.8GHz ,同時藉由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在散熱允許下能夠自動達到 5.3GHz 的時脈。

▲雖然製程落後,不過架構改善後的成效相當顯著

由於架構的改善, i9-11900K 在 Passmark 得到單核心 3,764 分、多核心 28,082 分,比起當前的 i9-10900K 提升幅度達 19% ,而單核心對比 Ryzen 9 5950X 約提高 7% ,縱使是核心數量的 Ryzen 7 5800 也僅有 3,515 分 ,但畢竟競品最高階產品高達 16 核心,多核效能依舊被 AMD 打趴,只是從結果來看, 5 年以來大改的 CPU 架構還能具備如此高的技術提升也算是厲害。

但畢竟 Intel 今年已經公布將在第二或第三季發表 10nm 的 Alder Lake ,恐怕使 Rocket Lake 成為歷代數一數二短命的桌上級主流處理器,同時依照 AMD 的產品規劃計畫,今年中旬應該也會也會推出 Zen 3 強化版或是 Zen 4 架構的新一代處理器, Rocket Lake 的單核效能之王恐怕屁股還沒坐熱就要飽受同袍與外敵的挑戰。

資料來源

37 則回應

  • 高CP值。半小時後牛排就可以吃了
    2021-02-05
  • 現在都5nm.
    Intel 還在14nm!
    2021-02-05
  • 我笑了....
    2021-02-05
  • 然後整機功耗等於半台微波爐
    玩遊戲兼熱便當
    2021-02-05
  • 祖傳的7%耶! 開什麼玩笑!
    2021-02-04
  • 設計強大搭配無敵製程才能造出神品,未來效能還是多核的天下,設計再強最重要還是要造的出來,不然都只能當傳說
    2021-02-04
  • 廢話,當然單核分數要高7%咯
    Rezen 9 5800 最高時脈4.8GHz
    Core i9-11900k 單核最高時脈5.2Ghz
    4.8GHz的7%是5.13Ghz,那Intel單核分數高AMD 7%,換算是合理的,如果精算,Intel的分數依照比例應該是多8.5%,但實際上Intel做不到
    2021-02-04
  • 7%🤔
    2021-02-04
  • Intel不是我要說你,你現在真的比AMD還差啊!😨
    2021-02-04
  • 限制PC的發展不是摩爾定律,是Intel。
    人家都5nm了,你還在14nm
    2021-02-04
  • AMD yes
    2021-02-04
  • 核心溫度可以烤肉了
    2021-02-04
  • 說明intel 的工程師, 比AMD得更優秀, 如加上7nm製程, 相信不只7%
    2021-02-03
  • 請饒了14nm爺爺,它應該是進棺材才對,又把它從棺材挖出來!
    2021-02-03
  • AMD賣到斷貨耶
    2021-02-03
  • 我只买 AMD
    2021-02-03
  • 又是擠牙膏
    2021-02-03
  • 价钱高多少%😂
    2021-02-03
  • 可能溫度要改液態氮來壓了。
    2021-02-03
  • 又熱又燙高功耗,算了吧
    2021-02-03
  • 14nm 可以抗衡7nm 是超多大,能做到的只有這家
    2021-02-03
  • 14nm+++++++++++++++++++++++++++++++++++++++
    2021-02-03
  • 今代官方超頻5.2Ghz,下一代超到5.6Ghz, 又快7%啦, 靠超頻搾效益,Intel到底將多年開發資金投資咗去邊? 就連最新獨顯都係垃圾級,停留於慳電慳料嘅小農思想中。。
    2021-02-02
  • 14nm+++++++++++++
    2021-02-02
  • 說幾次了!祖傳製程是你不能挑戰的
    2021-02-02
  • 14nm 終極火箭熱能沖天,傳 Rocket Lake 的 i9-11900K 單核心較 Ryzen 5000 熱能高 7%
    這樣還比較有人會信 🤣
    2021-02-02
  • 發熱跟功率也升天, 長期用起來會不會也提早升天?
    2021-02-02
  • 遊戲幀數反而更低了,倒吸牙膏了
    2021-02-02
  • 14nm
    2021-02-02
  • 過去INTEL戲謔AMD產暖爐,現在INTEL青出於藍 產火爐?
    2021-02-02
  • 多核和功耗就wwwwwwwwww
    2021-02-02
  • 「傳」喔?
    強壓來的7%牙膏,跟輕鬆跑的Ryzen是要比啥?是要笑爆誰的牙刷?
    2021-02-02
  • 7%就升天啊?那70%不就征服宇宙
    2021-02-02
  • 我從MMX133到今天好歹也有個幾千%的效能成長,但要不是SSD加持,開個PPT的速度也沒啥成長啊!😅
    2021-02-02
  • 升天了
    2021-02-02
  • 人家都把 x86 ISA 龜殼拔掉了,兩個背了個大龜殼在比什麼效能?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