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IY 電腦演進至今的歷史,雖然出現許多不同的規格,不過 ATX 規範的大板仍是市場最主流的尺寸,無論是主機板或機殼的選擇都是最多的,這次則將開箱北歐品牌 Fractal Design 的高階系列 Define 7 當中的最小成員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一覽這款簡約、尺寸緊湊卻又大肚量的機殼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採白色機身搭配銀色髮絲紋面板
對電腦玩家而言,不一定所有的玩家都會重視機殼,但一套好的機殼不僅賞心悅目,也能夠使系統更穩定運作;雖然近年電競當道,高階機殼也紛紛朝趨勢靠攏,浮誇的開孔與大量的 LED 雖然令人目眩神迷,不過對不好此風格的品味族群、尤以重視設計感的創作者、設計師,總會希望找尋線條簡單但又不失機能性的機殼, Fractal Design 也正是此領域的佼佼者。
▲ 正面左下的標誌
▲ FAD 一併提供原廠顯示卡直立架
此次開箱的是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版本,所謂的 TG 指的是 Tempered Glass ,也是指透明玻璃側板,同時 Fractal Design 還同時提供顯示卡直立架供搭配,迎合當前高階機箱將顯卡直立的趨勢。
▲ 可容納最大 ATX 主機板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是 Fractal Design 的 Define 7 ATX 機殼系列當中最小的一款,外型設計依循 Define 7 系列風格,採金屬髮絲紋面板與獨特的線條開孔,將前方風扇進氣口配於面板兩側,主打在盡可能緊湊的大小能夠容納最多的硬體,不過是一款最大容量達 ATX 的機殼,如 E-ATX 用戶則需選擇標準的 Define 7 或是更大的 Define 7 XL 。
▲前方可使用 12 公分或是 14 公分風扇
▲ 兩邊側板皆採卡扣固定
▲ 後方採用 12 公分風扇抽風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的結構採用常用於高階機殼的免螺絲設計,包括兩邊側板、面板、頂蓋都可直接拔開,不需使用螺絲起子,而電源檔板、 PCIe 檔板使用手轉螺絲,不過由於出廠預組裝通常都鎖的很緊,還是需要使用螺絲起子拆卸,另外頂部的橫樑可卸下兩顆螺絲後拆下,便於安裝主機板與內部整線,底部正反面皆有便於整線、走線的設計。
▲ 背部開孔對於換裝散熱器或是安裝 ITX 主板背面的 M.2 都相當充裕
▲ I/O 位於頂部
▲ 電源顯示
▲ 頂蓋內部也具有防塵網
▲防塵網採卡扣方式
▲底下的防塵網自前方抽取
▲底部的防震腳
前方 IO 位於機箱頂部最前方,提供 2 組 USB 3.1 、 2 組 USB 2.0 與 USB 3.1 Gen 2 Type-C 、 3.5mm 音效輸出等,拆開主板背面側的側板、頂蓋與面板,即可看到貼有吸音材質,能夠降低風扇運轉的噪音頂部除了預設的無開孔頂蓋,還附有一塊開孔頂蓋,供於頂部安裝 240 水冷或是雙風扇時提供通風,且包括上蓋、底部與面板的開孔內皆有可抽取的防塵網設計。
▲背板貼有吸音材質
▲吸音材質特寫
▲可惜隨機殼的風扇都是 3Pin 非 PWM
▲盒裝內的螺絲與束帶組
▲用於安裝角柱的十字螺絲轉接座
值得注意的是 Fractal Design 不僅重視看的到的地方,連看不見的細節也有照顧到,例如防塵網的造型刻意與頂部開孔造型呼應,而非使用市售通用的防塵網造型,另外前面板的 I/O 總成縱使蓋上面板、上蓋看不見,也仍舊使用護蓋包附,不會如一些競品就直接裸落 PCB 與組件總成;不過隨機搭配的兩個風扇都非 PWM ,雖無傷大雅但總覺得可惜。
▲背面側的空間配置
▲前方兩塊護蓋可拆卸因應水冷的安裝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內部機構採主流的下置電源,外部有電源護蓋包覆,並把 3.5 吋硬碟架也藏於底部前方,護蓋前端有兩段式的護蓋,在搭配 280 或 360 一體水冷、改裝式水冷可依照需求拆卸護蓋增加前端下方的可用空間,當不需使用到此區空間時,也不會如部分類似的品牌出現突兀的開口,這對於透明側板機殼尤其重要。
▲頂部可安裝 240 水冷
▲頂部開孔護蓋
▲若要安裝頂部水冷須留意供電模組的散熱是否高於 4 公分
從帳面規格, Define 7 Compact 可於機頂安裝 240 水冷,或是在前方容納 360 / 280 / 240 水冷,不過畢竟訴求緊湊設計,於頂部安裝 240 水冷時,主機板頂部組件高度將線置為 40mm ,部分 CPU 供電模組散熱較高可能會干涉,另正面使用 280 或是 360 水冷時,顯示卡的長度縮減為 305mm ,而正面完全拆除風扇的情況則可容納最大 360mm 的 GPU 。
▲ 背板後方的 2.5mm 硬碟架
▲硬碟架僅需拆卸一顆螺絲即可取下
▲電源供應器護蓋上方可安裝兩顆 2.5 吋硬碟
▲電源前方的活動式 3.5mm 硬碟架
儲存配置部分,底部的硬碟架可安裝 2 顆 2.5 吋或 3.5 吋硬碟,背板有兩個以手轉螺絲固定的 2.5 吋硬碟架,電源護蓋頂部亦有 2 個 2.5 吋硬碟安裝空間,但若安裝 2.5 吋硬碟架,則電源長度線置會縮減為 200mm ,故若需使用 3.5 吋硬碟架,則需要留意電源供應器的長度,但現在不少大功率電源供應器的尺寸也越來越緊湊,不至於找不到 200mm 內的電源供應器。
▲安裝示意
此次實際安裝使用華擎的 Z490 Taichi 做示範,搭配 Fractal Design 的 ION+ 860P 模組化白金電源, Celsius+ S28 Dynamic ,芝奇的皇家戟記憶體, NVIDIA RTX 2080 Ti FE 版,並未實裝處理器、硬碟,僅為進行走線配裝,組裝實拆下面板、頂蓋、側板、上端橫樑。
▲ 大空間加上預留整線能夠把線材井然有序的收納好
▲ 魔鬼氈綁帶輕鬆固定整線
▲藏線相當容易
或許是近年幾乎都是以 ITX 裝機為主,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拆卸上方橫樑後,內部充裕的空間無論是事先模擬線材位置,或是實際安裝零件進行走線配裝,過程相較 ITX 機殼根本是輕鬆愉快,大致上線材都可藏在背版,僅以最少限度裸露於視覺可見之處,機背空間也能井然有序的把線材理好。
在安裝過程當中,唯獨遇到兩個較為困擾的地方,一個比較麻煩的是安裝正面的水冷,不過這是由於水冷排螺絲設計的原罪,考慮風道方向與水冷排的風扇安裝,需要先設法把風扇簡單固定在前方的支架上,再自前方把螺絲穿過風扇鎖在冷排上,若安裝冷排的支架能夠獨立拆下就會更容易安裝,但恐怕還要解決模組化結構會遭遇的共振問題。
▲前方 19Pin 較難安裝
另一個遇到的問題則是前面版的 USB 3.0 Type-A 的 19 pin 插針,雖然華擎 Z490 Taichi 提供兩組前面版插針母座,一組為 90 度轉向,但轉向位置剛好在兩個可藏線的開孔中間,而 19Pin 的線材通常偏硬,配裝的線材扭曲感難免,但若使用上方的直插母座則線材的扭曲會更明顯。
▲ 顯卡轉向架組裝後的樣子
▲ 將占用後方所有 PCIe 檔板
▲ 由於 Define 7 Compact 的檔板內縮,顯卡須預先固定在轉向架
▲ 轉向後的樣子
▲ 顯卡轉向的整機外觀
至於 Fractal Design 的顯卡垂直轉向架是專門搭配機殼 PCIe 槽未有槓桿隔開的 ATX 機殼的配件,包括一條 PCIe 3.0 延長線,一組兩塊的支撐架設計,使用前要先將兩塊金屬零件嵌合上鎖,再將 PCIe 延長線鎖上,由於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的 PCIe 槽內縮的原因,配裝前顯示卡要預先把顯示卡鎖上轉向架,否則屆時僅能使用手指旋緊。
▲空間配置符合當前主流 ATX 玩家的需求,簡約的外型與細節設計是其賣點
雖說會選擇 ATX 主機板的玩家,通常對機箱的尺寸較不在意,不過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提供的散熱配置方式與儲存配置數量,對多數主流使用者是相當夠用的,畢竟現在會在機箱內一口氣安裝超過 4 顆 2.5 吋或 3.5 吋硬碟的玩家已經越來越少,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的配置絕對合乎時下的需求。
Fractal Design Define 7 Compact White TG 目前於電商平台的售價為 4,190 元
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