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er Viper 8KHz的設計中,透過加入名為Hyperpolling的技術,在滑鼠操作回報率大幅提高至8000Hz情況下,讓滑鼠操作結果延遲時間可控制在0.125毫秒內,甚至相比其他品牌頂規遊戲滑鼠有高達8倍快的操作回報率,也能讓滑鼠游標追跡表現更加流暢,而不會有游標些微抖動或突發漂移情況。
更適合第一人稱射擊或即時戰略遊戲使用
去年宣布推出多款對應不同使用需求的Viper系列遊戲滑鼠後,Razer再次推出新款隸屬Vper系列的遊戲滑鼠Viper 8KHz,標榜加入名為Hyperpolling的技術,藉此改善滑鼠操作過程中出現反應結果遲滯問題。
相較過往Viper系列強調操作敏捷特性,此次推出的Viper 8KHz同樣也是搭載光觸發鍵軸設計,並且採用與Viper Ultimate相同、最高可達20000 DPI光學定位效果的Focus+定位元件,更標榜可藉由採高達8000KHz真實操作回報率規格設計,讓滑鼠移動、按下按鍵的延遲時間可短於0.125毫秒。
▲Razer Viper 8KHz外觀與先前推出的Viper系列幾乎相同
依照Razer解釋,影響遊戲操作結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硬體上的運算效能,以及螢幕本身顯示反應影響外,更直接的影響就是手動操作鍵盤、滑鼠時所產生延遲。
而在這些影響中,滑鼠的操作使用更是容易決定遊戲結果,特別是在眨眼之間就能決定生死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或是操作手速需要更快的即時戰略遊戲。
以目前坊間絕大多數的遊戲滑鼠設計,通常都是針對滑鼠定位精準度、移動速度,以及按鍵操作反應時間作強化,但是隨著目前越來越多螢幕的畫面更新率提升,從過往主流90Hz規格,到目前常見的144Hz,甚至也開始出現畫面更新率高達240Hz、360Hz之譜的設計,卻可能讓滑鼠操作後的反應結果跟不上畫面更新,或是因為使用者操作手速過快,造成在極短時間內變成使用者操作失誤,導致賽局結果丕變。
▲相較操作回報率達8000Hz的操作延遲間隔,若滑鼠操作回報率約在1000Hz的話,操作延遲間隔相對會拉大,此時若剛好碰上螢幕畫面更新些微延遲時,可能就會導致操作失誤情況
因此在Viper 8KHz的設計中,便是透過加入名為Hyperpolling的技術,在滑鼠操作回報率大幅提高至8000Hz情況下,讓滑鼠操作結果延遲時間可控制在0.125毫秒內,甚至相比其他品牌頂規遊戲滑鼠有高達8倍快的操作回報率。
除此之外,提高至8000Hz的滑鼠操作回報率,同時也能讓滑鼠游標追跡表現更加流暢,而不會有游標些微抖動或突發漂移情況。
而在滑鼠操作排除上述問題,不僅能讓滑鼠操作正確率更高,同時也能減少操作過程無謂動作,對於電競選手進行賽事,或是一般玩家進行遊戲快速操作時,其實都相當重要。
▲左右按鍵升級為第二代光觸發鍵軸,同時也內建記憶體,可記憶5組遊戲按鍵設定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Viper 8KHz整體操作反應速度,Razer此次也在此款遊戲滑鼠導入第二代設計的光觸發鍵軸,並且讓滑鼠重量控制在71公克,相比先前推出的Viper Mini僅多了10公克,另外也採用適合甩鼠等激烈操作的SpeedFlex編織材質披覆連接線,藉此讓整體操作反應速度可進一步提升,同時避免連接線在使用過程發生纏繞、黏附情況。
至於滑鼠本身一樣搭載內建記憶模組,讓使用者能快速切換5組不同滑鼠設定內容,藉此對應不同遊戲遊玩時的按鍵配置使用需求,同時可客製化定義的按鍵數量一樣對應8組,而滑鼠底部滑片材質則採用100%鐵氟龍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確保滑鼠在桌面上滑動流暢度。
建議售價方面,Viper 8KHz預計以79.99美元或89.99歐元價格銷售,預計會從1月28日開放通路銷售。
▲Razer Viper系列規格比較
▲整體重量控制在71公克,並且可配合SpeedFlex編織材質覆蓋的線材進行更快速操作,甚至是甩鼠滑動等激烈使用模式
▲底部採用利於桌面滑動的鐵氟龍材質滑片設計
▲如果習慣以抓握姿勢使用,Viper系列的鼠身拱度也相當適合
▲與Viper Ultimate (左)外觀比較
▲兩者底部設計明顯不同,滑片面積與配置設計也不一樣
▲相當適合第一人稱,或是講究操作手速表現的即時戰略遊戲使用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