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抱無損高音質音樂串流服務,以 KKBOX Hi-Fi 為例

2021.01.19 06:46PM
照片中提到了.、SONY、duy en,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移動電話、便攜式通訊設備、手機

近年數位內容產業較過往有劇烈的變化,音樂產業也在這波變革當中的主流漸漸自買斷轉型為串流訂閱,尤其在蘋果、亞馬遜投入戰場後,較老字號的串流服務也力圖差異化與轉型,高音質與無損音樂檔案成為內容差異化的其中一項方式,不過較為可惜的是受限於版權因素,在台灣目前能夠直接使用的高音質串流音樂服務不多,此次以不須特別手段即可在台灣合法訂閱使用的 KKBOX HiFi 為例,介紹該如何才能盡情沉浸在高音質音樂服務的世界中。

無損與高音質串流服務與一般串流服務的差異

照片中提到了12:38 O O O.、* 46* 4 1 90%、西洋流行精選,包含了手機、移動電話、移動設備、手機、便攜式通訊設備

▲ KKBOX 當前提供等同 CD 音質的無損數位音檔

所謂的無損音檔一般指稱的是目前 CD 主流的非壓縮格式,當前主流使用的取樣是 16bit 44.1kHz 或是 16bit 48kHz 取樣,雖然一般 CD 主要使用的是 WAVE 格式,不過目前在數位設備則以 flac 格式為主流,以這樣的取樣標準,所謂的無損格式則每秒具備 1411.2kbps 的流量,在幾年前是難以想像能夠透過串流的方式穩定聆聽的。

照片中提到了3:32、Spotify Hi-Fi、The ultimate music experience,包含了Spotify、商標、在線廣告、字形、多媒體

▲ Spotify 當前在台灣的訂閱仍僅提供 AAC 壓縮格式

在以往為了以有限的頻寬提供音樂串流服務,多半的串流業者使用音樂壓縮格式提供服務,較早期採用 MP3 格式,而近年主流逐漸轉往壓縮效率更好的 AAC 服務,雖然不少串流服務已經可以達到 320K 品質,不過相較無損格式則犧牲了 1/4 的數據量,更不用說 128K 與 256K 犧牲掉更多的細節資訊。

照片中提到了amazon music、デジタルミュージック、トミュージックライブラリを聞く,包含了多媒體、亞馬遜音樂、亞馬遜網、流媒體、亞馬遜Kindle

▲ Amazon 在特定國家開通 Amazon Music HD 高音質串流服務 

至於高音質稱之為 Hi-Res ,當前最主流是由 Sony 集團聯合日本相關產業共同倡導、由日本音響協會發起的 Hi-Res Audio ,當前也陸續在歐美獲得認同的一種相對型態,基本定義是泛指超過 CD 規範的取樣格式,較嚴謹的定義則為 24bit 48kHz 以上、達 40kHz 以上的格式,除了使用 flac 格式外,部分考慮網路頻寬的服務會選擇實際格式與無損 CD 格式 flac 接近的 MQA 格式。

不過高音質服務是否有其必要性就見仁見智了,音樂市場一向對是否需要 Hi-Res 層級的音樂內容有兩極化的觀點,以實際層面,要能呈現 Hi-Res 特質除了需要指定的設備外,也需要聆聽者本身的鑑賞力足夠,有一派的說法就直接指出 Hi-Res 要求的 40kHz 是超越人耳理論的 20kHz ,一般人根本難以聽出差異。

照片中提到了nord、457、STAGE,包含了性能、索尼公司、音樂產業、劇院、音樂家

▲若原始製作並非 Hi-Res 層級而是透過後製升頻處理,有時反而使音樂聽起來相當怪異

其次回歸實際層面,一者是許多音樂在製作過程就已經限制在 CD 音質,而這些原始檔案延伸出的 Hi-Res 也並非原生格式,是後續透過數位升頻的方式強制達到 Hi-Res ,若處理的方式不當,也會造成音樂聽起來相當怪異,另外若以版權商的立場,也有許多版權業者連 CD 級無損音質都不願授權,更遑論 Hi-Res 等級的音質。

KKBOX Hi-Fi 的特色以及是否有其必要性

 

說到音質,除了經壓縮過的 192K、320K,也常聽到人家說無損音樂,你知道有哪些差異嗎?今天 KK 小教室開課啦,音質入門班先帶大家認識無損音質~    來 KKBOX Hi-Fi 無損音質體驗區試聽看看 🎧 https://kkbox.fm/G9OE89

KKBOX 發佈於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KKBOX 在去年隨著台灣 5G 開台先行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需搭配中華電信 5G 方案的 KKBOX HiFi 服務,後續也改為全面開放訂閱,強調具備 CD 級的無損音質,雖未達 Hi-Res 層級,不過自過往台灣音樂版權業者願意釋出無損音檔,已經是相當大的突破;而 KKBOX Hi-Fi 的標準月費為 299 元,一般服務則為 149 元,無損音質的代價就是高出一倍的價格。

照片中提到了Jabra、Jabra,跟諾基亞有關,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視聽設備、相機配件、相機

▲真無線耳機多為 AAC 或 aptX ,難以發揮原生無損音質的優勢

目前 KKBOX Hi-Fi 可提供 Android 、 iOS 與 PC 設備使用,同時也支援離線聆聽功能,無論在行動設備或是 PC ,皆可外接 USB 音效設備使用,此外也因為音質仍為標準 CD 音質,也不需要進行音效卡或是外接音效盒驅動的額外設定,只要記得在設定中開啟以 Hi-Fi 音質聆聽即可。

照片中提到了ONY,包含了美女、頭戴式耳機、主動噪音控制、移動電話、高分辨率音頻

▲ LDAC 雖達 Hi-Res 級,但仍未達 CD 音質無損音樂的流量

照片中提到了17:43 *N O .、三 發現、排行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移動設備、蜂窩網絡、便攜式通訊設備

▲透過支援 LDAC 的藍牙接收器也是一種使用方式

雖說理論上 KKBOX Hi-Fi 音質會比一般 320K 更好,不過這也是在全部的條件都能連貫之下才會得到的結果,筆者可先列舉一些無法發揮 Hi-Fi 音質的使用情境,首先如果是藍牙耳機、藍牙喇叭的使用者,除了能夠以 aptX HD 、 LDAC 或是 LHDC ( HWA )以外的連接方式的產品外, KKBOX Hi-Fi 的無損音質皆是無意義的,因為 aac 、 aptX 與 SBC 皆是嚴重壓縮過的傳輸,等同音質大幅壓縮後的傳輸結果,無法發揮非壓縮音質的優點,縱使是 aptX HD 、 LDAC 或是 LHDC ( HWA )也仍經過一定程度的壓縮,比起常規壓縮編碼好一些,但仍無法發揮音檔全部的水準。

照片中提到了台灣大哥大、Google 新品上市開賣會、Nest Audio,包含了多媒體、像素5、蘋果、Google助手、的iOS

▲ KKBOX 主要支援的無線音箱格式為 Chromecast Audio

此外,當前 KKBOX 搭配 WiFi 智慧音箱也還不具備 Hi-Fi 音質,這也是受限於當前 Wi-Fi 的音訊串流格式,未來 KKBOX 是否有其它的規劃則還不得而知。不過相較競爭對手 Apple Music 、 Spotify 等服務, KKBOX 當前在音樂無線投放只能相容 Chromecast (註:但 iOS 可支援 AirPlay )是較為可惜的,若能相容 DLNA 模式在使用無線系統應該會有較好的彈性。

以結論來說,如果是使用無線耳機、智慧音箱聆聽音樂的玩家

照片中提到了17:43 O O O M .、* * Va A 100%、本機離線歌曲,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蜂窩網絡、手機配件、便攜式通訊設備

▲ 有線耳機當前仍是欣賞 KKBOX Hi-Fi 較好的手段,但越來越多旗艦機取消耳機孔

故當前體驗 KKBOX Hi-Fi 最基本的條件就是使用有線耳機,不過仍建議不要選擇盒裝耳機或是入門耳機,至少要選擇能夠區分人聲與背景音樂、具備分離度的耳機產品,筆者個人建議是雖然 Hi-Res 認證對聆聽 CD 音質是沒有必要且也不代表好聽,不過若在沒有概念、也沒辦法試聽的前提下,多數 Hi-Res 耳機至少是較為現代化的產品,理論上比起一般手機的盒裝耳機會好一些,但也並非絕對就是,可以的話最好還是直接到店家進行試聽。

此外,目前 KKBOX Hi-Fi 也有提供幾天的體驗期,對於懷疑自己耳力是否有必要多花一倍的價格訂閱 KKBOX Hi-Fi 的玩家,不仿藉由試用搭配自己常用或是有意購買的耳機試聽,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否試聽不出差異的木耳,或是瞬間被 Hi-Fi 無損音質擄獲的金耳朵。

如何進一步提升 KKBOX Hi-Fi 的聆聽體驗?

照片中提到了NEXUM,包含了電纜、產品設計、角度、電子產品、電纜線

▲缺少 3.5mm 耳機孔的手機須透過轉換或擴增外接音效卡

雖說當前智慧手機、平板、 PC 的音效輸出孔多半已經能夠處理 CD 音質的音訊,搭配合適的耳機理應也能聽出 320K 與無損音質的差異,然而要讓聽感進一步提升,搭配強化的音效周邊絕對是有其必要性的,因為無論行動裝置、筆電、桌上型電腦的音效都有較多周邊因素的干擾,而行動設備又受限於電力等因素也難以提供充裕的耳機驅動力,既然都願意多花一倍的價格訂閱服務,添購周邊設備絕對是好上加好的選擇。

照片中提到了• Ultra Quality 129dB DAC、CAUDIOTRAK、High Fidelity Headphone Amplifier,包含了電子配件、電腦硬件、電子配件、產品設計、牌

▲各類的外接 DAC 設備

至於除了耳機以外還有甚麼提升聆聽品質的手段?筆者認為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添購外接式的 USB DAC ,現在市場上的選擇相當多,且多數都可跨 Android 、 iOS 與 PC 使用,多數新一代的設備也不需複雜的驅動安裝可隨插即用,能夠兼顧手機與 PC 的音質提升。

照片中提到了資訊、西洋、華語速爆新歌(每週二五更新),包含了電子產品、移動設備、小工具、手機、移動電話

▲雖然外接音效卡音質可大幅提升但卻需在手機加裝一個尺寸不小的設備

照片中提到了DVO BPAE A an、Hgh Fideity H、WAUDIOTRAK,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子樂器、視聽設備

▲雖然具內建電池或外接電源的外接音效卡通常推力大、音質相對較好但也攜帶不便

一般來說若是純依賴 USB 電力驅動的 USB DAC 驅動力通常較為不足,若具備電池或是需要連接家用電源的設備相較之下容易有更好的音質,如何取捨就因人而異。不過若是以行動裝置搭配 USB DAC ,則部分採用由設備端主控數位音量控制的機型可能不易調整到合適的音量,由以強調大推力的機種搭配入耳式耳機較會遇到音量不是過大就是過小的情況。

照片中提到了SONY、5:42 O 0 0 O .、本機離線歌曲,跟隨身聽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移動設備、移動電話、便攜式通訊設備

▲採用 Android 系統的音樂播放器可透過離線方式聆聽 KKBOX Hi-Fi

另一種比較另類的選擇,則是直接購買採用 Android 系統的音樂播放器,因為 KKBOX 雖是串流服務,不過仍可支援離線聆聽模式,故只要使用 Android 系統的音樂播放機,只要一段時間記得連接網路服務更新,就能透過離線方式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盡情欣賞與 CD 同級的 Hi-Fi 音質音樂。

照片中提到了SONY、5:42 O、音效,包含了索尼公司、功能手機、電子產品、顯示裝置、便攜式通訊設備

▲有時音量較小是由於設備將系統音量與 app 的音量分開

然而市面上的 Android 音樂播放機類型眾多,每一款設備搭配 app 後的輸出情況也不等,部分機種透過 app 時的取樣率會受限(不過 KKBOX Hi-Fi 並非 Hi-Res 音檔相對影響較小),或像 Sony 的 ZX500 、 A100 安裝 KKBOX 的音量並非與設備音量連動,需在調整音量時把系統的多媒體音量開到最高,此外由於歌曲離線佔的容量不少,建議選擇大容量機種或是添加大容量記憶卡,以無損音質而言,單張專輯將占用達 400GB 甚至以上的容量,目前 128GB 與 256GB microSD 卡價位應該也算是合理範圍。

確認自身需求再決定是否有必要訂閱

照片中提到了.、SONY、duy en,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移動電話、便攜式通訊設備、手機

▲無損串流可提供比過往更好的音質,搭配合適的設備能進一步提升聆聽體驗

比起爭議較高的 Hi-Res 音質,至少對聲音敏銳性的音樂玩家都不難分辨 320K 與 CD 級無損音質的差異,不過要能夠聽得出差異,至少也要願意投資較好的耳機或是家用楊聲器設備,更進階則是再購買 USB DAC 或是 Android 音樂播放器搭配使用。

不過相較過往循規蹈矩的音樂愛好者需要買斷 CD 唱片或是數位音檔,現在可透過串流服務的訂閱方式合法聆聽大量 CD 級的數位音樂,每個月的費用也仍低於購買一張實體 CD ,又可針對自己的喜好編排歌單以及嘗試各種新音樂,對於原本即有固定購買音樂習慣的消費者也不失為一種享受音樂的好方式。

雖然本篇僅提到 KKBOX Hi-Fi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是台灣少數可以不用透過特殊手段訂閱的無損音質串流服務,不過一些神通廣大的朋友應該也可搜尋其它的方式訂閱海外的無損甚至 Hi-Res 串流服務,只希望能有更多服務業者能投入無損串流音樂服務,讓樂迷有更多的選擇。

3 則回應

  • 維基百科裡面是說Spotify是用Ogg Vorbis格式,不是AAC
    2021-01-20
  • Tidal不香嗎
    2021-01-20
  • 內文一張無損專輯應該是400MB不是400GB喔!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