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失業補助申請資格、流程、領取金額計算、申請地點懶人包

2021.01.13 04:38PM
照片中提到了合勞動部、Y Ministry of Laber、協助失業求職,包含了動畫片、勞動部、圖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照片

無論是疫情影響還是其他原因,只要勞工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離職,並且符合有工作意願等申請資格,就能夠申請領取勞動部提供的失業給付。勞動部所提供的失業救濟給付最長能夠請領6個月,此外有想要培養其他工作技能者,也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失業民眾可以同時接受職訓課程與津貼補助。在此介紹2021年勞動部失業補助申請資格、流程、金額、以及申辦地點,有需求的民眾也可以直接洽詢各地就業服務處與就業中心。

失業補助金分為失業給付、職訓津貼、提早就業津貼3種

雖然統稱為「失業補助」,但失業補助金其實有分為「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與「提早就業獎勵津貼」3種,其中「失業給付」就是一般民眾認定中的失業補助,提供給失去收入來源且符合資格的民眾申請,讓失業民眾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失業給付」和「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無法同時申請,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民眾是否有參與政府舉辦的各項職業訓練課程。如果沒有參加職訓課程,則請領的是失業給付,而若是參加了職訓課程,民眾就會一邊上課、一邊領取職訓津貼,領取金額與失業給付相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職業訓練有課程參與的限制,如果民眾中途自行離開訓練或遭到退訓,政府可以撤銷或是廢止津貼補助。

至於「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則是鼓勵民眾提早就業,當民眾在請領失業補助,或是正在職訓期間中找到工作,同樣可以將剩下的失業補助金額領完。提早就業津貼讓民眾可以領取50%未領完的失業補助,也就是未領完的失業補助金,民眾仍然可以領取其中的50%。

  • 失業給付:符合失業給付資格時可申請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符合失業資格,有參加職業訓練時可申請
  • 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在失業補助期間找到工作後可申請

照片中提到了鼓、勵、請領失業給付期間找到新工作,跟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有關,包含了動畫片、失業救濟金、失業、手工勞力、薪水

▲就算提早找到工作,民眾也同樣可以領取未領完的失業補助金。

失業補助申請資格條件:非自願離職、保險年資滿1年以上者

申請失業補助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非自願離職」,也就是當民眾自願離職,就無法申請失業補助。失業補助的非自願離職情況包括投保單位解散、破產宣告離職,或是因勞動基準法規定之指定情事離職,另外定期契約屆滿的離職者也屬於非自願離職的範圍。

失業補助的申請民眾必須在3年內有擁有1年以上的保險年資,白話來說,就是3年內民眾必須有至少1年的工作資歷。保險年資並不限定在同一間公司,也就是如果民眾可以在3年內從事各種不同的行業,只需要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即符合申請資格。

失業給付申請條件:

  • 非自願離職
  • 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
  • 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14日內仍無法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何謂非自願離職?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條件:

  • 非自願離職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
  • 經安排參加全日制職業訓練

提早就業獎勵津貼:

  • 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
  • 失業給付請領屆滿前受僱,並依規定參加就業保險滿3個月以上

照片中提到了就業服務、就業服務據點(全國300多處)、(求職推介、就業諮詢,跟技術教育和技能發展局有關,包含了勞動部、產品、三重刺激券、牌、勞動部

▲申請失業補助時,職訓局人員會先協助辦理求職登記、或是安排職業訓練,14日內仍無法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可申請失業給付,接受職訓則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照片中提到了媽!我阿榮啦~、我找到新工作了!、工作空窗期,包含了調職、工作、就業機會、事業、求職

▲在失業補助申請期間,如果找到工作並且參加就業保險滿3個月以上,即可申請提早就業獎勵津貼,領取剩下的50%失業補助金。

失業補助金額:退保之當月起 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

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補助金額相同,皆是依據「申請人離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的60%來計算,也就是以工作最後6個月的投保薪資平均為計算基準。不過,補助的計算金額是以「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中的級距來計算,舉例來說,如果上一份薪資投保的金額平均在30301元至31800元的級距內,以31800元計算,每月領取的失業補助金額即為31800元的60%,等於19080元。

一般人最多可以領取6個月的失業給付,如果申請人失業時年滿45歲,或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則可以請領9個月。不過如果是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則無論申請人的年齡和資格,皆最多發放6個月。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將依照申請人實際參與訓練的起迄時間,以30日為1個月的區間發放,因此申請人需先參加訓練,後才能領取補助金。

失業給付補助金額、補助時間:

  • 申請人離職退保當月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
  • 最長發給6個月,年滿45歲或身心障礙者最長9個月
  • 失業給付給付標準及期間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補助金額、補助時間:

  • 受訓期間,按其離職退保當月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
  • 最長以發給6個月為限
  • 依照申請人實際參訓起迄時間,以30日為1個月核算發放
  • 中途離、退訓者停止發放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給付標準及期間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補助金額:

  • 於失業給付請領期限屆滿前受僱,依規定就保滿3個月以上
  • 尚未請領之失業給付金額(以最後一次失業給付金額為基礎)之50%
  • 一次性發放,無期間限制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給付標準

照片中提到了|中華民國 109 年11 月5日勞動部、|勞動保2字第1090140493 號令修、|正發布,自110年1月1日施行,包含了勞工保險投保薪資評級表2021、勞動部勞動保險局、勞工保險、薪水、2021年

▲2021年勞動部公布的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分級區間會依照勞工薪資狀態而有所調整。

失業補助流程、準備文件

民眾可以至各地「就業服務處」辦理失業補助,需準備的文件包括身分證件、郵局存摺影本、離職證明文件,其他如身心障礙證明文件、學歷證明,如果有扶養家屬,則再攜帶戶口名簿。在前往就業服務處後,民眾需填寫失業認定申請書、失業給付申請書,並且至「台灣就業通」網站尋找有興趣的工作,由承辦人員協助新工作媒合,或是安排職訓課程。

在遞交申請書後的14日內,申請人必須前往填寫的工作進行面試,而若是是申請職業訓練者,則依照指示參加職業訓練。未參加職業訓練者,在14日後仍然未找到工作的話,申請人需攜帶身分證、應徵證明等相關文件回到就業服務處,承辦人員就會協助完成失業認定,補助金將於15日內發放。未來申請人需每月提供求職紀錄,才能持續領取失業給付。

失業給付申請流程、準備文件:

  • 離職退保後2年內辦理
  • 攜帶身分證、印章、存摺影本、離職證明、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他證明文件
  • 前往各縣市「就業服務處」辦理
  • 填寫失業認定申請書、失業給付申請書
  • 前往「台灣就業通」網站尋找理想工作
  • 由服務人員進行工作媒合,7日內前往應徵
  • 14日之內未有工作者,補助金將於15日內發放
  • 每月前往就業服務處回報,並且提供求職紀錄,請領失業給付

職業訓練補助津貼申請流程、準備文件:

  • 離職退保後2年內辦理
  • 攜帶身分證、印章、存摺影本、離職證明、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他文件
  • 前往各縣市「就業服務處」辦理
  • 現場填寫失業認定申請書、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書
  • 參加職業訓練,訓練滿30日後審核津貼,審核完畢後15日內發放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申請流程、準備文件:

  • 就職滿3個月的2年內辦理
  • 填寫「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申請書」
  • 附上存摺影本,郵寄至勞工保險局辦理

照片中提到了参加勞動部自辦、委辦或補助職前訓練、補助80%至100%訓練費、勞動部。,跟技術教育和技能發展局有關,包含了動畫片、貝茲國際管理顧問社、手工勞力、卡通/ M、卡通M

▲參與職業訓練,政府將補助80%至100%之訓練課程費用。

▲失業給付領取介紹。

離職證明文件可以書面說明替代

申請失業補助需檢附離職證明文件,依據勞動部解釋,離職證明文件是指投保單位,也就是公司行號或縣市主管機關所核發的離職證明。但如果難以取得,申請人也可以在就職服務處同意之後,用書面說明的方式替代。書面說明文件需填寫申請人姓名、投保單位名稱、離職原因。

失業給付不影響退休金 且不限制申請次數

申請失業給付並不會影響退休金,這是因為老年給付屬於勞工保險,而失業給付則是屬於就業保險,二者是不一樣的社會保險制度,不會互相影響。此外,政府也沒有規定失業補助的申請次數,也就是說如果3年內累積了1年的就保資歷,再次遇到非自願離職的情況,仍然可以申請失業補助。

其他如失業給付期間內打工、申請眷屬扶養加給等項目,民眾可以至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查詢相關訊息,或是諮詢專線(02)2396-1266轉2862。至於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失業現況,勞動部維持現行失業補助方案,民眾若因疫情導致非自願離職的情況,可依就業保險法規定請領失業補助。

失業補助諮詢電話、查詢網站: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