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湖 EVO 認證最輕 14 吋商務機, ASUS ExpertBook B9 B9400 動手玩

2020.12.28 07:11PM
照片中提到了ASUS ExpertBook、AO6 de F406:17、2020/12/8,包含了上網本、電腦硬件、個人電腦、上網本、顯示裝置

今年 IFA 期間,華碩線上發表活動宣布新一代商務機種 ExpertBook B9 ,搭載 Intel 第 11 代 Core “ Tiger Lake "平台,亦為符合 Intel 新版 Project Athena 認證的 EVO 平台機種,近日這款也終於在台推出,挾著 14 吋同級最輕商務機後繼機種與全新升級的硬體,對高階商務機種使用者提供更強大的選擇。

承襲 ExperBook B9 輕盈可靠的新世代機種

照片中提到了ASUS ExpertBook、ASUS,包含了上網本、個人電腦、上網本、電腦硬件、電腦

▲ B9400 為 B9450 升級版

華碩在 2019 年 Computex 宣布大改版的 14 吋商務筆電 ExpertBook B9 B9450 ,作為原本頗受好評但細節設計略為特殊的 AsusPro B9 的後繼機種,主打結合鎂鋰合金、機構工程等方式,使得 3 Cell 版本不到 1 公斤,是當時最輕盈的 14 吋商務筆電,較可惜的是處理器僅為 Comet Lake 而非 Ice Lake ,此次 B9 B9400 換上 Tiger Lake 平台,也格外令人期待。

照片中包含了框、產品設計、鈷藍色、字形、設計

▲配件與充電器收納盒

照片中包含了角度、產品設計、角度、設計、產品

▲打開後的樣子

照片中提到了ASUS ExpertBook、AO4 n、2,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腦顯示器、個人電腦、上網本

▲把包裝盒當成底座使用

照片中提到了15020-03590000,包含了上網本、電腦硬件、上網本、電腦、筆記本電腦

▲搭配包裝底座後的角度

ExpertBook B9 B9400 的包裝將主機與配件分為兩包,其中收有充電器、乙太網路介面轉換器的紙盒也帶有設計的巧思,掀開後可以作為 B9400 的筆電架,使傾斜角度更大、更符合人體工學,不過畢竟包裝盒是紙製品,上面也標示在長時間使用下紙張會隨著濕氣變軟,但不失為透過結構設計使包裝盒除了收藏、回收以外能有進一步活用的做法。

僅 1 公斤但保有完整連接性

照片中提到了ASUS ExpertBook、AO6 de F406:17、2020/12/8,包含了上網本、電腦硬件、個人電腦、上網本、顯示裝置

▲外觀與 B9450 酷似,但漆面較為光滑

ExpertBook B9 B9400 整體設計與造型延續 ExpertBook B9 B9450 ,採用鎂鋰合金框體結構兼顧強度與輕盈的重量,輔以 NanoEdge 超窄框使螢幕占比盡可能提升,厚度也僅 14.9mm ,不過畢竟兩款機型內部平台不同, B9400 的重量比起 B9450 微微增加,但縱使是筆者此次評測的 66Wh 4 Cell 電池版本,重量仍僅 1.005 公斤。

▲ ErgoLift 轉軸

雖然 B9400 整體外觀與 B9450 幾乎相同,不過 B9400 表層的漆料處理較為平滑,不像 B9450 有較明顯的粗糙感,但仍具相當的止滑性,也不容易留下指紋;機構部分仍採用 ErgoLift 下沉式轉軸設計,除了使螢幕下緣的外框自視覺上消失,使機身呈現自然傾斜,同時轉軸亦可攤開到 180 度。

照片中提到了ThunderboltTM、已連接的Thunderbolt™裝置、|連接埠1,跟守護程序工具有關,包含了網頁、電腦、顯卡、電腦顯示器、可插拔技術

▲支援 Thunderbolt 4

照片中提到了E CrystalDiskMark 8.0.0 x64 [Admin]、檔案(日設定(S)設定檔(P)佈景主題①說明(H)語言(Language)、5 v,包含了三星ssd 870 qvo 1tb crystaldiskmark、固態硬盤、水晶磁盤標記、硬盤驅動器、Goodram Px500 M2 Pcie 512GB一台

▲透過 OWC Thunderbolt 3 外接盒與 WD SN550 的效能

機身介面部分,原本的 B9450 自原本最輕薄 14 吋商務機的前身 ASUSPRO B9 獲得寶貴的經驗加入常用 I/O , B9400 也具備與 B9450 相同的介面配置,包括兩個 USB Type-C (皆相容 USB PD 規範),一個 USB Type-A ,一個 HDMI 、一個採用 microHDMI 介面但實質是自平台直接引出的乙太網路孔,拜平台升級所賜,兩個 USB Type-C 也升級到 Thunderbolt 4。

照片中提到了D,包含了上網本、電腦硬件、上網本、產品設計、電腦

▲左側的配置

照片中提到了SSE,包含了電腦硬件、計算機鍵盤、電腦硬件、個人電腦、上網本

▲右側配置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電腦、空格鍵

▲支援 Alexa 語音助理的燈號

雖然目前市面上還沒有 Thunderbolt 4 周邊,不過 Thunderbolt 4 除了可相容 Thunderbolt 3 以外,也同時相容下一代 USB 標準 USB 4 ,保有更多的未來性,此外亦可藉由 Alt-Mode 提供 DispalyPort 影像輸出,而對於有外出與辦公室兩種使用情境的消費者,也可考慮買個Thunderbolt 3 擴充埠,這樣回到辦公室只要插上一條線就可連接到螢幕、鍵鼠等周邊。

以頂級商務為出發點的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鈷藍色、長方形、角度、鈷藍色、綠松石

▲實體攝影機護蓋

由於 B9400 的定位是商用機種,故不僅是輕盈與強固,設計細節也是依循商務需求所做,除了常見的生物認證系統外,前攝影鏡頭機的實體護蓋,可在使用者離開後自動休眠的趨近感測器,甚至透過 microHDMI 轉接的乙太網路孔都是考慮到商用環境,與針對大眾所設計的 ZenBook 還是有區別的。

照片中跟墨爾本市摔跤有關,包含了電纜、產品設計、電子配件、電子產品、儀表

▲專屬乙太網路轉換器

照片中提到了ll,包含了電纜、產品設計、電子配件、電子產品、儀表

▲透過 microHDMI 介面進行乙太網路轉換

畢竟新世代 B9 機身厚度不易加裝乙太網路孔,但為了符合商用環境管理所需的實體 PHY ,不同於一般消費級機種提供透過 USB 搭配額外晶片的乙太網路連接器,華碩則使用晶片原生乙太網路,並以介面轉換設計維持機身設計的薄型化,不過機身介面畢竟是一般用於影像輸出的 microHDMI ,可能會有不熟悉設計的消費者誤認此介面的功能。

此外,由於隸屬商務機型的關係, B9400 的儲存管理也與商用機種不同,透過 B9 格式化的硬碟預設皆會透過 Bit Locker 加密,若使用 USB 隨身碟試圖重新安裝 Windows 系統,也會由於 Bit Locker 的關係導致無法正確找到 SSD ,但這也是因應商務使用上的安全需要,對初次接觸商用機種的消費者是需要理解這樣設計的目的。

照片中跟約翰迪爾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角度、電子產品、電腦

▲機身具備軍規認證

另外 B9400 在機身強固性的要求也超越消費級機種許多,不因輕盈而影響強固性; B9400 除了符合 MIL-STD 810G 規範以外還有許多內部的額外強度要求,如轉軸經過 5 萬次開闔、連接埠需通過 5 千次實體插拔、面板能承受 30 公斤壓力,開機下 1.2 公尺的掉落模擬、為期 1 小時的多方向 5-500Hz 實體震動、 連續 24 小時 40 度、 85% 濕度的環境測試、模擬 15,000 英尺飛機貨艙的高海拔測試與分別在 0 度、 50 度的連續 20 小時運作穩定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p在這裡輪入文字來搜尋、FF 06:18、d + 2020/12/8,包含了計算機鍵盤、計算機鍵盤、HP ENVY x2 13-j000系列、電腦硬件、個人電腦

▲ C 件鍵盤與觸控板配置

照片中提到了F、木、火,包含了計算機鍵盤、計算機鍵盤、空格鍵、電腦硬件、電腦

▲鍵盤為白光

照片中提到了么、九、Enter,包含了計算機鍵盤、計算機鍵盤、電腦、電腦硬件、筆記本電腦部分

▲方向鍵加寬但影響右側 ALT 與 CTRL 位置

照片中提到了Alt、Ctrl、Alt,包含了計算機鍵盤、計算機鍵盤、電子產品、空格鍵、電腦硬件

▲啟用 NumberPad 的觸控板

鍵盤則是與前一代配置相同的白光全尺寸鍵盤,右上角配有電源鍵,不過指紋辨識則是獨立在鍵盤右下方,雖然鍵位排列大致沒有縮減,不過由於為了加大方向鍵,較類似的鍵盤配置縮減空白鍵長度,使得右邊 Alt 與 Ctrl 位置也一併較一般機種左靠;而觸控板則搭載 ASUS NumberPad ,能夠作切換成數字區使用,也具備兩段亮度調整。

預留可擴充的第二條 M.2 SSD 插槽

照片中提到了E CrystalDiskMark 8.0.0 x64 [Admin]、檔案(日設定(S)設定檔(P)佈景主題①說明(H)語言(Language)、C: 12% (92/762GİB),包含了三星ssd 870 qvo 1tb crystaldiskmark、固態硬盤、水晶磁盤標記、硬盤驅動器、Micron 2200 NVMe PCIe 3.0x4 M.2 2280固態硬盤MTFDHBA

照片中提到了CrystalDisklnfo 8.8.9 x64、口、檔案(日) 編輯(E) 功能(u)佈景主題(D 磁碟(D)說明(H)語言(L)(Language),包含了至關重要的p2 crystaldiskinfo、固態硬盤、水晶磁盤信息、硬盤驅動器、至關重要的P5 SSD

▲ PM981 效能

雖說 B9400 相較其它相似的商務筆電售價偏高,但除了輕盈的重量與強固機構,能夠提供比起一般薄型筆電更高規的配置是 B9400 的獨特之處, B9400 記憶體部分市售機種即可選擇達 32GB LPDDR4X ,這在 EVO 認證機種是相當罕見的,同時也依循前一代機種備有兩條 M.2 SSD 插槽設計,此外對企業採購還能藉由企業方案提供特殊配置。

▲底部使用星狀螺絲固定

照片中提到了BOT、* at、SSD2,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母板、電子產品、電腦

▲內部機構

照片中提到了IS 16046(Part 2EC 62133-2、MB、NFC,包含了電子工程、電腦硬件、母板、電子工程、電子產品

▲具備兩條 SSD 插槽

照片中提到了SSD2、MB、NFC,包含了電池、電腦硬件、電子產品、母板、電子零件

▲為 66Wh 電池版本

照片中提到了ASL、Reck、Rating +15,包含了電腦散熱、電腦散熱、電腦硬件、電腦、電子產品

▲薄型風扇

B9400 的機構設計也承襲 B9450 的理念,採取板載 DRAM 搭配兩條 PCIe 3.0  M.2 SSD 插槽設計,使用星狀螺絲起子即可卸下底蓋,其中電池為 4 芯 66Wh 電池,與消費級機種相較較特殊的是電池提供三年保固,筆者此次測試的是頂規的 32GB LPDDR4x RAM 搭配 1TB SSD 版本,兩條 M.2 僅使用其中一條,配有一條 2TB 的三星 PM981 ,另一條插槽則可再額外擴充一條 M.2 SSD 。

Tiger Lake 維持高續航力同時帶來更平衡的效能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НОМЕ,包含了屏幕截圖、顯卡、XMG CORE 17 Amd 17,3“ FHD Ryzen、申克、雷岑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НOME,包含了顯卡、顯卡、聯想瑜伽C940(14)、英特爾、電腦硬件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包含了顯卡、顯卡、筆記本電腦、英偉達、圖形處理單元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 EANTASV Y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最終幻想十五、最終幻想、Noctis Lucis Caelum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lıl.、PCMARK10,跟竹enny布萊克有關,包含了PCMark、Zenbook、PCMark、電腦、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OМE,跟竹enny布萊克有關,包含了基準測試、基準測試、PCMark、固態硬盤、M.2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E,跟普里馬克有關,包含了基準測試、基準測試、PCMark、電腦、Zenbook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E,跟普里馬克有關,包含了PCMark、顯卡、PCMark、Zenbook、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CINEBENCH R20.060、File Help、CINEBENCH,包含了筆記本電腦、華碩ROG Zephyrus G14 GA402、遊戲機、遊戲筆記本電腦、華碩

照片中提到了CINEBENCH R20.060、File Help、CINEBENCH,包含了筆記本電腦、華碩ROG Zephyrus G14 GA402、遊戲筆記本電腦、電腦、華碩

▲插電模式(皆為標準電池模式)

B9400 與 B9450 的差異雖然從外觀難以區別,但此次 B9400 使用的是新世代 10nm 的 Tiger Lake 平台,相較 B9450 搭載的 14nm Comet Lake 不僅只是製程的區別,以 Wilow Cove CPU 架構搭配 Xe GPU ,輔以 Intel AI 技術加持,使得這款行動商務筆電具備出色的整體效能。

Tiger Lake 象徵 Intel 處理器全新的里程開始,雖與去年第 10 代平台當中的 Ice Lake 都為 10nm 製程,但 Tiger Lake 自 CPU 、 GPU 以及設計架構都不同於 Ice Lake ,除了 CPU 架構效率提高以外,在採用新架構 Xe GPU 後有著更平衡的整體效能,更不用說比起原本 B9450 搭配、使用第四代 Skylake 改良版的 Comet Lake-U 有更顯著的差別。

照片中提到了MYASLIS、首頁、ASUS EXPERTBOOK,包含了屏幕截圖、Google Search Console、數據、移動電話、LG

▲硬體規格

Tiger Lake 的優點在於 CPU 運算效能提高的同時也有著顯著升級的 GPU ,現在除非是搭配 NVIDIA GTX 16 系列的獨立 GPU ,否則如以往搭配 GeForce MX 系列 GPU 的意義已經不大, Xe 現在能提供的性能已不遜於 MX 系列,故也可看到多款上一代原本搭配 MX 系列獨顯的機種在改版後已取消 MX 獨顯,或是搭配在內容製作可加速的獨立版本 Xe MAX 。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首頁、查品名稱,包含了屏幕截圖、華碩、電腦、華碩、華碩ExpertBook 14“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三、硬體設定,包含了屏幕截圖、商標、產品設計、圖形、牌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三、硬體設定,包含了屏幕截圖、Zenbook、華碩、英特爾、中央處理器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下還原、硬體設定,包含了軟件、商標、產品設計、牌、字形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三、硬體設定,包含了myasus場所、Zenbook、華碩、華碩、移動電話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口 X、三,包含了圖、Zenbook、華碩、英特爾核心、英特爾

▲華碩 MyAsus 可提供豐富細項設定

照片中提到了口、intel.、遊戲,包含了屏幕截圖、在線廣告、計算機程序、多媒體、屏幕截圖

照片中提到了口、intel.、快速鍵,包含了屏幕截圖、計算機程序、屏幕截圖、電腦、產品

▲ Intel Iris Xe 管理軟體有豐富的自訂項目

B9400 所搭配的是 i7-1165G7 平台,屬於 4 核心 8 執行緒 CPU ,搭配 96 個 EU 的 Iris Xe ,同時支援 Intel DL Boost 與 Intel GNA 2.0 之 AI 強化技術,其 TDP 範圍可在 12W-28W 之間彈性調配,能夠實現高續航力的關鍵則是搭配較為省電的 32GB 4266MHz LPDDR4x 雙通道記憶體,雖平台特性可支援 PCIe 4.0 ,不過考慮散熱與時寄使用需求, B9400 仍採用 PCIe 3.0 的 M.2 儲存介面。

縱使在電池模式下仍維持出色性能

照片中提到了>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НOME,包含了顯卡、遊戲機、NVIDIA GeForce RTX、圖形處理單元、台式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НOME,包含了顯卡、顯卡、筆記本電腦、8 GB、電腦顯示器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OМE,跟普里馬克有關,包含了聰明的小組、Zenbook、華碩VivoBook、華碩、華碩

▲電池模式下的表現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IV: Shadowbringers Benchmark、NVIDIA、GAMEWORKS,跟英偉達、聖胡安山高中有關,包含了RX 5500 XT FF14、最終幻想XIV:暗影使者、最終幻想十五、Radeon、Square Enix公司

▲電池模式(平衡-性能優先)

照片中提到了MYASUS、硬體設定、最效使川模式,包含了華碩、Zenbook、華碩、華碩、電腦

▲僅能在插電下開啟最高風扇運轉模式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FANTASY. X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最終幻想十五、FFXV WINDOWS EDITION 4K分辨率包、最終幻想

▲插電搭配最強風扇模式

不過,在現代化的電池管理之下, B9400 於不同的電源管理之下會有劇烈的效能變化,同時由於 Intel 開放 OEM 針對設備電源管理加入自定義,若在插上電源、開啟最大效能與最大風扇散熱之下, B9400 將會較其它模式之下具備更高的時脈,藉此換來更顯著的效能提升,不過在電池模式下縱使開啟最高效能,時脈也不會如插電下來的高。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未來標記、筆記本電腦、電腦、固態硬盤、中央處理器

▲平衡(螢幕亮度 75% )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跟普里馬克有關,包含了未來標記、電腦、戴爾電腦、戴爾XPS、Surface筆記型電腦

▲平衡(螢幕亮度 25% )

考慮到插電模式能夠取得更好的持續電力,故才會在最高效能模式底下以不同於常規的時脈換取效能,而高效能的代價即是風扇會更劇烈的運轉,採薄型設計的 B9400 的散熱系統也會有明顯的運轉聲;另外若經常插電使用,筆者也建議在管理軟體找到針對較少拔除充電器使用的充電模式,使連接充電器時不會讓電池容量維持滿電,藉此降低持續充電對電池的衰退。

除了快速充電也具備達 13 小時以上文書續航力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電動藍M、電子配件、視聽設備

照片中提到了AC ADAPTOR、MODEL (S/ ADI0380、INPUT (A/,包含了華碩、電子配件、電腦硬件、電子產品、電腦

▲盒裝 65W PD 變壓器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 EVO 認證的 B9400 可支援 65W PD 快速充電,只要搭配 65W PD 充電器即可進行快速充電,雖說 B9400 亦可搭配 45W PD 充電器充電,但 65W 快充可在更短的時間將電量充到滿足一般外出工作所需,官方數據則可在 39 分鐘將電量自 0% 恢復到 60% ,完整充電則約需時 1.5 小時,若搭配 45W PD 充電器則須 2 小時才能充飽。

續航力部分,影音由於面板省電技術以及支援 AV1 硬體解碼的關係,續航力聲稱可達 20 小時,不過畢竟 B9400 的真正使用情境仍是商務為主,筆者以 PCMark 的電池測試,在著重電力的測試項可達 13 小時,較為著重效能的條件也有 10 小時以上,以一款僅 1 公斤且效能超越前一代許多的機型是相當大的突破,顯見 Tiger Lake 更進一步在效能與電力取得平衡。

1 秒快速喚醒更便於使用

照片中提到了End D、v Pg Dn、HDMI,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腦、快閃記憶體、電子產品

▲指紋辨識

對筆者而言, Tiger Lake 與 EVO 雙加持下的 B9400 於使用體驗最顯著的差異是 1 秒喚醒機能,因為過往機型從休眠中喚醒往往需要歷經一段時間,尤其隨著休眠時間拉長,喚醒的反應也往往更慢,不過 B9400 無論是闔上上蓋或是在開啟的狀態下進入休眠,幾乎都可在瞬間恢復工作狀態,加上本身待機與續航表現極佳,除非有超過三天不會使用,筆者已鮮少關機,而是直接將 B9400 進行休眠。

另外, B9400 的音訊也是官方強調的賣點,除了搭載 Harman Kardon 認證、由華碩金耳朵團隊調整的智慧放大器與立體聲揚聲器以外,還具備 4 組同樣經過 Harman Kardon 認證的 360 度遠場麥克風,包括兩具藏於螢幕邊框,搭配 Tiger Lake 的 AI 音訊強化技術,可在進行遠距會議時收入清晰的通話品質,對遠距會議而言相當實用。

具備 EVO 認證的 B9 是出色的頂級商務筆電

照片中提到了SOUND BY、harman/kardon、intel,包含了能源之星、商標、電子配件、牌、字形

▲ EVO 認證確保效能、續航力與反應體驗

ASUS ExpertBook B9 B9400 建立在 ExpertBook B9 B9450 優異的軍規耐用性、輕盈的機身與商用機型的所需的高度安全性,不過在新世代的 Tiger Lake 加持下,不僅整體性能大幅提升也同樣兼具續航力,且藉由 EVO 認證計畫能夠確保 B9400 具備快速的反應、長續航力、高速充電。

照片中包含了小工具、筆記本電腦、小工具、多媒體、電子產品

▲輕盈但不與可靠性、效能妥協

同時, Intel EVO 認證計畫對於商用機種的體驗至關重要,因為透過針對效能、特定規格的規範與驗證程序,符合 Intel EVO 認證的機種不僅只有高效能,同時也能進一步確保使用體驗,不用再像過去需要長時間使用才能路遙知馬力,藉著 EVO 認證標章即可確保基本體驗,具備 EVO 認證的 ASUS ExpertBook B9 B9400 即是一款能滿足頂級商務人士需求的高階產品。
 

4 則回應

  • 有附刀讓你開會的時候可以架在老闆脖子嗎?
    2020-12-29
  • 目前用9440,看起來這次有好多了,不然只有TYPE-C 又沒有轉接器 走到哪都不方便 (9440用一年多 鍵盤就故障...)
    2020-12-29
  • 個人認為 撇開 小編之亂 我不談。

    就單純談這laptop
    商務導向 覺得可以。

    但就我而言15.6吋螢幕 我會更喜歡。

    為什麼?

    因為我用過14吋的laptop 因我有近視 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我來說

    如用15.6吋是我個人覺得對我適配度最高的選擇。

    小弟 個人想法和經驗 提供 大大們 參考看看。謝謝!😄
    2020-12-29
  • 個人認為 撇開 小編之亂 我不談。

    就單純談這laptop
    商務導向 覺得可以。

    但就我而言15.6吋螢幕 我會更喜歡。

    為什麼?

    因為我用過14吋的laptop 因我有近視 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我來說

    如用15.6吋是我個人覺得對我適配度最高的選擇。

    小弟 個人想法和經驗 提供 大大們 參考看看。謝謝!😄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