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自 2015 年 6 月宣布第一款產品 Gogoro Series 1 ,至今也將邁入第 5 年,同時也隨著 Gogoro 將交換電池系統開放,打造 Power by Gogoro Network "PBGN "換電聯盟, Gogoro Network 能源網路也與智慧雙輪產品獨立營運,作為全台 36 萬輛 PBGN 車款後盾的 Gogoro Network 能源網路也自 2019 年開始調整布局,新增站點速度放緩,但總電池量卻多了,會有這樣的變化不是沒有原因,今日稍早由睿能產品長彭明義與媒體分享 Gogoro Network 為何會有這樣的改變,還有 2021 年預計做些甚麼。
完成 8 成人口密集區覆蓋後的新布局
▲ PBGN 夥伴持續增加
▲ 2019 到 2020 的覆蓋率沒有明顯提升,關鍵因素是策略有所調整
彭明義產品長表示,現在的 Gogoro Network 已經不再是單屬於 Gogoro 智慧雙輪,除了 Gogoro 以及已推出產品的 PBGN 夥伴如宏佳騰、 eReady 、 PGO 與 YAMAHA 外,今年還新增以商用車為主的威剛旗下威速登,還有將採充電、換電並行的 eMoving ,做為全台超過 36 萬輛 PBGN 車輛背後的智慧能源服務平台, Gogoro Network 已經從"求有站點"到"如何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
彭明義進一步說明,畢竟 Gogoro Network 至今推出僅 5 年多,但使用能源系統的用戶卻快速增長,資源分配有限的前提之下,首先是要能夠滿足多數用戶,也就是人口密集處的六都內用戶,至於人口較分散的六都外則是先求能夠連貫後再設法慢慢建設,當前已經完成 8 成以上使用人口覆蓋率的情況之下, Gogoro Network 也要設法調整戰略。
▲站點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六都,但當前已能覆蓋 8 成以上的使用者範圍
▲六都主要人口密集區在半公里內就有至少一座換電站
▲換電站多元設點具備高覆蓋率
從 2015 年 Gogoro Network 設立 GoStation 以來, GoStation 能源交換站已經達到使用人口 8 成以上的覆蓋率,藉由設置具備高度彈性的 GoStation 結構,相較傳統加油站能夠在各種類型的空間架設,如與加油站合作,或是攜手超商賣場,快速的完成全台連貫,尤其在需求量較高的六都人口密集度,早已不遜於加油站的密度。
以軟、硬體使電池更有效分配利用
▲換不到電,成為 2019 年後 Gogoro Network 最大課題
但自 2019 年起,在 PBGN 夥伴的共同合作下, Gogoro Network 的電池需求量大增,開始出現熱門站點滿電電池欠缺的問題, Gogoro 從數據分析也看到站點的覆蓋率已經不是問題,但也不單純是電池數量不足,從 Gogoro 投入的電池總數分配與實際能源網路回傳的滿電電池數量理論上應該是充裕的。
無電可換的問題實際上包括使用者行為與站點配置,故當務之急不是繼續增設站點的數量問題,而是如何讓使用者密集區域隨時都有滿電電池可換。為了實現人人有電用, Gogoro Network 從硬體與軟體兩種層面著手,硬體的部分即是重質不重量的增加單一站點電池容納量,軟體則是調整 app 介面。
▲兼具多電池槽與快充的 Super GoStation 是因應消費者需求的新作法
為了提升單一站點電池量,於是 Gogoro 在今年推出全新設計的 Super GoStation ,除了採用高速充電外,以大量電池充電陣列的方式,使單一站點至少可提供 120 槽的電池,一個 Super GoStation 就能夠服務達千萬用戶,今年也陸續新增 60 座 Super GoStation 。
▲ 2021 一般 GoStation 的新設比重將下降,但更積極建設 Super GoStation
▲包括升級與設置 Super GoStation , 2021 年電池總量將顯著增長
放眼 2021 , Gogoro Network 新設站點的總數不會再爆衝,取而代之則是設法提升主要用戶範圍可用電池量,預計只會再有 230 座新站點,比起 2020 年仍有 400 座以上新站點少很多,但 230 座當中卻包括 80 座 SuperGoStation ,比起今年新設的 60 座還多,藉由單一站點能構承載更多的電池量滿足用戶需求。
▲新版 app 藉由標示與擴大鄰近站點範圍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
從軟體面, Gogoro Network 過去的顯示方式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因為以往只顯示區域範圍 2 公里內的換電站電池剩餘情況,但不遠處的換電站滿電電池其實仍相當充裕,同時並未把有效區塊進行明確的標註;新版 App 則把有效電池範圍增加到 5 公里範圍內,並使用虛圓把範圍內換電站的電池狀態標示出來,並利用四種層級的顯示方式讓消費者能理解充電站滿電電池的預估數量。
▲四種標示方式
▲時間平移能讓使用者推測該 GoStation 不同時段的電池剩餘情況
新版 app 的充電站會以四種圖示顯示,黑色圓圈搭配閃電代表所有電池都在充電中,黑色圓圈搭配數字代表滿電電池低於 10 顆(不是組、是顆,因應單電池車款),綠色數字代表有超過 10 顆以上的滿電電池;另外加入時間平移模式,讓使用者可端看單一站點過去不同時段的電池使用情況,可做為未來換電的參考。
▲因應不使用 app 的族群則在 GoStation 上以推薦方式顯示鄰近 10 個電池站點
當然,不是所有的用戶都習慣事先使用 app 查詢電池,像是一些憑習慣前往熟悉站點進行電池交換的用戶,除了利用數據分析進行 GoStation 規模升級以外,也藉由顯示器提供附近站點資訊,使用戶遇到站點滿電電池不足時能夠快速的前往其他仍有電池的地方。
▲目前三種電池交換站建設模式
▲政府建設比重以六都外為主
▲公建站點與用戶分配情況
至於 Gogoro Network 常被質疑興建換電站是為了申請補助,關於這點彭明義也提出反駁,實際上當前 Gogoro Network 絕多數的站點架設都是自費,若能符合政府獎勵(20 萬補助)條件會進行申請,至於由政府興建的站點的比重並不高,因為政府出資興建的站點(委託中油)的用意是為了普及充換電設施、讓更多人也能夠使用,故很多都是人口密集區以外的區域。
並非只有 Gogoro 一家的系統可以申請補助, Gogoro Network 也列舉政府公開資料,實際上若以 2019 年中油公建計畫當中設立的站點,反而是以另一套交換電池系統為多,至 2020 年為止,中油興建的兩套交換系統比重是 3:2 ,但用戶量卻是超過 40:1 。
其次,無論政府如何補助充/換電站, Gogoro Network 的電池仍為 Gogoro 100% 持有,並非列在補助內容,故無論是自建、自建後申請補助或是政府建置,站點越多 Gogoro 也要負擔更多的電池。
不過彭明義表示,當前在六都以外的布局將會積極與政府合作設法持續增加覆蓋率,使廣度與密度都慢慢符合用戶需求,這部分不一定需要是依循政府補助,但需要地方政府對於設點的理解與協助。
電池升級換新計畫持續啟動
▲當前第三代電池總量已經逐漸追上第二代
Gogoro Network 自 2015 年至今已經推出第三世代的電池,與前兩世代最大的差異在於升級到 21,700 電芯,具備更好的續航力表現,目前 Gogoro Network 也已經全面停產前兩代電池,使更多消費者能獲得更好的續航力。
不過根據 Gogoro 的評估,目前前兩世代的電池健康狀況仍能符合一般日常騎乘需求,雖然續航力可能較為衰退、爆發力不若新電池理想,但還沒到需要淘汰的情況,故至今還未正式啟動電池淘汰計畫, Gogoro Network 仍會持續追蹤電池情況再評估舊電池新應用計畫的啟動時間。
▲無論 PBGN 銷售是否持續增長, Gogoro Network 都會持續以服務消費者為重點
面對今年 PBGN 銷售量不若前幾年增長,彭明義也坦然接受表示會再繼續努力,但無論銷售量如何,都不會影響 Gogoro Network 的規劃與布局,因為銷售是帶來新用戶與更多的電池使用需求,但滿足廣大使用者又是另一種層面的策略,如今 Gogoro Network 已經確立 2021 年的方針是藉由站點與電池的調配以及軟體設計持續改善用戶體驗,不會因為 2020 銷售衰退而因此改變。
13 則回應
不過希望能推出450公里左右的預選里程方案,這個行駛里程選315不夠用,630又太多,應該要有中間方案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