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重申筆電電池狀態下效能體驗重要性,還找出競品平台電池狀態真實效能僅剩 7 成關鍵原因

2020.12.22 11:50AM
照片中提到了LIVE、AMD 4800U、11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包含了英特爾第11核心性能、英特爾酷睿i5、英特爾酷睿i7、老虎湖、英特爾

受到競爭對手 AMD 自桌上型平台、伺服器與筆電急起直追, Intel 近期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向已經朝向"真實世界體驗"而非過往的純測試數據;在筆電部分,自去年推出 Ice Lake 平台之際所公布的 Project Athena ,即是強調攜手 OEM 在效能以外創造更佳的使用體驗;近日隨著年末歐美最後一波購物潮之際, Intel 再度與媒體分享筆記型電腦的效能應該要審視於電池下的表現而非僅看插上外部電源的表現, Intel 除了公布大量測試軟體與真實情境的效能數據外,也一併分析競品為何拔除外部電源後效能就大打折扣的關鍵。

照片中提到了TGL Blueprint Series 9/2/20、Performance on AC and DC、-5% Performance delta on AC vs DC,包含了英特爾核心、英特爾酷睿i7、英特爾、老虎湖、多核處理器

▲ Intel 在插電與電池下僅 5% 落差,競品卻有著 38% 落差

照片中提到了12000、10000、38% perf drop,包含了情節、產品設計、產品、線、字形

照片中提到了300、48% perf drop、250,包含了情節、產品設計、情節、圖、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40.0、35.0、29% perf drop,包含了英特爾、英特爾、筆記本電腦、雷岑、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

照片中提到了16% perf drop、40.0、35.0,包含了欺凌圖、圖、產品、儀表、牌

▲以多家設備出場預設狀態測試都發現相同的情況

照片中提到了Cinebench tool does not show same behavior、Clnebench R20 - MT Score、Clnebench R20 - ST Score,包含了圖、英特爾、雷岑、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中央處理器

▲競品僅有 CineBench 測試項的電池與插電模式才沒有顯著的性能落差

對一般評測所看到效能數據,多半是在插電之下進行,不過強調能夠攜帶使用的筆記型電腦最常見的使用情境卻是電池模式,但很少人會去探討電池模式下的狀態;一般筆記型電腦會針對兩種不同的狀態設定不同的能源管理模式,藉此因應兩種不同情況下的能源效率與使用方式,為了使電池模式能夠提供符合使用者外出使用需求的續航力,就需要在效能與續航力之間取得平衡點;然而從此次 Tiger Lake 與競品在插電與電池模式的表現,卻發現競品雖在插電模式有出色的成績,電池模式下一落千丈。

照片中提到了Higher is better.、1400、700,包含了情節、產品設計、產品、儀表、線

▲從結果來看,競品雖然有略高的電池續航力,但能源轉換效率不盡理想

如果單看結果,競品此次在電池續航力的表現確實相當亮眼,也略高過搭配相同容量電池芯的 Tiger Lake ,但如果從結果來說能源轉換效率並不成正比,等同犧牲性能換取續航力。但為什麼 Intel 平台與競品會在插電與電池模式有這麼大的效能差?也是 Intel 此次公布數據想要探討的重點。

照片中提到了Power and voltage tell the story (microbenchmark)、AMD Ryzen 9 4900HS、AMD Ryzen 7 4700U,包含了圖、英特爾、雷岑、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中央處理器

▲系統呼叫處理器提高效能的延遲造成競品在電池模式下效能低落

照片中提到了Real world example of missing burst (WebXPRT)、AMD Ryzen 9 4900HS、AMD Ryzen 7 4700U,包含了情節、英特爾、雷岑、英特爾核心、中央處理器

▲在多數的情境之下競品都出現延遲

▲由於系統 7-10 秒的延遲造成競品多在未進行 Burst 情況下處理工作

根據 Intel "善心"研究競品的狀態,從效能監測表可看到競品於插電與電池模式下的系統反應落差相當大,在插電下,系統偵測到需要高效能去處理內容,很快就會進行 Burst 換取效能,但在電池模式下,競品呼喚核心提高效能卻有 7-10 秒的時間差,但在進行 Burst 的過程已經以較低的效能處理大半的程序,最終導致整體處理性能下降,而 CineBench 的效能沒有明顯掉落,是由於該項測試屬於持續性測試,由於較長的整體執行時間將這數秒時間效能下滑的情況掩蓋,故性能差就沒有如一般測試程序來的明顯,然而這樣長時間進行單一複雜內容的處理的情況並非常態。

但回歸使用情境, Intel 認為雖然一般消費者能夠接受電池模式下效能下降,不過能維持效能的一致性是相當重要的,這意味著 Tiger Lake 平台縱使在電池模式下也能以較短的時間完成工作,為使用者帶來效率的最大化。

29 則回應

  • Apple:
    2020-12-26
  • M1(挖鼻):要比效能跟續航嗎?
    2020-12-26
  • 牙膏廠還不轉賣牙膏?
    2020-12-24
  • 剩下嘴了?
    2020-12-24
  • amd不講武德
    2020-12-24
  • 乾脆比待機 關機好了XD
    2020-12-24
  • 啊所以要跟m1比拔掉插頭的性能ㄇ
    2020-12-24
  • 不如intel想想怎樣節能更好吧!
    電腦拔充電線,平均撐不到一天
    2020-12-24
  • 牙膏廠怎麼變成檳榔渣的形狀了
    2020-12-24
  • 牙膏廠幹話還真多
    2020-12-24
  • 射擊比賽輸了再來說要比近戰格鬥的概念
    2020-12-24
  • 拔掉電源線 電池續航力比效能重要
    2020-12-24
  • 冬天你想拿一台冷冰冰的筆電放腿上?
    2020-12-24
  • 我不禁想起九品芝麻官裡,豹子頭抓壞人時,壞人說:「你有本事就不要用雙手抓我!」
    2020-12-24
  • 從牙膏廠變成理由伯了⋯⋯😄😄😄
    2020-12-23
  • 順便比一下續航力?
    2020-12-23
  • 不是 你看看隔壁apple 不用風扇+模擬器跑的比你還好
    2020-12-23
  • 要換一條全新的牙膏再通知我一下😌
    2020-12-23
  • 只有散熱才是唯一真理...效能再強也擋不住過熱
    2020-12-23
  • /
    2020-12-23
  • 沒電下,靠電池待機30分鐘跟35分鐘有何差別?
    2020-12-23
  • 什麼?你說什麼能?
    2020-12-23
  • 沒充電不是應該要以續航力為考量嗎?跟本本末倒置
    2020-12-23
  • 結果M1 還是屌打 筆電i7
    2020-12-23
  • 笑能
    2020-12-23
  • 在沒有外置電源下,其實甚少會把效能放在第一位;
    若果是需要效能先行的機器,電池的作用更傾向是UPS
    2020-12-23
  • 太厲害賣花了
    2020-12-23
  • Steven Lai 來比阿
    2020-12-23
  • Steven Lai 來比阿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