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宣布「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將於2021年元旦起全台正式上路,為有效嚇阻噪音汽機車擾民問題,環保署在經過問題車輛比對與多重認證之後,將依法針對高噪音車輛直接開罰單,不再先要求車主到檢。未來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路段將以敏感點位、陳情熱區為優先設置地點,違法者可處1800元以上、最高3600元以下罰鍰。
全台18縣市加入執法 透過照片比對、多重認證確保系統公平
目前噪音車以警察攔檢、民眾檢舉為主,環保署為強化高噪音車輛的執法效率,修訂「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及「使用中機動車輛噪音管制辦法」,開放地方政府使用聲音照相設備,並且宣布聲音照相執法系統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上路,全台18縣市皆加入執法範圍。
而針對部分車友、車輛團體提出的噪音執法疑慮,環保署強調原廠車、原廠特仕車、具高馬力的性能車、與使用認證管改裝的汽機車輛,並不會輕易發生噪音超標狀況。噪音主要是偵測駕駛是否有低檔加速等不當操駕行為,為了確保聲音照相系統的準確與公平,聲音照相結果也會透過人力與機器雙重認證,並且保留案發前後3秒的影像與音檔,確認噪音來源。
▲聲音照相系統由麥克風、風速計、魚眼攝影機、車牌辨識攝影、控制箱體等設備組成。麥克風用來判別噪音、風速計則會校正風阻等環境干擾,而魚眼攝影機將紀錄前後3秒的周邊環境。
▲聲音照相系統。設備皆會定期檢測,如噪音計會每3天校正1次,系統每5分鐘與國家標準時間對時。
依照道路速限調整分貝標準 前100公尺擺設警示標語
聲音照相的分貝標準會依照道路速限而有所不同,如速限為50公里以下道路,汽機車的噪音標準為86分貝,而速限為50公里以上、70公里以下道路,汽機車聲音不得超過90分貝。
聲音照相設備分為移動式、固定式設備,主要會以敏感點位、陳情熱區為優先設置地點。在設備設置完成後,前100公尺處也會設定警示標語提醒用路人有聲音照相,若分貝超過標準將自動拍照,確認超標直接開罰
▲聲音照相的分貝限制會依照道路速限而有不同的標準。但若背景噪音與汽機車噪音相差3分貝以內、風速超過每秒5公尺時也不會開罰,避免環境聲音影響判斷公正性。
公務車、擴音車、多輛車同時經過情況不罰
除了天氣因素之外,環保署也公布了其他可排除的執法情況,如消防救災、救護車、警車等公務車輛不罰,另外擴音車、販賣車、宣傳車等將以「擴音設施標準規範」辦理,聲音照相執法以車體本身產生的噪音為主要檢測對象。
如果是多車同時經過所產生的大量噪音,因難以辨識特定車輛,也排除在聲音執法的範圍之內。但環保署也表示仍然會依照情境,決定是否依據車牌辨識通知車輛到檢,查看車輛是否有不當改裝的情況發生。
▲聲音照相執法判定流程。當聲音照相設備偵測到違法情事時,釐清背景等相關因素後將直接開罰,再檢視噪音原因決定是否要強制限期改善。
可處18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
環保署表示,全台車輛噪音的陳情案件,六都占有8成,其餘2成則分散於各個縣市。聲音照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上路,違規者可處18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若經聲音照相偵測的車輛到檢確認有不法改裝情事,依噪音管制法可處3000元至30000元以下罰鍰。
8 則回應
如果是一大群爆改的車(如重機或超跑或大貨車的大車隊)全數呼嘯過去
也不可能把這一大群的改裝車全拍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