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換上Arm架構處理器M1的Mac機種仍有使用限制

2020.11.11 01:27PM
照片中提到了* Finder File Edit View de Window Help、- • a 2 Tue Nov 10 41 AM、MacBook Pro,包含了屏幕、蘋果MacBook Pro、電腦、蘋果、MacBook Air

同時也未更新採用Intel處理器的新款Mac機種

蘋果終於在稍早揭曉第一款應用在Mac機種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M1,以及首波採用M1處理器的新款MacBook Air、Mac Mini,以及新款13.3吋MacBook Pro,但依然有些並未具體說明的細節。

Apple Silicon M1 Mac▲13.3吋新款MacBook Pro

為什麼先推出MacBook Air、Mac Mini與13.3吋MacBook Pro?

蘋果選擇先將M1處理器用於新款MacBook Air、Mac Mini與13.3吋MacBook Pro,筆者認為最簡單的推測就是這幾款Mac機種相對較多人使用,同時對應效能需求相對也較低。

尤其過去MacBook Air原本就是定位輕量工作使用需求打造,在12吋MacBook停產之後,MacBook Air更成為蘋果筆電入門選擇。而Mac Mini過去也是主打簡單的桌機使用模式,13.3吋的MacBook Pro雖然定位在提供一定效能表現,但主要還是針對更高攜帶輕便性打造,因此都能藉由M1處理器對應效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此次更新機種價格相對容易讓人接受,加上趕在12月之前進入市場銷售,蘋果也能藉由年底聖誕節購物潮吸引更多人購買使用。

依照蘋果計畫透過兩年時間讓Mac機種漸漸過渡至Arm架構設計,從入門機種開始吸引市場更換,並且讓進階使用Mac機種的創作者等用戶有更多時間準備,同時蘋果也能有更充裕時間打造更進階的Mac機種。

並未更新採用Intel處理器的新款Mac機種?

在此次更新中,蘋果並未連帶更新採用Intel處理器的Mac系列機種,或許是為了讓關注焦點集中在換上M1處理器的新機,後續才會更新諸如16吋MacBook Pro,以及包含iMac系列、Mac Pro在內產品。

而從蘋果規劃來看,預期未來繼續採用Intel處理器的Mac機種,在外型等設計上不會有太大改變,若新款Mac機種在設計上會有明顯不同,必然會先應用在搭載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新機。

Arm架構設計並非十足完美

蘋果在發表會上強調相比Intel處理器,採Arm架構設計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M1,無論在CPU、GPU效能都有顯著表現,甚至在相同瓦數電力使用下有更高效能輸出,或是以一半以下電力達成相同運算效果,但依然有其限制。

例如在採用記憶體共用資源設計之下,但M1處理器顯然還是受到Arm指令集限制,因此最多僅能採用16GB記憶體配置,若使用者希望能處理更複雜3D立體圖像,或是龐大資料處理量,可能就會讓記憶體資源顯得吃緊。

但此部份或許要看蘋果在處理器架構上如何調整,例如iOS裝置僅採用較少記憶體設計,卻能支撐多工運作,以及複雜3D圖像處理等需求,或許在換上M1處理器的Mac機種裡,蘋果也有其特殊設計方案,讓新款Mac機種能順利對應複雜資料運算。

另外,蘋果在此次證實換上Arm架構設計的新款Mac機種支援Thunderbolt 4與USB 4.0,但無論是新款MacBook Air、Mac Mini,或是13.3吋MacBook Pro,都僅搭載兩組Thunderbolt 4與USB 4.0連接埠,同時只支援輸出單組最高可達6K解析度的螢幕,無法像Intel處理器可對應兩組4K解析度螢幕輸出。

而最多僅提供2組Thunderbolt 4與USB 4.0連接埠,則可能是與Arm架構有關,最多僅能對應兩組Thunderbolt 4與USB 4.0設計。

與AMD未來合作模式仍不確定

由於16吋MacBook Pro、iMac與Mac Pro機種均額外搭載獨立顯示卡,藉此增加其效能表現。但在換上Arm架構設計的M1處理器之後,蘋果未來將以本身GPU應用發展為主,或是會繼續維持與AMD合作,甚至恢復與NVIDIA合作顯示卡,目前都還無法確認。

軟體相容依然是最大問題

即便蘋果已經提供Universal、Rosetta 2,以及Catalyst等工具,讓開發者能將本身開發App分別輸出成支援Arm架構,以及x86架構版本,或是藉由轉譯方式讓既有App相容Arm架構運作,另外也能將iOS平台App移植到Mac機種使用,依然還是有無法保證完全相容情況。

另一方面,開發者是否有意願將App帶到Mac機種使用,除了考量可用性之外,還可能包含市場考量,例如Google、Facebook等業者目前顯然還沒有意願將旗下服務,以App形式帶進macOS平台。

不過,若蘋果能進一步串接行動裝置與筆電使用模式,讓兩者互動更為無縫的話,勢必能推動更多App廣泛發展,並且創造不同應用可能性。

相關連結:

首款用於Mac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將以M1為稱

蘋果率先讓新款MacBook Air、Mac Mini與13.3吋MacBook Pro換上M1處理器

今年底推出首款Apple Silicon處理器應用產品,蘋果為什麼把Mac換成Arm架構?

33 則回應

  • 方劭儒
    2020-11-15
  • 看來是發表會沒看完!3D渲染是M1的強項啊⋯⋯ 不過,用X86的思維,確實也就只能這樣看了
    2020-11-15
  • 到時一堆人買了才發現它不能裝 Windows ...
    2020-11-14
  • 高階會有m1z或m1x吧
    2020-11-14
  • 不太意外
    不然16寸的機器就不用賣了
    2020-11-13
  • 其實個人看好Mac mini的使用發展XD
    2020-11-13
  • 兩個 4K 一個走 TB 一個走 HDMI. 但問題是只留下一個 TB (本來只有兩個 TB) 不然就要走更慢的 USB A (3?)

    M1 Mac Mini 是蘋果第一代 M1,急著換機的就只有他。但一定要買頂版 16 GB 和 TB 數的硬盤。那就是預他能跑過 4 年就退休了。
    2020-11-13
  • 這樣還有辦法灌雙系統嗎?
    2020-11-13
  • 這樣還有辦法灌雙系統嗎?
    2020-11-13
  • 賴巍文可以參考
    2020-11-12
  • 謝謝
    2020-11-12
  • 舊Mac有保值空間了
    2020-11-12
  • John Linux
    2020-11-12
  • 學Intel Atom的手法在玩,記憶體上限開個8GiB
    64位元的CPU記憶體定址早超過16GiB大小了
    所以這不是ARM本身的限制
    2020-11-12
  • 有機了?
    2020-11-12
  • 蘋果的16G跟memory hog的PC能一樣嗎?
    PC是你不論加多大的記憶體, 他都嫌不夠啊!
    2020-11-12
  • 估計會再生產更厲害多芯的高皆M2或M3之類的。

    youtu.be/CUF8_DxiS7w
    2020-11-12
  • Tony Yu
    2020-11-12
    • 鍾宇棠 其實我原本要敗的

      但因為台灣不是首發,給我時間思考,決定先買iPad
      2020-11-12
    • Tony Yu XXD
      2020-11-12
  • M1元年總要有缺點才可以有進步空間,這才是純正的Mac,別再買Mac裝Win了!本來就該分開
    2020-11-12
  • PC
    2020-11-12
  • 張祐祥謝謝
    2020-11-12
    • 葉偉 你看a片而已不用這台啦
      2020-11-12
    • 張祐祥 説好的生日禮物阿 12/10前寄到我家
      2020-11-12
  • 16GB的記憶體是最低啦,只要支付12000就可以升級到32GB
    2020-11-12
  • ?可以吧
    支持1個6K + 1個4K呀
    6K跑TB3總線,4K跑DP alt mode on USB-C
    2020-11-12
  • 哈哈哈哈哈哈
    2020-11-12
  • 不意外
    相容性就是最大的考驗
    市占率高於他牌
    才能稱得上戰勝PC
    2020-11-12
  • 內容有誤
    新機不支援Thunderbolt 4
    只支援Thunderbolt 3/ USB 4
    2020-11-12
  • RISC還沒辦法完全取代CISC吧
    2020-11-12
  • 余啓正
    2020-11-11
  • 高階Macbook Pro會搭配獨顯,輸出4K不是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