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5 主機動手玩,遊戲載入速度有感、畫質更流暢也更安靜

2020.11.06 09:00PM
照片中提到了PM、4 00、国 男,包含了房間、顯示裝置、電子產品、產品設計、小工具

在今天, PlayStation 5 終於可以進行第一波解禁的介紹,首先就由針對此次 PS5 主機、 DualSense 控制器的特色、基本使用介面、體驗進行介紹,並以筆者個人家中的初代 PlayStation 4 主機的印象做為參考。由於當前的系統是正式上市前的版本,屆時上市後很可能會有所調整,僅以當前測試機的體驗為主。

照片中包含了保險槓、汽車設計、保險槓、擋風玻璃、汽車

▲頂部進風口兩側設有導光條,亮面的黑色部分依舊是灰塵與指紋搜集器...

此次 PlayStation 5 的造型相當獨特,兩邊的側蓋呈現海浪狀的不等高設計,這也是因應 PS5 散熱架構做出的改變,從先前官方的拆機照即可看到 PS5 巨大的身軀裡面,實際上散熱器結構占用相當大的空間,這也導致 PlayStation 實際上的重心是完全偏向單一側的,配有風扇一側的內部未有太多重量。

照片中跟隆尚有關,包含了輪、汽車設計、汽車、輪、設計

▲雖然進氣開口相當明顯,但側板採快拆設計未來能輕鬆處理(此次測試限制不得拆機故未拍攝拆開後的樣子)

PS5 的散熱方式也一改過往傳統指向風扇的做法,改為鼓風結構的風扇,自風扇外緣側蓋的縫隙吸風,再把自熱導管傳導到散熱鰭片的熱量統一由後方帶出,雖然大面積的開孔會導致相對明顯的入塵,然而官方拆解影片也提到 PS5 的側蓋採用快拆設計,便於使用者能夠清理風扇的灰塵,相較 PS4 在未僅能簡單處理出風口, PS5 在清理散熱系統是較為友善的。

▲ PS5 硬體架構與當前中高階 PC 主機相近

相較 2013 年問世的 PlayStation 4 , PlayStation 5 雖同樣選擇來自 AMD 的 x86 CPU 搭配 Radeon GPU 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不過此次使用的硬體架構不僅與時俱進的改朝換代,更重要的是 CPU 架構也自原本偏向節能型的 Jaguar 入門級處理器架構更換為高效能的 Zen 2 架構, GPU 則自 GCN 系的架構升級到支援光線追蹤的客製化 RDNA 2 架構。

簡單一句話解釋,雖然同樣使用 8 核心 CPU 搭配中等性能 GPU 設計,但若以 PC 主機設計, PlayStation 4 處理器是 2013 年的低階 CPU 搭配中階 GPU ,而 PS5 則是 2020 年中階 CPU 搭配中階 GPU 的架構,整體表現不可同日而語。

照片中提到了Custom SSD controller、TWN A ec、W 20099AE,跟新鮮市場有關,包含了的PlayStation 5、的PlayStation 4、索尼PlayStation 5、了索尼、固態硬盤

▲客製化 SSD 為 PS5 帶來突破性的資料存取表現

對 PS5 來說,硬體設計最大的變化則是儲存設備,在 2013 年雖然市場上已經有 SSD ,然而除了價格高昂,當時的主流儲存介面仍為 SATA , PS4 截至目前為止仍是搭配 2.5 吋傳統硬碟,也限制 PS4 在遊戲存取、介面轉換等的表現, PS5 則一口氣自 SATA 2.5 吋硬碟改為客製化管理晶片的 PCIe 4.0 SSD ,也使得 PS5 在資料存取比起盒心性能獲得更有感升級。

拜導入 PCIe 4.0 SSD 所賜,雖然 PS5 的傳輸性能並未如桌上型 PC 可達最高 7,000MBps 讀取性能,不過仍具備 5.5GBps 的優越表現,遠比 PS4 硬碟實際上僅 50-100MBps 的頻寬高出數十倍,同時也沒有傳統硬碟的磁區搜尋時間,能大幅縮短系統的反應速度。

且此次 PS5 也針對導入 SSD 加入許多特色,例如多個遊戲之間的休眠與快速切換,還有在專為 PS5 開發的遊戲允許 SSD 直接存取系統的 GDDR6 RAM 的技術,這些由於新儲存架構帶來的新功能,都有助將 PS5 的體驗帶來與 PS4 更顯著的變革。

照片中包含了輪、輪、累、產品設計、汽車

▲ DualSense 採用新版本藍牙與主機連接

全新控制器 DualSense 雖在延續 DualShock 系列的線條設計,然而比起 PS4 的 DualShock 4 在握感也有些許不同,除了此次全球統一改以美系的確認鍵,會使習慣日亞配置的玩家須花一點時間適應相反的卻認與退出操作邏輯,另外是肩鍵 L1 、 R1 與板機鍵 L2 、 R2 的深度與位置也有點調整,不過整體使用的舒適度似乎隨著握柄延長有更好一些。

照片中提到了周邊機器、一般、音量(控制器的喇叭),包含了屏幕截圖、產品設計、牌、屏幕截圖、儀表

▲ DualSense 本身具備揚聲器與收音麥克風

另外 DualSense 也迎來幾項新技術,其一是此次在 DualSense 加入收音用的麥克風,等同玩家可以直接藉由 DualSense 進行語音通話,就不需要連接麥克風或是耳麥;同時 DualSense 的力回饋也結合新開發的自適應板機,可在支援這些技術的遊戲當中感受更逼真的互動感,這些可藉由內建遊戲 Astro's Playroom 深度體驗。

照片中提到了遊戲、媒體、PM4:52,跟沙索有關,包含了屏幕截圖、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牌、產品

▲ PS5 的使用介面邏輯與當前 PS4 近似但有所調整(目前仍為測試板、部分功能未完整開放)

正式插上電源、開機之後, PS5 的主介面雖乍看下酷似 PS4 ,不過除了控制器的確認與取消使用邏輯相反以外,主視覺介面邏輯與原本 PS4 也不盡相同,從原本的上下多層式選單簡化,原本最頂部的功能如開關機等,現在是需要按下控制器的 PS 鍵才能喚出,故第一次使用時還一時之間找不到關機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遊戲、媒體、PM4:52,跟怪物獵人:世界有關,包含了怪物獵人世界冰原、怪物獵人世界:冰原、怪物獵人世代、擴展包、卡普空

▲ PS4 遊戲安裝後也會出現在主列表清單上

另外,  PS5 現在在遊戲按下 PS 鍵也不會跳回首頁,而是自下方浮出快捷功能列,若需要回到首頁,則需自快捷列選擇回到首頁的項目,不過縱使是在遊戲開啟中叫出快捷選單與回到首頁,也不會如 PS4 剛回到首頁出現些許的卡頓,這也拜硬體性能明顯提升能夠同時負擔系統底層的運作與遊戲的順暢執行。

照片中提到了儲存空間、使用已格式化為擴充儲存空間的USB硬碟,然後將您的PS4遊戲移動過去,以釋出主機儲存空、間上的容量。,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儀表、牌、字形

▲除了安裝新 USB 硬碟外,已經裝有 PS4 遊戲的擴充硬碟可無縫轉移到 PS5 使用

PS5 的另一個特色則是 PS4 內容的向下相容機能,除了能透過帳號直接下載數位版本外,也可使用實體光碟執行,除了 PS4 的內容可安裝在 USB 外接硬碟以外,根據主機系統敘述,亦可將現在 PS4 上安裝好內容的 USB 外接硬碟挪到 PS5 使用,省卻重新下載的麻煩,不過筆者自己 PS4 上的外接 SSD 仍為 SATA ,考慮到體驗的流暢就待後續再測試,此次內容相仍則直接下載到內建 SSD 當中。

照片中提到了保存資料和遊戲/應用程式設定、保存資料(PS5)、主機儲存空間,包含了屏幕截圖、產品設計、牌、屏幕截圖、儀表

▲ PS5 的紀錄同步目前僅看到透過雲端方式

照片中提到了保存資料和遊戲/應用程式設定、保存資料(PS5)、主機儲存空間,包含了屏幕截圖、產品設計、牆紙、牌、屏幕截圖

▲ PS4 遊戲紀錄可透過雲端或是 USB 隨身碟

筆者也嘗試透過同步方式把原本 PS4 的存檔透過雲端同步到 PS5 ,由於當前的遊戲非 PS5 增強版本,可以順利直接讀取繼承紀錄;然而先前有傳聞指出,若是遊戲本身未來提供 PS5 升級版本,可能會因為遊戲結構不同,導致 PS4 版本的存檔不一定可繼承到 PS5 強化版遊戲,但這部分會牽涉到開發商的決策,只是未來取得升級版前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此次則是以筆者手邊所擁有的"魔物獵人:冰原"進行示範,可見在 PS5 主機性能加持下,畫面較原本以 PS4 執行時更為流暢,雖然畫面並未獲得增強,但包括遊戲的加載速度、自據點轉移到集會所、進入關卡的時間等,都比起 PS4 搭配外接 USB SSD 更短,筆者的感覺,如自承接任務加載兵器放置處到可以按下出發的時間至少縮短 1/3 。

照片中提到了儲存空間、主機儲存空間、大小:667.2 GB,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軟件、儀表、多媒體

▲主機系統預留約 600GB 空間

要注意的是, PS5 雖然內建有一條標準尺寸 M.2 插槽,但目前 Sony 還未公布到底能夠搭配怎樣規格的 M.2 SSD ,然而未來要提供額外的儲存空間安裝 PS5 遊戲,僅能使用安裝在此 M.2 插槽的特定規格 SSD 才行,主要是 PS5 的儲存技術需要使用 PCIe 4.0 通道,外接的 USB 介面提供的傳輸性能與特性無法達到,不過 Sony 已透露因相容性驗證問題,短時間還不會開放 M.2 插槽擴充儲存。

照片中提到了螢幕及影像、影像輸出、影像輸出資訊,包含了屏幕截圖、產品設計、牌、屏幕截圖、儀表

▲具備 4K HDR 支援

以遊戲執行的情況來說, PS5 的運作噪音較 PS4 寧靜許多,縱使在執行如蜘蛛人:邁爾斯·莫拉雷斯高負載狀況,筆者在辦公室遊玩,也不會出現風扇聲音在特定場景大到影響喇叭的感覺,擺脫 PS4 高負載猶如電競筆電般的高轉噪音,雖然體積較 PS4 大了許多,但筆者認為換來更安靜的高效率散熱也算是值得的。

照片中提到了CEND、遊戲、媒體,跟蜘蛛俠有關,包含了小工具、電腦顯示器、個人電腦、顯示裝置、電子產品

▲ PS5 除了原生新作品,更能執行既有 PS4 遊戲

這個時間點適不適合衝動購買 PS5 首發?筆者不敢給出明確答案,畢竟主機剛上市或許遊戲內容還不一定有喜歡的內容,但由於 PS5 不僅能向下相容 PS4 作品,同時可提供更穩定的遊戲更新率與遊戲載入速度,筆者認為與其在這時間點購買仍在使用傳統硬碟的 PS4 主機,購買 PS5 雖然價格較高,但能夠同時遊玩兩平台的內容,且未來部分 PS4 作品亦可無痛 PS5 升級版,若以筆者個人的選擇,應該會直接考慮購買 PS5 。

5 則回應

  • 大概要個一年才不缺貨吧
    2020-11-09
  • 這是推薦文嗎?
    為了相容PS4,現在花超過24000還不一定買的到捏!
    而PS4(含pro)二手機現在剩不到5000....
    2020-11-07
  • 買不到,說什麼都沒用
    2020-11-07
  • 以前wii直立時不小心摔過,不太喜歡這種直立式放置的設計
    2020-11-06
  • 以前wii直立時不小心摔過,不太喜歡這種直立式放置的設計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