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 215 化身 Shure 第一款真無線耳機, Shure AONIC 215 動手玩

2020.10.13 09:55PM
照片中提到了SHURE、Special Edition、Clear sound +,跟舒爾有關,包含了舒爾、產品設計、產品、字形

老字號 Shure 旗下監聽耳機產品線已經隨著近年無線耳機趨勢進行多次改版,相較同期競爭對手 Westone 緩步前進, Shure 相對動作積極許多,至今也推出兩系列藍牙耳機線,近期也推出第一款真無線模組 Shure TW1 ,不過有趣的是,這幾次的改版,總有 Shure SE215 的參與,此次體驗的 Shure 首款真無線耳機套組,也是繼續搭配經典的 215 的 AONIC 215 。

照片中提到了SHURE,跟舒爾有關,包含了舒爾、產品設計、視聽設備、字形

▲此次評測的白色 Aonic 215

隨著 Shure 近期產品線重整,自品牌第一款主動降噪藍牙頭戴耳機 AONIC 50 開始,也將使用已久的 SE 系列改為 AONIC 系列,且採用獨特的圓餅型包裝盒,而 AONIC 215 也使用新世代的包裝盒設計,目前提供白、黑、藍與透明等四色;如包裝顯示,此次開箱試用的是白色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盒裝的 Special Edition 透露裡面的模組是 215SP 而非標準的 215 。

照片中提到了95 A4 21 12、Made in China、SHURE,跟中央佛羅里達大學有關,包含了輪、摩托車、累、汽車設計、輪

▲包括兩種耳塞、充電線等配件,不包括 MMCX 線材

打開包裝後,可看到 AONIC215 與專屬的耳機收納盒; AONIC 215 是採用 TW1 MMCX 模組搭配 MMCX 插針耳機的組合,包括耳機、充電盒、充電線與耳塞組,不包括 Shure 的 MMCX 線材;接下來代理商也將引進獨立的 TW1 模組,不過 AONIC 215 美國報價為 229 美金,而 TW1 模組則要價 179 美金,加上耳機本體後價差大約是 50 美金。

照片中包含了輪、產品設計、輪、字形、設計

▲比起一般 Shure 收納盒大一號

照片中提到了SHURE,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視聽設備、電子產品、設計

▲背面可看到電量,採 USB Type-C 介面充電

雖然市場上有不少針對可換線耳機的模組,不過 TW1 模組是相對在設計下了許多功夫的,因為 TW1 的充電盒採用與 Shure 入耳式耳機收納盒類似的設計,同樣有著 Shure 以麥克風為藍本的品牌圖騰,尺寸比起 AONIC 系列的收納盒大了一號,內部則是設計有 TW1 模組專屬的充電架結構。

照片中提到了OTEM,包含了硬件、方向盤、頭戴式耳機、汽車設計、視聽設備

▲多單體客製耳機可能會有盒內高度不足的問題

TW1 充電盒內部的空間除了 Shure 系列耳機產品以外,應該可放置多數的通用設計耳機,例如 Campfire 的耳機就可順利收入,至於客製化耳機變數就比較大,像是單體數量較多的耳機就會因為較厚的關係不易收入,而筆者個人偏大的耳型也進一步導致耳機難以收到充電盒內,若是客製化耳機使用者,建議先找店家或是試聽點測試耳機本體能否收入充電盒。

照片中提到了SHURE,跟舒爾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視聽設備、產品設計、耳機、設計

▲ 215SP 搭配 TW1 模組構成 AONIC 215 套組

TW1 的設計採用後耳掛設計,令人想到 Fostex 推出的 TM2 真無線耳機的模組,但兩者的概念還是不太相同。 TM2 具有觸控與實體按鍵,可提供較豐富的操作性,同時可替換中繼結構支援 2Pin 、 Final 2Pin 插針;而 TW1 僅採用單一大型按鍵與固定 MMCX 插針設計,藉由簡約的圓潤的造型縮減模組尺寸,另外僅有右耳提供通話功能,來電左耳不會有聲音。

照片中包含了特寫、產品設計、視聽設備、特寫、設計

▲ TW1 模組的按鍵位於耳垂

TW1 採用藍牙 5.0 晶片,可支援 SBC 、 AAC 與 aptX ,最高續航力達 8 小時音樂播放,不過雖然放入充電盒會自動關機,但每次取出需要手動長按按鍵開機。另外能夠透過 ShurePlus Play app 進行包括韌體升級、環境模式的開啟與強度調整、 EQ 設定等功能,另外也整合音樂播放功能,但多半使用者應該還是會使用自己熟悉的音樂播放與串流 app 才對。

照片中提到了SHURE、SHURE、NTC,跟舒爾、舒爾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汽車、汽車設計、視聽設備、耳機

▲ AONIC 215 收入充電盒會自動關機,但開機需要手動按壓

至於本體的 215SP 框體就不做太複雜的介紹,畢竟對許多耳機愛好者, SE215 應該稱得上是 Shure 代表性的產品,採用單一動圈設計,而 SP 版本則強調藉由機構調整,進一步使低頻更為深沉,以盒裝的耳塞特性,如果偏好比較強烈的低頻,則建議搭配矽膠耳塞,如果喜歡較柔和、低頻較少的音色,建議搭配海綿耳塞。

▲ app 介面

就筆者的感覺, TW1 模組的特性應該是以 Shure 旗下耳機的調音特性匹配為優先進行開發,與筆者印象中的 SE 215SP 較剛毅的音色, AONIC 215 雖仍有相對硬朗的低頻,不過衝擊感沒有搭配 Shure 標準 MMCX 線材來的強烈,同時聲音也不會混濁,但仍維持 SE 215SP 音場較狹窄的特質,然而透過 app 更動 EQ 的變化雖有但不明顯。

照片中提到了2019DJ12861、Complies with、IMDA Standard,包含了頭戴式耳機、汽車設計、視聽設備、耳機、設計

▲換成 Campfire Ara 空間仍游刃有餘

不過若是搭配其它品牌 MMCX 介面耳機時,可能就要留意驅動力匹配的問題,像是筆者搭配手邊的 Campfire Ara 時,就遇到音量偏大的情況,在手機一格的音量就略微超過筆者平常的聆聽音量,可惜的是 TW1 模組不像先前測試過的 Nuarl N10 Pro 可提供預設三種基礎音量,或許對靈敏度較高的 MMCX 耳機會容易發生音量過大的情況。

照片中提到了SE 21、HURE,包含了頭戴式耳機、視聽設備、耳機、產品設計、設計

▲ TW1 模組搭配非 Shure 耳機可能有音量偏大的情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AONIC 215 本身在音樂停止播放時不會有顯著的底噪,但像是此次另外換上 Campfire 的 Ara 就會有明顯的運作底噪,或許對靈敏度較高的耳機都有可能會發生類似的底噪情況,但畢竟 TW1 的設計目的是優先給 Shure 耳機使用,搭配它牌耳機的匹配情況也稱不上是 Shure TW1 的設計問題。

照片中提到了215、SE 21、SNURE,跟La Redoute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視聽設備、耳機、產品設計、輪

▲模組內側有左右的指示

相對市售一體式的真無線耳機而言, AONIC 215 的功能性相對是比較弱勢的,畢竟當前相近價位的耳機多已經具備主動降噪、趨近感測等機能, AONIC 215 受限採擴充模組設計,自然難以如一體設計的真無線耳機有豐富的機能,然而也由於不受一般真無線耳機緊湊的機構設計, AONIC 215 能夠保有傳統監聽級耳機的機構,提供基於典型物理聲學為基礎的音色。

▲ AONIC 215 的價值是在後方的 TW1 真無線模組與 Shure 耳機的匹配

AONIC 215 的目標客群相當明確,是鎖定不願為真無線的便利性犧牲音質,同時也不介意附加機能較少的硬派耳機玩家,而 MMCX 介面也增添耳機與模組的可玩性,當然目前市場已有許多便宜的耳掛式真無線模組,但 AONIC 215 所搭配的 TW1 除了連接相當穩定以外,亦有專屬的 app 可供 EQ 調整、機能設定、調整環境音層級與往後的韌體升級等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SHURE,包含了頭戴式耳機、聽力、耳機、視聽設備、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