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今日針對物聯網與邊際運算以及結合 AI 與 5G 等創新應用,宣布推出一系列的物聯網增強型處理器產品,包括第 11 代 Core 、 Atom x6000E 、 Pentium 、 Celeron N 與 J 系列產品,以不同層級的效能滿足包括感測器資料蒐集、自主化、機器視覺、 AI 等多元物聯網需求。
今日也邀請包括研揚、凌華、研華、神基、廣積、威強電、利凌科技、創博公司新漢事業群等八家物聯網產業夥伴到場,共同為 Intel 物聯網增強型處理器的邊際運算與物聯網產品站台。
▲ Atom x6000E 與第 11 代 Core 平台分別滿足自高效能到嵌入式等關鍵應用
在物聯網蓬勃發展下,大量的聯網裝置產生的巨量資料,又再度讓運算的概念自雲運算到了結合邊際運算的混合運算,藉由結合 AI 技術,使得邊際裝置也具備高效率的處理效能,能夠在邊際裝置端先行將資料進行處理並進行基礎決策,或是將資料先行過濾與預處理,僅將真正所需的資料傳送到雲端進行處理,這些需求也對新一代物聯網處理器有更複雜的要求。
Intel 藉由針對物聯網規劃的第 11 代 Core 與 Atom x6000E 處理器結合軟體工具滿足廣泛物聯網市場需求,採用最新 10nm 製程,具備高效能的基礎運算能力、新世代的 GPU 架構,強調對於高度即時性的應用、 Funtional Safety 等具備良好的支援性。
▲第 11 代 Core 平台可提供高效能的 GPU 與 AI 加速
▲相較同樣應用在物聯網的第 8 代 Core 平台有顯著的性能提升
第 11 代 Core 平台是以筆記型電腦同世代的 Tiger Lake 針對工業需求強化,同樣保有 Xe GPU 、整合 AI 硬體加速、 Thunderbolt 4 的支援,同時強化安全性如全記憶體加密、寬溫等特性,具備 2 路 8K 或 4 路 4K 輸出;第 11 代 Core 鎖定如工業關鍵任務控制系統、智慧與沉浸式數位看板、互動自助服務終端、支援高解析與 AI 的醫療影像設備、智慧城市等應用。
▲ Atom x6000E 是全新的物聯網應用處理器
▲整體性能表現獲得顯著的增長
至於 Atom x6000E 是 Intel 特別針對物聯網全新開發的產品線,提供雙核心與四核心, TDP 提供 4.5W 到 12W ,配有較前一代同級 Atom 提高一倍性能的 16 到 32 EU 的 Intel UHD GPU ,可支援 3 路的 4k60p 影像顯示,同時針對即時性應用,具備增強型 I/O 與儲存,還有整合 2.5GbE 時效型網路,同時透過硬體層級的 Intel Safety Island 提供即時且高度的安全性,還可藉由自我檢測機制避免。 Atom x6000E 與Pentium 、 Celeron N 與 J 系列處理器則是鎖定需要高度安全與高度即時性應用如工業機器人、化學、油田與能源網路格控制、半自動駕駛、低功耗型 AI 醫療影像設備、零售之 POS 系統等嵌入式應用、控制單元應用。
▲八家採用 Intel 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台系廠商共同站台
研揚科技副總經理邱又予、凌華科技資深協理柏漢克、研華科技工業物聯網事業群副總經理張仁杰、神基科技強固型及影像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黃承德、廣積科技副總經理李家富、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博士、利凌科技資訊長胡志剛、新漢事業群總經理及創博公司執行長林弘洲等合作夥伴皆強調,除了硬體外, Intel 提供包括 Intel Edge Software Hub 、 OpenVINO 等工具,提供容易開發相關應用的環境,助把台灣物聯網技術推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