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交通、停車場、停車費資訊總整理 建築特色介紹

2020.09.03 03:44PM
照片中包含了旅遊景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設計、建築、藝術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Taipei Music Center)位於南港車站與台北捷運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計,分為表演廳、流行音樂文化館、產業區3大場館,再加上戶外廣場區共4個部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表演廳將於2020年9月5日正式開幕,其他流行音樂文化館和產業區預計將於2020年底完工、2021年啟用,期望未來能夠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本篇整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交通位置、停車場與停車費資訊,至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的開幕演唱會資訊,可以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步行可搭乘捷運、高鐵、台鐵等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位於台北捷運昆陽站、南港車站之間,因此民眾可以選擇搭乘台北捷運、高鐵或台鐵前往。如果是從捷運昆陽站出口,捷運站距離場館約為600公尺,步行約8分鐘,而若是從南港車站、南港捷運站下車,則車站距離場館約900公尺,沿市民大道步行約11分鐘可以抵達。

台北捷運(板南線):

  • 捷運昆陽站:由4號出口出站,向東步行8分鐘
  • 捷運南港站:由1A連通道出站,沿指標至City Link B棟1樓出口,沿市民大道往西步行11分鐘

高鐵、台鐵:

  • 至南港車站,從北出口出站,沿市民大道往西步行11分鐘

公車可搭乘至以下站點:

  • 捷運昆陽站
  •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站(市民大道)
  • 南港高中站
  • 東明里站(南港路二段)

Ubike可騎乘至以下站點:

  • 捷運昆陽站1號出口
  • 南港路二段巷口
  • 南港車站(興華路)
  • 南港車站(忠孝東路)

照片中提到了南港路二段、南港路二段、e東明里しike,跟中國移動香港、ShapeShift有關,包含了圖、產品設計、牌、產品、儀表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周遭交通站點位置。以市民大道作為切割線,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也可以劃分為北基地(表演廳)、南基地(其他場館與戶外廣場)。

照片中包含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元宵節、音樂會、流行音樂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外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共有表演廳、流行音樂文化館、產業區3大場館,目前僅有表演廳正式啟用。

開車走國道一號或三號 地下停車場尚未開放 

自行開車可以走國道一號或國道三號,至南港路二段後再轉彎進入地下停車場。不過目前因地下停車場尚未開放,因此民眾可以選擇周遭的捷運昆陽站停車場、南港車站停車場代替。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下停車場預計可以提供293個汽車停車位、583格機車停車位,汽車平日停車場每小時收費30元、活動期間每小時60元,而機車停車則平日每次30元,活動期間每次60元。

停車費用:

  • 汽車:平日每小時收費30元、活動期間每小時60元
  • 機車:平日每次30元,活動期間每次60元

照片中提到了南港路二段、機車停車場入口、南港路二段,跟倫敦交通、香川大學有關,包含了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嗨!北流】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演唱會、南港火車站、產品設計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交通位置。建議從南港路二段進入。

照片中提到了南港路二段、p]玉成國小、地下停車場,跟花葉、主要有關,包含了圖、產品設計、產品、設計、儀表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周遭的替代停車場位置。

表演廳模擬山巒特色 最多能容納5000人以上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目前只有表演廳正式開幕,表演廳為地上5層、地下3層的建築,外觀為不規則殼狀造型,是模擬台灣山岳層巒疊嶂的特色設計而成,象徵台灣流行音樂屢創高峰。表演廳外觀造型上特別強調山的形象,希望參觀時能注意到周遭的自然景觀,另外設計師也曾表示將表演廳設計為一艘降落在台北山丘間的外星母艦,因此表演廳也被暱稱為「太空船」或「外星母艦」。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表演廳是北台灣唯一針對流行音樂建造的中型場館,最多可以容納5000人以上,並且配有全台最大的專業場館隔音門、母桁架(Mother truss)設計、電動升降舞台、以及法國L-Acoustics K2音響系統。除此之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也是全台首座運用5G的表演場館,希望未來能應用在網路直播、VR方面,也能透過最新技術增加舞台上下的互動可能。

照片中提到了觀衆席、舞台上方工作平台、辦公室,包含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位置、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音樂中心、【嗨!北流】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演唱會、藝術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透視圖。表演場域為扇形設計,能夠讓觀眾與舞台之間的互動最大化。

照片中包含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會、蘇慧倫《生命之花》 30週年演唱會台北場、音樂會

▲表演廳內部約有3100個坐席,拿掉部分坐椅後最多可以容納約5000人左右。

照片中提到了陽極處理的鋁板屋頂”、:外觀貝殼狀、與場域扇形設計相呼應”,包含了建築、正面、產品設計、屋頂、採光

▲表演廳屋頂外牆由隔音層、隔熱層、鋁版、方鋼管等構件組成,並且將避震納入建築考量中。根據測試報導,當場內平均音壓105分貝時,室外環境噪音僅為70分貝。

文化館、產業區將以展覽和產業空間為主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可以依據市民大道劃分為南基地與北基地,南北基地透過造型天橋串聯,並且3棟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流行音樂文化館為地上6層的立方體建築,是國內第一座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展覽館,館內將會舉辦如流行音樂歷史、靜態文物、多媒體互動裝置等各種展示,紀錄台灣流行音樂文化的歷史。

至於產業區則規劃為育成空間,建造包括音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音樂教室、練團室、錄音室等音樂工作產業相關辦公室,期望能夠成為培養流行音樂人才的產業搖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產業區外觀造型為發光水晶體,表面為玻璃馬賽克,蛋型設計也與場館建設目標呼應。

照片中提到了文、11、環境永續經營,包含了設計、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巨蛋、台北市美術振興所

▲市民大道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劃分為南基地與北基地,透過造型天橋串聯。

照片中包含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流行音樂、流行音樂、視覺藝術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3座場館位於同一水平線上,以視覺軸線引領民眾參觀不同場館特色。

照片中提到了“造型樓梯象徵、台灣流行音樂的、淵遠流長的歷史”,跟伊斯塔噴氣機有關,包含了設計、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流行音樂、藝術、藝術

▲流行音樂文化館為立方體設計,側邊的造型樓梯象徵進入台灣流行音樂的時空中盤旋上下。至於產業區建築外觀造型像水晶,當陽光照射時就會成為發光的水晶體。

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建築靈感來自於古羅馬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利用環型空間將藝術、商業、市集、演出活動結合,希望能打造一座24小時皆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目前台灣唯一以流行音樂出發的多功能複合型園區,表演廳於2020年9月5日正式開館營運,至於文化區、產業區預計將於2021年陸續開幕。

10 則回應

  • 但現實的太空船卻長得像保溫瓶
    2020-09-04
  • 太空船?呃…要不要看看鳳山的衛武營文化中心?那造型才像吧?
    2020-09-03
  • 像我早上揉完丟掉的垃圾破紙
    2020-09-03
  • 哈哈,高雄勝台北的建築流行音樂中心
    2020-09-03
  • 揉爛的瓦楞紙
    2020-09-03
  • 像綠豆糕
    2020-09-03
  • 像我早上揉完丟掉的垃圾破紙
    2020-09-03
  • 像我早上揉完丟掉的垃圾破紙
    2020-09-03
  • 哈哈,高雄勝台北的建築流行音樂中心
    2020-09-03
  • 哈哈,高雄勝台北的建築流行音樂中心
    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