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中元節,也就是農曆7月15日的日期為國曆9月2日,家家戶戶、廟宇或公司行號都會舉辦中元普渡,祭祀來到人間的鬼魂。雖然依照地區不同,普渡的祭拜習俗會有一點差異,不過中元普渡祭拜時需要準備供品、拜拜時間、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仍然有些許相同的地方。本篇介紹2020中元普渡的準備事項,另外附上部分縣市的線上普渡網站連結,民眾也可以多加利用。
普渡時間以午後為宜 供桌需擺放在戶外
一般來說普渡活動辦在農曆7月15當天,對照到2020年的普渡時間在國曆9月2日。但因為現代人工作繁忙,也有民眾將普渡時間改在前後的周末舉辦。2020中元普渡的祭拜時間以午後到傍晚這段時間為宜,建議在太陽下山之前完成,確切時間可以落在午後13點至17點之間,以1個小時內結束最佳。
有人說普渡需要分別祭拜神明或祖先、也有人簡化祭祀流程,採用「一案式」同時祭拜地基主或普渡公,無論何種說法,中元普渡最重要的核心還是要祭拜陰間來的好兄弟。因此在準備普渡用品前,供桌一定要擺放在門外,朝戶外普渡祭拜,不可在家中或陽台祭祀,避免鬼魂進到家中。
2020中元普渡:
- 日期:9月2日
- 時間:午後13點至17點,太陽下山之前
- 如果需祭拜地基主或普渡公,則先祭拜地基主或普渡公,後祭拜好兄弟
▲除了民間私人祭祀之外,廟宇也會依照廟方行程舉辦大型普渡。普渡時需準備金紙、供品等等,並在祭祀用品上插上普渡旗。(圖片來源:台北霞海城隍廟)
供品以完整三牲、圓形無籽水果為主
普渡供品包含三牲與四果,三牲指的是雞、豬、魚,也可以使用素三牲代替,而四果則是指四季當令的水果。普渡的供品無論葷素都需要保持完整,如豬肉一定要是完整的三層肉,魚也不可以斷尾,因為斷尾代表「無後」。
水果供品需以奇數為主,以三、五、七為佳,且須注意水果不可切開。在水果供品的種類上,避免選擇多籽的水果如芭樂、番茄等,因為籽無法消化,被視為「不潔」,還有香蕉、李子、梨子不可一同祭拜,因為有台語「招你來」諧音。如果不知道該祭拜哪種水果,可以選擇蘋果和橘子,取其諧音平安吉利。
▲素三牲,以麵包或是果凍代替葷食。在三牲四果之外,泡麵、餅乾零食也是常見的供品。(圖片來源:家樂福)
供桌最外側或桌底下放置臉盆、毛巾
和鬼門開時的祭祀相同,在準備普渡供品之外,可以另外提供裝好水的臉盆、毛巾、牙刷等盥洗用品,放在供桌的最外側或板凳上,讓鬼魂稍作清潔。
供品擺放的位置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供品由外而內的擺放順序為零食、水果、三牲、浮爐(用來插香的米杯)、酒杯和燭台。而在擺放三牲時,讓雞頭朝外,魚頭朝內,象徵雞咬錢入家裡,且家中有餘。
▲普渡時供桌須擺放於門外,在更外側可以擺放盥洗用品,讓鬼魂洗漱後再用餐。毛巾和牙刷等拋棄式的用品在祭祀完後應直接丟棄。
普渡祭拜時不可嬉鬧 金紙燒化時不可撥動
中元普渡過程中切記不可嬉鬧,必須要以莊重的態度祭祀,以免冒犯到好兄弟。在禁忌方面,普渡時不可以說自己的名字、不可以打開大門、不可以稱呼好兄弟為「鬼」、也不可以燃放鞭炮,以免嚇到鬼魂。另外,如果有撒糖果或錢幣的舉動,切記不可以在空中接住,這代表和鬼魂爭搶,建議等到物品落地後再拿。
燒給鬼魂的紙錢裡包含「經衣」,上面繪有衣物、生活用品,是燒給鬼魂使用的,因此在燒化時建議一張張燒,不可以撥動,避免鬼魂收到的錢或物品毀損。普渡完後,建議馬上收拾供品、供桌,不要將用品在外擺放太久,以免鬼魂逗留。
可選擇網路普渡替代
在實際準備普渡供品之外,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苗栗縣都有架設「網路普渡」網站,民眾可以在線上完成普渡之後,由縣市政府代替民眾至各大廟宇普渡祈福,減少供品浪費與燒金紙帶來的環境汙染。
中元普渡是民間信仰的盛事,又因為地區而有不同的文化展現,塑造出不同的普渡面貌。但也提醒民眾以尊敬的態度祭祀即可,保持平常心,不須太過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