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攝影初心的 OM-D 入門新作, Olympus E-M10 IV 動手玩

2020.08.04 05:58PM
照片中提到了OLY M P Us、OM-D、17 mm 1:16,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鏡頭、單反相機

隨著 Olympus OM-D 系列的旗艦機 E-M1 、主流機 E-M5 陸續更新到新一代機型,也終於換到親民機種 E-M10 的新一代機種登場,新一代的 E-M10 IV 離上一代 E-M10 III 歷經三年多,承襲小巧、簡單操作的概念,保有復古造型的同時,也升級了感光元件與操作感,接下來就針對這款新世代的小 OM-D 進行介紹。

照片中包含了相機配件、數碼單反、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配件

▲下翻轉式螢幕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17 mm、1:1,8,跟房地產集團、奧林巴斯公司有關,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配件

▲如 E-PL 系列一樣的自拍模式

E-M10 IV 承襲 E-M10 III 的整體設計,帶有內建閃光燈的軍艦部明顯較 E-M1 III 、 E-M5 III 來的寬胖,頂部維持帶有一片飾板的造型,位於左側的復古設計的撥桿式開關設計與帶有高低差的右側轉盤,還有翻轉螢幕依舊採用向下翻轉設計,但追加與 E-PL 相同的自拍介面機能,皆與前身設計一致。

照片中提到了AC1200189、W MICRO、OLYMP,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配件

▲電池與記憶卡

不過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 E-M10 IV 也從善如流加入機身 USB 充電,雖然比較可惜是仍為 microUSB 介面,也無法如 E-M1 III 一般邊充電邊使用,但至少可減少攜帶充電器外出,或是臨時沒電可使用行動電源臨時補給電力;可是也因為改為 microUSB 機身充電,此次盒裝也不再提供電池充電器,改為一顆 USB 充電器搭配傳輸線。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14-42 mm、OM-D,跟保時捷、東亞有關,包含了數碼單反、數碼單反、魚眼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增距鏡

▲握柄下半截還有突出

不過 Olympus 也非直接沿用 E-M10 III 的外觀機構件,在操作感的部分經過重新設計,更換握柄與機身後方拇指放置區塊的組件,可看到 E-M10 IV 的握柄在下半截往外突出,比起 E-M1 III 的握柄尺寸更大,而後方的拇指放置處則有相當大角度的向外延伸,甚至大於 E-M5 III 的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OLY、17mm、DIGITAL,跟OpenMake軟件有關,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微距攝影

▲中指可扣在握柄的段差

照片中提到了ART、AFE,包含了鏡頭、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配件、產品設計

▲拇指區較 E-M10 III 更往外延伸

單純以操作手感而論, E-M10 IV 在握持時,中指與無名指可藉由握柄的突出段差創造更穩定的握持,而拇指亦可利用突出處延伸的設計扣住,以筆者個人的操作經驗, E-M10 IV 的單手握持穩定甚至比起不加上垂直把手或是擴充握柄的 E-M5 III 來的穩定,不過礙於機身尺寸,搭配較大的專業鏡頭的右手握持穩定仍不及 E-M1 III ,然而搭配如甫推出的 12-45mm F4 或是 1.8 系列的 M.ZUIKO PREMIUM 定焦則相當恰到好處。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OM-D、DIGITAL,包含了奧林巴斯、數碼單反、奧林巴斯PEN E-PL7、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鏡頭

▲以對比式對焦搭配新演算法,較 E-M10 III 大幅提升對焦精確度

而這次 E-M10 IV 較顯著的升級點,在於導入與 E-M1 III 、 E-M5 III 同級的 20MP 感光元件,以及使用升級版的機身防手振模組,較前一代提升半級,達到 4.5 級補正,同時連拍速度也有所提升,達到單次對焦 15fps 、連續追蹤對焦 6.3fps 的表現,較最高 8.6fps 的 E-M10 III 提升不少,甚至比起上一世代中階機 E-M5 II 來的優秀。

照片中提到了MICRO、無記憶卡、S-IS ON,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鏡頭、相機配件

▲單次對焦連拍可達 15fps 、連續對焦連拍亦有 6.3fps 表現

雖然 E-M10 IV 的對焦系統並未跟進中高階機種使用混合對焦,仍是採用對比式對焦系統,不過由於導入全新的對焦邏輯系統,大幅改善過去對比式對焦系統常見的拉風箱與連續對焦效能速度較慢的情況,這也使得僅有對比式對焦的 E-M10 IV 連續追蹤對焦可達 6.3fps 。

照片中提到了MENU、INFO、G: OK 4,包含了數碼相機、數碼相機、鏡頭、錄影機、相機配件

▲使用介面仍偏向簡單易用

整體操作介面承襲 E-M10 III 偏向 E-PL 系列的操作邏輯,屬於針對輕度攝影愛好者與入門相機使用者的設計,雖說可理解其概念是讓初次使用可交換鏡頭相機的用戶容易上手,但若慣用 E-M5 或 E-M1 這類準專業級的機身的操作邏輯與配置,則可能還要稍微思索一下才能找到想要的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MICRO、即時合成、連續拍攝多張影像,,跟LiveAD有關,包含了屏幕、奧林巴斯PEN E-PL7、奧林巴斯OM-D E-M10 Mark III、LED背光液晶屏、奧林巴斯PEN E-PL9

▲延續 E-M10 III 的進階攝影模式

照片中提到了MICRO、人物肖像、最適合拍攝人物背像。,包含了電視、電視、電腦顯示器、數碼展示廣告、屏幕截圖

▲透過引導的方式使初學者能了解不同模式的原理與特色

照片中提到了ART、Effect、ff,包含了屏幕、電腦顯示器、多媒體、電子產品、小工具

▲高達 16 類的藝術濾鏡

當然畢竟是承襲自 E-M10 III 的核心機能與介面,也保留自 E-M3 III 導入的進階攝影模式,對首度接觸 Olympus 、或雖使用過 Olympus 但卻不熟悉新機種的特殊功能的使用者,可藉由進階攝影模式統整的引導功能,進一步發揮 Olympus 相機特有的機能與拍攝模式。

照片中提到了OLYMPUS、OM-D、DIGITAL,跟奧林巴斯公司有關,包含了奧林巴斯、數碼單反、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鏡頭、相機配件

▲主要搭配 17mm f1.8 拍攝

雖然 E-M10 IV 的盒裝仍是搭配 14-42mm 電動變焦鏡,不過礙於一些技術性問題,還有包括個人焦段喜好,故此次拍攝是搭配 M.ZUIKO PREMIUM 系列當中的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廣角定焦鏡,雖說在焦段方面個人偏好更廣一些的,但畢竟顧及搭配的機動性、鏡頭價格等,筆者認為這款鏡頭相當適合與 E-M10 IV 搭配使用。

照片中提到了016 2、E-MI0、SUP,包含了鏡頭、數碼單反、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

▲握柄設計搭配 17mm f1.8 相當容易單手操作

就整套組合的使用體感,筆者相當喜歡 E-M10 IV 重新設計過的握柄部分,因為新設計的造型雖使 E-M10 IV 比起 E-M10 III 微微增大,但縱使筆者沒有搭配腕帶或背帶,仍能以單手牢靠的抓住機身進行抓拍;不過由於筆者較習慣以實體鍵自選焦點拍攝, E-M10 III 需多按一下導航的左鍵才能選擇焦點,相對 E-M5 III 可直接以導航鍵移動焦點還是不夠直覺。

照片中包含了屋、屋、屋頂、正面、平房

照片中包含了植物群、葉、植被、雨林、景觀

照片中包含了庭院、後院、儀表、碼、花

照片中包含了烘烤、奶油、烘烤

照片中包含了鮮奶油、糖t、乳酪蛋糕、奶油、鮮奶油

照片中包含了晶須、李龍、托格、孟加拉貓、奧西卡特

照片中包含了李龍、李龍、美國短毛貓、孟加拉貓、托格

照片中包含了晶須、美國短毛貓、孟加拉貓、李龍、歐洲短毛貓

照片中包含了李龍、李龍、孟加拉貓、美國短毛貓、歐洲短毛貓

照片中包含了晶須、晶須、愛琴海貓、歐洲短毛貓、小貓

照片中提到了GOLDIN、PIN、DESIGN,包含了台、台、產品設計、電子產品、燈

照片中包含了花盆、花盆、室內植物、草本植物

照片中跟Lapierre自行車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汽車設計、摩托車、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MM、MAZZEF,包含了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服務、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Fisheeptung SOLO EXHIBITION、49、

照片中跟Salesforce.com有關,包含了錢、錢

照片中包含了性質、風景山、水資源、自然保護區、魔鬼的橋樑步道

▲高 ISO 表現較前世代機種進步

至於影像品質的表現,拜感光元件升級到較新的 20MP 元件(雖然也是 E-M1 II 時代的產物),畫質較 E-M10 III 有所提升,同時升級過的對焦點與對焦邏輯在搭配 M.ZUIKO DIGITAL 17mm F1.8 對焦驅動相當輕快,也沒有過去對比式對焦的拉風箱的情況,對焦與合焦的狀況相當理想,作為習慣手機相機世代的操作者也可安心使用觸控拍照的操作模式。

照片中包含了室內設計、彈奏鋼琴、燈具、鋼琴、表

照片中包含了彈簧、花藝設計、花盆、設計、春季框架

照片中包含了花、味道、花

照片中包含了玻璃、玻璃、牢不可破

照片中包含了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服務、設計、產品設計、角度

照片中包含了醇、紅酒杯、葡萄酒、品脫、玻璃

照片中提到了coE,包含了手、設計、儀式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地板、木材染色、木質地板、木材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 m / 083vt、角度、線、木

照片中包含了壁、屋、室內設計服務、壁、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ESTINATION,包含了快照、汽車、路面、反射、角度

照片中包含了窗口、正面、建築、壁、屋

照片中提到了安人低消一杯敏品、minimum charge、one drink per person,包含了壁、設計、室內設計服務、產品設計、壁

照片中包含了壁、室內設計服務、客廳、長椅、壁

照片中包含了壁、客廳、室內設計服務、壁、長椅

照片中提到了Sムロムの ember 201 Ne.231 響SAームJ編継NHKティバル.ガイド、Flood of Sounds from Asia 17U7611ns、DIOAOIANIS,包含了字形、儀表、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安人低消一杯敏品、minimum、one drink pe person,包含了壁、磚、壁、儀表、樹

照片中包含了樹、葉、綠色、攝影、汽車

照片中包含了屋、屋、採光、綠色、玻璃

照片中包含了樹、屋、正面、壁、樹

照片中包含了樹、後院、樹、棚、儀表

照片中提到了123月、0戶、7月,包含了都市區、街、汽車、路燈、都市區

▲ Olympus 的藝術濾鏡一向是被品牌愛用者津津樂道的

雖說以產品特質而言, E-M10 III 猶如添加了電子觀景窗的 E-PL 系列,但由於整體設計是承襲 OM 傳統相機的設計,加上此次更改握柄處的設計,使握持的操作性不僅只是多了觀景窗而已(當然電子觀景窗的軍艦部還設有內建閃光燈也是差異化設計),但同樣有簡單易用的優點。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產品設計、靜物攝影、時鐘、靜物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高腳杯、水、玻璃、黑色M

照片中包含了照片、照片、攝影、股票攝影、靜物攝影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靜物攝影、靜物、攝影、窗口

照片中包含了單色攝影、水、岩石、樹

▲套用黑白濾鏡

雖說電子觀景窗仍與傳統光學五稜鏡特性不同,但除了模擬傳統底片相機的造型之外,電子觀景窗在惡劣環境能夠較 LCD 容易取景,並且在昏暗環境,亦可藉由觀景窗與眼部貼合,搭配雙手握持,構成比起僅依賴雙手持機更穩固的三點固定

照片中提到了OYMPUS、IV,跟阿斯頓·馬丁有關,包含了鏡頭、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相機配件、鏡頭、產品設計

▲對攝影入門玩家相當友善的設計

同時,感光元件提升與防手震模組升級,使影像品質的整體表現也隨之提升,受限對焦系統維持對比式對焦, E-M10 IV 整體表現仍不至越級挑戰全新的 E-M5 III ,卻也與上一世代的 E-M10 III 有顯著的升級感,加上豐富的濾鏡與引導式操作介面,對有興趣接觸攝影的攝影初心者不失為一款能兼具新手入門到熟悉操作的親民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