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自動駕駛的無人車真的在台灣上路了,這款由ARTC車輛中心結合台灣車電廠商共同打造的無人自動駕車車輛WinBus,就在彰化鹿港的彰濱工業園區上路運行,只要到自駕接駁巴士網站預約,就可上路試乘。
WinBus時速約30公里、全程約50分鐘,由台灣玻璃館上車,途中經過秀傳健康園區、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緞帶王觀光工廠再回到玻璃館一圈,可感受到自駕車真正在普通路面上行駛,途中經過13個交通號誌、車旁常有大卡車經過切換車道以及轉彎和迴轉的車道等表現。
目前體驗自駕車完全免費,只要攜帶一張悠遊卡或一卡通過卡就可,未來則會扣款100元,但這不是車資,而是到上述博物館或景點可折抵消費用,希望能透過自駕車的稀有性,帶動旅客體驗的過程中,能夠前往不同的景點消費。目前WinBus設定乘載9個人,目前上路只載7人,又平日只有4個車次、假日6個車次,所以想體驗的朋友一定要事先預約。
▲和公車一樣,上車刷各種儲值載具即可,目前完全免費。
也因為WinBus只在彰濱園區行動,車輛中心希望成為前往鹿港遊玩的民眾移轉到彰濱園區的觀光接駁車,所以目標年底WINBUS將會移動到鹿港天后宮停車場,屆時將挑戰將會非常巨大,如果遇到頻繁的行人經過車輛將會一直煞車,路邊如果有許多違規停車如何閃避,前往鹿港天后宮停車場的路上將會經過橋樑,在上下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角度的問題,而無法立即辨識紅綠燈,這都是下半年延展線路所要遇到的困難。
車輛中心期待將整個彰濱工業區打造成一個國際級的自駕車訓練園區,這點將會先從智慧型的號誌燈開始做起。中華電信將在下半年開始為彰濱工業園區的交通號誌裝置可發射和接收訊號的裝置,使得WinBus除了透過車門前的三個攝影機來辨識紅綠燈和指示箭頭以外,更能夠直接接收紅綠燈和其他號誌直接發出的訊號,這樣在自動控制車輛運行上才能萬無一失。
除此以外,藉由繪製更多讓自駕車能判斷圖訊號的高精地圖,包括道路線、停止線、障礙物、快慢車道、紅綠燈等每個物件,這些都能直接對應成車輛系統可以理解的訊號,也是讓自駕車在複雜環境下更能精準行駛的關鍵所在。
WinBus初期造價約100萬美金,如果只是當作一台9人座的接駁巴士價格可能太高,未來價格會逐漸落到新台幣千萬以內,但車輛中心真正的目標是,讓台灣的車電廠商能夠共同一起打造一台自駕車,而且有實際上路的戰績,再未來打入全球各種自駕車或電動車的供應鏈中,成為最有實績的供應商之一,例如能打造出77GHz及79GHz毫米波雷達廠商為昇科。
試乘完WinBus首先覺得自駕車並無我們想像的這麼遙遠,已經是真正能接觸的現實產品了。但另一方面大眾對自駕車的想像可能又太過遙遠,大眾想像自駕車就是一台可以呼叫就來接你,設定地圖目標後就能直接開到目的地。
務實上這樣的自駕車還離實際應用很遠,要達到整個城市完全自駕,最完美的情境是每個行車以及每個號誌路口都有接收和發射訊號的裝置,在交通號誌上裝不難,難得是每台車都能和這些訊號溝通,車跟車之間能夠溝通、每台車都能讀懂高清地圖的訊號,這三件事能做到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在一定開放的場域,但固定路線行駛的自駕車普及將很有機會看到,所以包括公車專用道上的公車、科學園區或遊樂園的接駁車將都是自駕車首先可以落實的場域。
▲雨刷上面有三顆鏡頭,就是辨識紅綠燈和方向號誌的攝影鏡頭。「自動駕駛實驗車」字樣上面的3D光達,則是整個環景掃描車輛四周距離的感測器。
▲WinBus的四個角落也都裝載雷達,以輔助光達作平面距離感測用。
▲WinBus室內乘坐的情境更加舒適休閒。
▲WinBus監視器會顯示路上的各種物件的情形。
▲WinBus萬一在定位或感知出現問題,例如大雨的情境,就可以立即轉為人為駕駛,只是駕駛不再使用方向盤,而是類似電玩手把一樣。
▲WinBus監控人員會隨時監控自駕車的各種狀態。
▲WinBus目前定位為觀光接駁車,車上顯示螢幕會指示上下站點和行車路徑。
▲現場也拍攝到正在改良的新WinBus,可裝載更多的乘客。
對WinBus有更多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追蹤「逐鹿彰濱自駕暢遊-彰濱自駕觀光小巴」粉絲團。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