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環陽春、手錶太貴」這大概是不少人對智慧穿戴裝置的看法,不過近期Realme推出的Realme Watch是個有意思的產品。基本上它包含了過去平價智慧手環的功能、價格與重量優勢,且顯示功能上比照智慧手錶,有著1.4吋的彩色螢幕,在大量文字訊息閱讀上較為舒適。此外,功能面還具備平價產品少有的血氧濃度(SpO2)偵測,有助於了解運動訓練與睡眠的數值狀況。
血氧濃度偵測是賣點
如果要說Realme Watch的特點,個人認為能夠偵測血氧濃度是它與競爭產品相比最大的優勢。最常見的功能是用來了解劇烈海拔變化時,如登山運動狀態下的血氧變化。此外,血氧值高低也影響睡眠品質,腦力工作時的血氧濃度變化也與注意力相關,可在適當時間安排休息。然而Realme Watch畢竟並非醫療器材,官方也強調測試數值僅供參考,不能做為診斷和治療依據。
目前智慧穿戴裝置測量血氧濃度的方式大多使用反射式設計,血紅素含氧量高低會影響紅外線與紅光的穿透率,含氧量高的血紅素會吸收較多紅外線造成遮蔽,但可讓紅光穿透。而含氧量低的血紅素則正巧相反,能讓紅外線穿透,但會吸收較多的紅光。測量血氧時,Realme Watch背面有紅光LED發射器,發射後透過演算法計算接收到的LED紅光與紅外線數值,推估目前血紅素的含氧量。
雖然個人智慧穿戴裝置並非醫療器材,但測量出來的數值仍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且個人穿戴裝置的優點在於隨時監控,發覺有問題可立刻處理,數值異常也能提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名詞解釋:什麼是血氧濃度?
血氧濃度或稱為脈搏血氧飽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簡稱SpO2),是指氧氣在人類血液中的濃度,單位為百分比。在高山上常有人感覺不適,可能就是血液中含氧量較低造成的影響。根據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四卷第十二期,正常人平時血氧濃度維持在98%至100%之間,睡眠狀態則容許下降5至8%,若動脈血氧濃度低於90%代表血液氧氣供給出了問題。
▲手錶背面由上而下依序是充電介面、測量心律的綠光LED、測量血氧濃度的紅光LED。
▲能夠測量血氧是這產品最大的特色,這類功能通常要到中高階智慧手錶才比較容易看到。
▲按下測量後,約莫10秒左右就能測量完畢,測量的方式是偵測血紅素對紅光與紅外線的反射率,擷取後再由演算法推估而成。
▲相較於智慧手環,手錶能夠顯示較豐富的數據資訊,不一定要在手機App上也能立刻看數據。圖為當日心律圖,可設定監測頻率,預設為5分鐘監測1次。
▲除了心律外,也可以看當日的睡眠狀況。
▲除圖表外,睡眠也會透過數據呈現。
1.4吋彩色螢幕顯示更多資訊
過往使用手環型產品缺點就是受限於螢幕尺寸,資訊顯示上略有不足。舉個例子來說,像是小米手環4運動完畢後會有個總結,但關閉後就只能在App內查詢過往的運動紀錄。但若是手錶型產品,Realme Watch就能記錄當日、當周的運動資訊,並可在手錶上直接查詢而不需要開App。
另一方面,也因為Realme Watch使用較手環大的1.4吋彩色螢幕,在運動時可以看到較多的運動資訊,以走路來說,能顯示當下心率、步數、距離、時間、步頻、消耗熱量,若是小螢幕的手環型產品,大多只能顯示步數、距離、時間等簡單的資訊。螢幕較大能顯示較多的資訊,且能回查過往運動紀錄是這類品的優點。
其次是訊息的部分,雖然Realme Watch提供訊息通知功能,每則訊息可顯示105個中文字。但是,最多只能保留最後一則訊息,因此對於常有大量訊息,且無法立即閱讀的人來說,就有些可惜。
▲目前預設錶盤有12種可選。
▲首頁往左滑動,可開啟快速控制頁,可快速選擇夜間、抬腕、亮度、省電模式等設定。
▲常見的運動活動統計也能透過手錶直接查詢。
▲Realme Watch還能控制手機音樂、相機,或是用手錶尋找手機。
▲實際測試Realme Watch,訊息頁面滑動共可顯示105字。
簡單清爽的數據頁面
此外,在搭配的App方面是名為Realme Line的服務,相較於其他運動App算是非常簡單易懂。打開後直接點選手錶就能看到步數、睡眠、心率、血氧、運動紀錄等區塊,再點到各類別能看到更多的細節數據,介面設計簡單好操作。個人認為Realme Line十分好操作,比起提供複雜功能、或是串接一堆服務的App來說,乾淨、直覺、簡單是它的優點。除此之外,Realme Line也能將資料串接至Google Fit,從Google Fit上就能看到你的運動、睡眠等資訊。
▲Realme Watch的介面與圖示都很簡單易懂,主要分為步數、睡眠、心律等分類。
▲運動統計介面除了消耗熱量之外,若是單車運動還能搭配GPS紀錄軌跡,另外,系統也會記錄你的血氧濃度。
▲Realme的資料可整合至Google Fit當中,可以看到Google Fit已經整合了Realme Watch提供的睡眠資訊。
單日耗電量約22%至25%
至於在續航力方面,亮度調整為20%震動調整為低,並開啟訊息通知且每5分鐘測量心跳,1天使用下來約消耗22%至25%不等的電力。耗電量較兇的部分應該是訊息震動以及頻繁地測量心跳,如果手動將心跳測量時間拉長,應該能增加不少續航力。
不過Realme Watch也有一些小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目前錶面選擇並不多,官方只提供12款可選稍嫌貧乏。另外在使用上,碰觸到螢幕會喚醒手錶,此時若長壓螢幕則會變成更換錶面的模式,在測試的這幾天中偶爾會觸發造成困擾。
▲充電器是透過磁吸式設計,靠上去就會自動充電。
▲吸附後就能充電,預設模式下每天耗電量約22至25%不等,若關閉或將心律偵測時間拉長,有助於提升續航力。
▲側面有個按鈕,按下後可返回上一頁。
售價1299元又有血氧偵測的平價手錶
以功能性來說,Realme Watch像是螢幕更大的智慧手環,智慧手環該有的運動、偵測功能大多具備。但優勢在於有比手環更大的螢幕,以及這個價位少有的血氧偵測功能。通常血氧偵測功能在中高價位的智慧手錶上才會支援,對偏好這功能的用戶來說算是少有的選擇,對於一般人來說,多個能偵測的身體數值也不錯。
Realme Watch使用常見的20mm快拆錶帶,比起手環類產品外型變化更多,算是其優點。最後在價格方面,台灣建議售價為1299元,是個略高於智慧手環但遠低於智慧手錶的定價。個人認為多加個幾百元換來更大的螢幕、血氧濃度偵測,以及可換錶帶設計算是值得的買賣。
▲錶帶是使用20快拆設計,市面上很容易買到替換產品。
▲預設應該是傳統錶帶而非運動款,這次測試品寄送來即為運動款錶帶,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平價、好操作且螢幕大,加上有血氧濃度偵測,算是這價格帶很有特色的產品。
13 則回應
錶盤有點少
其他的還可以
光個“皓”都變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