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 一般人可開著這樣的電動自行車載貨和小孩

2020.06.10 12:42PM
照片中提到了URBAN ARROW,包含了自行車、混合動力自行車、歐洲自行車、自行車、貨運自行車

沒想到武漢肺炎讓歐洲出現了一股騎單車的新潮流,各地主要城市都在積極拓寬自行車道,非常有意思。

武漢肺炎疫情趨緩,歐洲各國相繼解封。由於擔心第二波疫情來襲,許多民眾不願搭乘高風險的大眾運輸,自行車成為另一項選擇,許多民眾騎車上路,改變市容,帶動後疫情時代單車潮買氣爆發。

隨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趨緩,歐洲許多城市如巴黎、布魯塞爾、倫敦與巴塞隆納,都緊急增設自行車道或拓寬人行道。這些措施是為了避免民眾擔心搭乘大眾運輸的風險,而選擇重回汽車懷抱。

▲法國解封前一週左右,路上就開始出現工程車,在原有的自行車道旁再增加一條黃色的擴增車道,因應增加的單車通勤民眾。法媒常將疫情後擴增的臨時單車道稱為「冠狀車道」。

避免民眾重回汽車懷抱 巴黎重塑市容鼓勵單車

上任以來就努力推動巴黎無車化的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在法國解封前幾天向媒體強調:「我們不可能讓車輛和污染入侵。」由市民發起的「拒絕野蠻幫派再現」網路連署活動也希望避免機動車類的噪音、污染以及塞車再次回到生活中。

5月7日,法國首條被媒體稱之為「冠狀車道」的臨時自行車道也於巴黎5區開通。

今年4月,為因應自行車道增設的需求,法蘭西島區政府宣布挹注3億歐元(約新台幣100億元),以加快鋪設速度。預計完工後,總長650公里的自行車道將連結小巴黎以及周邊各省。

法國除了既有最高上限為500歐元的單車購買補助外,法國政府在疫情後又加碼增設最高金額為200歐元的「電動單車紅利金」以及50歐元的單車修繕補助,鼓勵民眾使用。

法國運動商通路Go Sport表示,單車的銷售成長從居家令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這段時期網路上單車銷售量成長了300%,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轉變。

不僅買單車的人變多,有趣的是,連報名學單車的人也變多了。法國獨立媒體Reporterre報導,就在解封前夕,全法國上百間「單車學校」都開始接到暴增的報名人數。巴黎一間單車學校向記者表示:「有些學生已經會騎單車,但來這裡學習在都市大馬路上騎車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英國3月23日實施禁足令,規定民眾一天只能外出運動一次,許多人選擇騎自行車作為交通或運動工具,這股熱潮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更加延燒。圖為民眾在大笨鐘附近享受騎車樂趣。此圖攝於109年3月25日。

疫情改變通勤風景 倫敦上班族瘋搶自行車

英國從3月23日實施禁足令,規定民眾一天只能外出運動一次,能夠長時間騎乘享受逐風快感、移動距離較長,又能和他人保持距離的自行車大受歡迎,這股熱潮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更加延燒。

為鼓勵民眾騎乘自行車,英國政府大手筆砸下20億英鎊(新台幣750億元)增設自行車道,宣導改騎自行車不僅有助健康、更加環保,也能降低感染機率,一舉多得。政府並從6月起發放50英鎊修車券,預估可以讓大約50萬人轉念,把原本可能要退休的老車起死回生。

倫敦市長沙迪克汗(Sadiq Khan)也加入鼓吹行列,宣布大都市罕見的縮減車道與無車計畫,汽車將暫時讓道給自行車與行人,倫敦市中心部分地區成為無車空間,打造友善自行車與行人環境。

英國最大自行車零售商Halfords告訴「衛報」(The Guardian),自從禁足令實施後,部分周邊商品銷量甚至成長5倍,而自行車5月份的銷量是往年的2倍。許多獨立店家在幾週內清空所有庫存,正等待新品到貨。

比士特(Bicester)一家自行車店表示,他們以往每週只能賣出20到30輛自行車,但最近每天就能賣出50輛,幾乎是過耶誕節時才能看到的買氣,甚至在政府鼓勵民眾改騎自行車之前,買氣就已經爆發。

照片中提到了URBAN ARROW,包含了自行車、混合動力自行車、歐洲自行車、自行車、貨運自行車

▲在歐洲,自行車有走向電動化的趨勢,荷蘭車商Urban Arrow的電動自行車可用來載貨和接送小孩。(Eurobike提供)

德國自行車熱賣多年 疫情刺激更多需求

在歐洲,自行車早已成為公共交通工具和汽車以外的另一選擇。以德國柏林為例,全城的主要道路超過一半有自行車專用道,2018年市府並立法,計劃在未來幾年廣建自行車快速道路、里程數標示和停車位,目標是在全市建設密集的自行車道網。

武漢肺炎疫情雖然造成百業蕭條,自行車業卻一枝獨秀,隨著各地陸續解封,最近突然出現需求暴增的現象。

據柏林市交通局統計,由於多數人在家工作,學校也關閉,從3月16日實施封城措施到5月底解封為止,街上汽車數量比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足足減少了4成,反之,自行車騎士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12%。

德國自行車同業公會兩輪車工業協會(Zweirad-Industrie-Verband)發言人艾森柏格(David Eisenberger)解釋,由於民眾得一整天待在家工作,有些人騎車是為了運動保持體力,另外一些人則是不願戴口罩,原本搭公共交通工具改騎自行車。

艾森柏格預期,突然增加的需求有機會彌補之前封城關店所造成的損失,「但前提是天氣一直好下去,還有第二波疫情不要出現」。

18 則回應

  • 照片的這種腳踏車,會好平衡嗎?
    2020-06-11
  • 越先進國家,大眾運輸發達,根本不需要開車及摩托車,反而自行車短程需求越大,所以德國及荷蘭等等國家多功能自行車大行其道,再加上電能輔助,功能更是強大
    2020-06-11
  • 要台北市把汽機車變成機車,絕對被罵到臭頭
    2020-06-10
  • 看了這張照片,我終於知道巨大是在漲什麼了
    2020-06-10
  • Ray Lai
    2020-06-10
    • 陳宜均 cool
      2020-06-10
  • 還以為棺材舞升級版
    2020-06-10
  • 感覺前面可以裝衝撞角
    2020-06-10
  • 先禁國家不得用
    2020-06-10
  • 台灣:禁
    2020-06-10
    • 蔡祖偉 台灣幾年前流行過了,搞了一堆單車專用道,現在呢?
      2020-06-10
  • 好多先進國家都開始推廣騎乘機車 單車,絕對不會是汽車,
    大眾運輸最好囉,好歹要有公車,
    先禁國家道路設計爛 執法不嚴,不過對某車種就像狗一樣一直追,
    法規不重
    2020-06-10
  • 問題在停車位
    2020-06-10
  • 人民素質不同
    人家不會在人行道上按喇叭要行人讓路
    2020-06-10
  • 官員:這點子不錯!先禁了再說!
    2020-06-10
  • Chi-Wang Li
    2020-06-10
  • 在台灣 自行車道真的對3輪不友善。
    2020-06-10
  • 在台灣 自行車道真的對3輪不友善。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