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時候有一家挪威維修手機的小店鋪PCKompaniet,老闆Henrik Huseby從中國進口63個iPhone 6和iPhone 6s的螢幕面板,結果在入海關的時候,被海關人員查扣。事後蘋果起訴了老闆Henrik Huseby,事由這些進口的面板是仿造的,而面板上還有蘋果的商標,因此以「假貨上有商標權侵權」發起訴訟。
訴訟的過程,蘋果有提出和解,要求Henrik Huseby支付3,500美元的和解金,並銷毀所有的iPhone 6面板。店主Henrik Huseby拒絕,認為使用該批面板上面的蘋果商標已經很模糊,而且為消費者修好iPhone 6後,消費者並不會看到面板上的Apple字樣,並沒有侵犯蘋果的商標權。
一審的結果是Henrik Huseby勝訴,但蘋果再行上訴,二年後法院判定蘋果勝訴,除了依然要銷毀這批iPhone 6面板外,Henrik Huseby還要賠償高達二萬六美元的蘋果律師費。
歐洲維權組織Right to Repair Europe為此事發表聲明:「其他企業不敢說的Henrik Huseby勇敢地站了出來,只不過他付出了沈痛的代價。」
12 則回應
自己想獨拿所有利益
你們雜誌價值觀是不是有點問題?
維修時消費者若提問,他會怎說?
我猜應該是:我這是原廠面板喔!你看,有印logo...
要便宜的,一般手機店可以處理。
路邊攤想拿到原廠貨??您想太多了。
維修時消費者若提問,他會怎說?
我猜應該是:我這是原廠面板喔!你看,有印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