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也連帶有所變化,根據 IDC 的台灣個人運算裝置研究報告,台灣今年手機、平板銷售大幅衰退,整體手機與平板的銷量回到 9 年前水準;但反觀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與工作站因為居家辦公產生需求有 8.2% 的年對年成長。
IDC 預估由於疫情影響規模為全球性,縱使台灣疫情相對減緩,但在消費者對情勢的不確定下,相對花費在電子產品的預算也趨向保守,恐要到 2021 年才能恢復年度正成長。
IDC 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第一季整體電腦銷售量達 55.5 萬台,其中筆記型電腦在第一季的年增率達到 12% ,是在這波居家辦公與宅經濟的受惠者,同時雖供應鏈受到影響,但恢復速度快與既有庫存品,也使得台灣筆記型電腦供貨銷售並未受到停工衝擊;不過由於台灣目前疫情趨緩,加上第一季的急切性購買潮已經結束,目前通路銷售也逐漸降溫,但也由於先前熱賣,目前庫存量偏低,不過由於復工狀況達 8 、 9 成,第二季新機也將陸續到庫,預估第二季 PC 仍有 2.7% 成長;然而評估整體市場,由於企業與個人因疫情仍持續縮減預算並採保守採購,今年下半年 PC 市場仍預期有 -10.7% 的年減,整年度仍將為 -3.4% 。
▲受武漢肺炎影響,消費者購換機意願明顯減少
相對 PC 在上半年出色的表現,平板電腦則受到明顯的衝擊,今年第一季嚴重下滑到 13 萬台,較過往降低 46.3% ,不過商用機種的年增長卻達 37.6% ;受到需求降低與供貨出貨不穩定影響,預期 2020 年整年度平板下滑 24 % ,約 76 萬台規模,不過商用平板需求增加,年增長有望達 22.8% ,年佔提升到 20.5% 。
至於智慧手機部分,台灣第一季出貨約 135 萬台,年對年負成長 18.6% ,雖然台灣疫情相對不嚴重,不過由於國際情勢供應鏈不穩定導致消費者換機意願下降,同時原定第一季發表與上市機種因武漢肺炎推遲,舊機也受供應短缺與產品週期將至減少出貨,導致台灣第一季手機銷售下滑。
第二季的手機銷售也預期維持第一季的情況,但待台灣 5G 服務商用開台與新機陸續上市,台灣手機銷售情況有望減緩下滑,但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在,消費者手機使用週期會再度延長,整年度的表現不樂觀,下半年的市場預估也自原本年下跌 4.8% 提高到 5.7% , 2020 年的全年手機出貨將僅 572 萬台,全年下滑達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