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發表第一款整合 AI 之感光元件 IMX500 ,可在元件端執行影像預處理與物體辨識

2020.05.15 04:05PM
照片中提到了1,包含了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傳感器、索尼公司、電子零件

隨著物聯網與機器視覺技術蓬勃發展,透過 CPU 或是 ISP 的 AI 進行機器視覺、進而提供影像辨識等應用也蔚為主流,同時在智慧城市的安全監控,雖然 AI 技術有助進行高效率的影像分析,但顧及個人隱私的影像去特徵化也是相當重要的,不過處理的資料量越高,對後端的 AI 架構負擔也越大;在影像感測器處於技術領先地位的 Sony 發表全球第一款整合 AI 的感測器 IMX500 ,以及具完整封裝的 IMX501 ,透過整合 AI 在影像傳遞到後端前進行各類的影像預處理。

照片中提到了画素チップ、くロジックチップの主な搭載機能>、通常のイメージセンサー信号処理,跟鑽石T有關,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配件、索尼公司、傳感器、產品設計

 

IMX500 與 IMX501 是呼應邊際 AI 應用與 AI 雲協作的新式感測器,為 1/2.3 吋、 12.3MP 元件,可進行 4K 60P 或是 FullHD 240p 的動態影像錄製,主要目標市場包括零售、工業自動化等物聯網的影像需求,希望透過在感測器結合 AI 先行處理影像資訊,降低後端雲平台的處理負擔與流量。

IMX500 與 IMX501 採用堆疊方式,在感測器下方疊合包括 AI 之邏輯架構,感測器底下整合包括一般影像訊號處理之 ISP 與針對 AI 應用的 Sony 獨立開發之 DSP ,使其不需在外部加掛 DSP ,即可在元件端快速進行 AI 處理。

IMX500 與 IMX501 可藉由 AI 進行影像識別,例如拍攝物體後,可輸出辨識出的物件分類資訊、一般影像、 ISP 格式之 YUY 與 RGB 影像、被判讀之物件主體影像等分類訊號,若用於智慧監控,可僅輸出物件分類與被偵測的主體,提升隱私權。

或是在拍攝物體時,透過結合前端的 AI 處理,使其加速物體辨識與物體追蹤,減少將訊號輸出到外部產生的延遲;同時這系列的感光元件亦可在內建儲存針對不同應用寫入不同的 AI 模型,使特定目的的感測器能夠進行指定的 AI 辨識。

資料來源

1 則回應

  • 賣感光元件就飽了😆
    手機盡量虧都不怕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