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手機在歷經重整後,當前與相機、影音部門歸屬於 Sony 電子公司之下,相較 Sony Mobile 時代也有更多的集團資源挹注,產品命名方式也開始採用全新的模式,而作為 Sony 新一代主流機型的 Xperia 10 II 也將在最近正式與台灣消費者見面, Xperia 10 II 相較去年的 Xperia 10 也更有著新一代 Sony 智慧手機的家族風格,同時也導入三鏡頭與防水特性。
▲左邊的 Xperia 10 II 神似右方的 Xperia 5
Sony 在去年推出 Xperia 1 之際所公布的 Xperia 10 雖然有著與旗艦機相近的 21:9 螢幕比例,不過機身整體設計的相似度卻沒那麼高,然而新一代的 Xperia 10 II 除了延續 21:9 的螢幕比例外,規格與造型設計也與 Xperia 1 II 看齊,同樣採用直列配置的三鏡頭,加上 6 吋螢幕設計,前後整體宛若 Xperia 5 的翻版,只差在配色與邊框並未採用金屬材質。
▲熟悉的耳機孔回來了
Xperia 10 II 除了保有 3.5mm 耳機孔的設計,機身側面的電源與指紋辨識器再度回歸到 Xperia XZ1 把電源與指紋辨識整合的設計,讓 Sony Mobile 忠實用戶找回熟悉的手感;雖然現在多家品牌開始採用螢幕下指紋辨識技術或是臉部解鎖,不過筆者仍認為如 Sony Mobile 把指紋辨識與電源整合的做法也有著直覺的優點,反觀去年的分離設計不夠直覺。
▲底部的揚聲器在螢幕下方
雖說 Xperia 10 II 的外觀、整體大小與 Xperia 5 酷似,不過除了邊框材質不同以外,兩者在細部的配置也有些差異,除了上述的指紋與開關整合設計, Xperia 10 II 也沒有實體快門,另外雙揚聲器的配置也皆位於正面,不像 Xperia 5 其中一個揚聲器在底部。
▲雖然尺寸類似,不過右方的 Xperia 10 II 螢幕占比仍比 Xperia 5 小了些
相較去年所推出的 Xperia 10 系列,雖這一代目前少了大螢幕的 Plus 版本, Xperia 10 II 也不僅是只有處理器與外觀的升格,核心規格也更接近 Xperia 1 、 Xperia 5 系列,首先是顯示器雖維持 6 吋 FullHD+ ,但面板改為 OLED ,除了對比更鮮明,少了液晶所需的背光板也使機身厚度能更纖薄,較 Xperia 10 的 8.4mm 縮減為 8.2mm 。
▲性能表現
處理器雖仍採高通 Snapdragon 600 系列,然而從 600 系列下位版的 Snapdragon 630 提升到 Snapdragon 665 ,基礎性能顯著的提升,同時由於使用 11nm 製程,對續航力有相當大的助益,同時相對比 162 克的 Xperia 10 搭配 2,870mAh 電池, Xperia 10 II 以 151 克的重量配有 3,600mAh 的電池,更輕盈之餘反而具備更大的電池。
▲三鏡頭的焦段與 Xperia 5 、 Xperia 1 酷似
同時, Xperia 10 II 的相機相較前一代的雙鏡頭也獲得相當程度的提升,師法旗艦機使用去年旗艦機相似的獨立三鏡頭配置,包括 8MP 的 16mm 0.6X 超廣角、 12MP 26mm 標準相機與 8MP 52mm 兩倍鏡頭,雖然並非全 12MP 元件,不過對比去年 Xperia 1 與 Xperia 5 甚至超廣角也具備自動對焦的機能,同時三鏡頭皆支援夜間拍攝。
▲些許 Xperia 10 II 拍攝的樣張
Sony Mobile 也在今年持續貫徹其獨立三鏡頭理念,自旗艦機到 Xperia 10 II 這樣的中階機型皆使三顆鏡頭在拍攝時獨立運作,不透過兩個不同焦段的鏡頭進行合成,使每個鏡頭在其負責的焦段各司其職,不過這也對每個鏡頭的拍攝品質是更高的考驗。
▲使用夜間模式拍攝
▲未使用夜間拍攝模式
▲未使用夜間模式
▲使用夜間模式
▲夜間模式拍攝
▲夜間拍攝模式
然而在技術部分則活用 AI 技術,除了智慧場景、物體追蹤之外, Xperia 10 的夜間拍攝除了採多張影像堆疊技術外,亦以 AI 偵測手持的些微振動,在非刻意晃動手機的手持情境,使影像在拍攝與合成時能夠依照這些振動數據進行校正,藉此得到更為清晰的夜拍品質。稍微可惜的是 Xperia 10 II 雖有 AI 物體偵測功能,但沒有旗艦機的瞳孔追蹤技術。
▲暗部的對焦與合焦是 Xperia 10 II 相機的罩門
不過 Xperia 10 II 雖然鏡頭帳面規格不遜於旗艦機,但實際使用仍會感受到作為中階機與旗艦機的定位差異化,除了少了實體拍攝鍵、 Cinema Pro 功能之外, Xperia 10 II 的對焦速度與反應也較慢,尤其是在室內環境會感受到與高階機種的差異,不過畢竟價格、產品定位不同,加上三顆鏡頭實際拍攝的效果算是平均,就看此價位消費者的抉擇。
▲ DSEE HX 僅限有線使用
同時或許 Sony Mobile 的產品規劃也感受到品牌消費者對於 3.5mm 耳機孔的渴望, Sony Mobile 今年發表的新機皆重新搭載 3.5mm 耳機孔,同時也符合 Hi-Res Audio 規範,而源自 Sony Walkman 的 DSEE HX 音質補正技術也可在使用 3.5mm 耳機孔啟用。
▲有線、無線皆可達 Hi-Res Audio 規格
Xperia 10 II 亦提供 Sony 的 LDAC 與高通 aptX HD 兩項高品質藍牙傳輸協定的支援,而 LDAC 在日前獲得日本音響協會的 Hi-Res Audio Wireless 認證,也意味著 Xperia 10 II 無論是使用有線或是無線聆聽音樂都能享受 Hi-Res 等級的體驗;稍微可惜的是 Sony 後來就放棄在 Xperia 提供 Walkman 播放 app ,以 Google 的播放軟體總有少了點甚麼的感覺。
作為 Sony 新一代的中流機種, Xperia 10 II 相較前一代無論是造型與技術規格都有明顯的提升感,同時內建儲存也順應市場趨勢提升到 128GB ,雖比起相近價位的它廠競品的硬體規格並未有過人之處,不過平衡的使用體驗,輕盈的機身重量, 21:9 比例的舒適握感與開關整合的指紋辨識設計,與 IP65 / IP68 防塵防水,三鏡頭拍攝的照片皆有相當水準。
▲側面感應一就是透過快速觸控螢幕邊界喚出
不過做為中階機定位的 Xperia 10 II 也有些略為可惜的地方,首先是不少此價位的機種的 RAM 已是 6GB 或 8GB ,對手機多工需求較高的使用者或許會有卡頓情況,其次雖然相機的成像不惡,不過暗處對焦的速度較慢也是其貧弱的一環,若此部分未來能藉由軟體修正應該會使其戰力提升不少。
▲ Xperia 10 II 與高階機的家族風更為強烈
對經歷資源整合與產品定位重塑中的 Sony Mobile ,相對前一代的 Xperia 10 , Xperia 10 II 由裡到外有更完整的新世代 Xperia 產品語言與特色,不過相對其它手機品牌, Sony 產品規劃理念著重的是實踐集團技術力,但在數據規格就不如其他品牌來的亮眼,不過融合更多來自高階機元素的 Xperia 10 II 也更進一步讓 Sony 朝品牌統一識別性更進一步。
5 則回應
付上照片中手機裡的歌
youtu.be/My9j0ZsGfjI
付上照片中手機裡的歌
youtu.be/My9j0ZsGfjI
付上照片中手機裡的歌
youtu.be/My9j0ZsGfjI
付上照片中手機裡的歌
youtu.be/My9j0ZsGf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