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攻殼機動隊SAC_2045 動畫心得:面臨混亂的永續戰爭與新人類的威脅,新生九課再集結

2020.04.27 02:51PM
照片中提到了|NETFLIXET、2020年4月、全世界独占配信スタート,跟網飛有關,包含了ilya kuvshinov攻殼機動隊、攻殼機動隊:SAC_2045、攻殼機動隊、伊利亞·庫夫申諾夫(Ilya Kuvshinov)、草ana元子

Netflix 在上週上映了一部對動畫迷期待已久的新作"攻殼機動隊SAC_2045 ",找回電視版攻殼機動隊 SAC 導演神山建治、蘋果核戰導演荒牧伸志與原班人馬的配音團隊,使用以清水榮一原作、相同導演搭檔的 Netflix 版 ULTRAMAN 相同的全 3D 技術製作,雖然當時光看 3D 人物相當不習慣,不過在看完 12 集的故事之後,只能說神山健治版攻殼機動隊正宗續作回來了。

也許 2000 年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對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原作、在 1989 年開始連載的"攻殼機動隊"的認識,是來自 2017 年由史嘉莉喬漢森主演的好萊塢真人電影,不過使攻殼機動隊廣為全球認知的作品,應該還是要回到 1995 年日本導演押井守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當時以融合對網路遐想的嶄新賽博龐克世界觀影響全球,也催生如駭客任務系列的知名作品。

不過除了引發網路賽博龐克風潮的第一部電影版外,在 2002 年拍攝、神山健治拍攝的電視版二部曲與 OVA 版,則是以原作人物設定,結合當時已經逐漸發展的網路的新世界觀改編,但也因為緊湊精彩的劇情至今仍為動畫迷津津樂道,尤其當時以兩集為一個看似無直接關聯的單元劇模式,在最後卻環環相扣的模式,也讓喜好探索故事細節的動畫迷再三回味。

劇情延續電視版 SAC 2nd GIG 後的 2045 年

照片中包含了攻殼機動隊:SAC_2045、攻殼機動隊:SAC_2045、草ana元子、上山賢治、荒木大輔

▲被國民質疑是美國傀儡的首相久利須大友帝都

雖然 2013 年還有一部重啟之作"攻殼機動隊 Arise ",但故事劇情與 2002 年的電視版並無關連;目前在 Netflix 所播放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的時間點,應該是在電視版攻殼機動隊: SAC 2nd GIG 結束、公安九課解散之後的 2045 年。

在自電視版銜接到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的中間,全球爆發了被稱為"永續戰爭"的戰亂,因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事故,導致真實與虛擬貨幣幣值混亂,進而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各地動亂,同時日本也迎來備受爭議,有著美籍血統的首相"久利須大友帝都"。

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的故事就自這樣的時空背景開始,不過不同於兩部電視版前作固定以兩集為單元劇的做法,或許是為了讓觀眾能夠融入全新設定,目前第一季則是將前六集作為一個完整的段落,第六集之後採用一集一個段落的單元劇,由於目前已經宣布將開拍第二季,所以九課的故事還將繼續下去。

原班人馬的新生九課再集結

作為與電視版相同導演與配音陣容的 SAC_2045 ,角色的特色仍保有影迷熟悉的特質,雖然此次"少佐"草薙素子的造型較原本變得過於年輕,甚至有點令人聯想到 Arise 的年紀,不過除了配音員仍是聲線成熟的田中敦子之外,熟悉攻殼機動隊世界觀的粉絲應該也知道,義體的年齡、性別對於少佐並不重要,甚至在原本的劇情,少佐更曾以女童的義體出現過。

作為影迷熟悉的公安九課,核心人物也是全員登場,像是作為九課大腦的荒卷大甫課長,與少佐最佳拍檔的巴特,狙擊手齋藤,擅長電子戰的石川,與電子化時代格格不入但卻是許多故事關鍵的德古沙,幾乎總是拍檔組合但在劇情中表現較為龍套的波瑪與帕茲,當然可說是攻殼機動隊吉祥物的思考戰車"塔奇克瑪/攻殼車也在配音員玉川紗己子詮釋下繼續賣萌。

在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也加入幾位銜接劇情的新角色,像是美國探員"約翰史密斯(造型真的就是駭客任務的 Agent Smith 風格)",飽受爭議、被國民私底下認為美國傀儡的首相久利須大友帝都,帶有御宅族氣氛的九課非正式成員江崎普琳,筆者覺得編劇似乎延續先前電視版視美國為世界警察的想法,在故事中的美國在陷入永續戰爭之後仍以傲慢的態度對待他國。

永續戰爭與共敵"後人類"是故事的核心

▲彼此沒有關聯、擁有超越人類思考的後人類是此次的主要敵人

而在電視版兩部前作當中,九課分別對抗了超級駭客"笑面男",與日本右翼恐怖組織"個別的十一人"的九世英雄,在 SAC_2045 的世界,則是面對來自"後人類"的威脅,所謂的"後人類/ Post Human "原本仍是有著電子腦的幾位正常人類,然而卻在同一個時間點陷入發高燒不退之後誕生,後人類的身分、行動準則看不出規律,但以結果來說都是造成相當程度的恐慌。

在第一季的故事中已經出現五位後人類,有高科技公司的執行長,原軍人、拳擊手、學生等,各別以不同的方式引發不同程度的混亂,然而這幾位後人類共同的特質即是個性丕變、失去原本的人性、思考速度與體能異於常人等,眼神也都失去身為人的感性,彷彿只為單一顛覆目的而生的機械一般。

雖然先前所釋出的 3D CG 劇照給人一種不夠精美的質感,不過正式觀看之後,行雲流水的人物動作與劇情,彌補人物造型與背景簡單的缺點,宛若快節奏動作遊戲般的畫面讓人專注角色之間的互動與劇情的推進,加上在既有攻殼機動隊 SAC 的世界觀加入這十年來世界局勢的變化,使得這部間隔 OVA 版攻殼機動隊 SAC SSS 超過十年的續作仍不顯過時。

在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正式播放的時間點, Netflix 與製作團隊已經確定將開拍第二季,接下來也可預期九課與後人類的衝突將會越演越烈,從目前的故事似乎可隱約感覺後人類的誕生背後應該有一股勢力或是組織的介入,而不同的後人類因為什麼動機去引發事件,似乎也將是接下來關注的重點,只希望這次可愛的攻殼車們不要又成為催淚的爆點了。

配樂仍舊出色,惜舊作主題曲主唱 ORIGA 已成故人

至於配樂的部分,可惜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並未找回原本電視版攻殼機動隊 SAC 系列的菅野洋子擔任配樂,雖由曾任 Ultraman 配樂搭檔戶田信子x 陣內一真,以融合爵士與電子樂的配樂表現也不俗,不過由日本新一代人氣樂團 millennium parade 演唱的主題曲 Fly with me 比起已成故人的 Origa 演唱的 inner universe 、 rise 、 player 仍較難融入攻殼的世界。

註:歌手 Origa 已於 2015 因肺癌引發的心臟衰竭過世(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筆者雖有當年的回憶可能總是比較美好的自覺,但筆者認為以電子樂呈現的 inner universe 、 rise ,甫以 Origa 獨特的嗓音詮釋,更有攻殼機動隊賽博龐克世界的風格,由人氣樂團 King Gnu 主唱長田大希領軍的 millennium parade 演唱的 Fly with me ,若作為一首代有嘻哈風格的流行樂也相當出色,不過做為攻殼機動隊的主題曲還是有種少了點甚麼的感覺。

至於片尾曲、由獨立樂團 Mili 演唱的 sustain++ ,則反而較有菅野洋子當時攻殼機動隊原聲帶風格的演出,在電子樂搭配俐落節奏的女聲之下,筆者覺得反而把 Fly with me 轉為片尾、 sustain++ 作為主題曲似乎更合宜,但主題曲與片尾曲的順序安排應該是有其考量就是,畢竟 Netflix 鎖定的是全球族群而非僅日本當地市場,或許  Fly with me 的風格是更易接受的。

承先啟後的攻殼機動隊 SAC 系列正宗續作

稍微可惜的是 Netflix 並未一併上架兩部電視版與 OVA 版的攻殼機動隊 SAC 系列,僅有與目前劇情無直接關聯的攻殼機動隊 Arise ,對於未涉獵電視版的新一代影迷,較難透過攻殼機動隊 Arise 或真人電影的故事進入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的世界,建議 Netflix 應該要設法取得播放版權,讓老粉絲可溫故知新、新觀眾能夠回味在故事與價值觀接近的舊作。

即便距離士郎正宗開始連載攻殼機動隊的 1989 年至今已經有 30 年,但除了全球局勢變化之外,許多當時的科幻元素、網路連接、 AI 科技以及機械生命體的概念等,仍是現時各領域探討的目標,顯見當年士郎正宗對於未來網路與科技的遠見。

對筆者個人而言,由押井守執導的 1995 年電影版開啟了士郎正宗所勾勒的未來世界,以及在川井憲次壯闊的配樂引人入勝,也引響後續好萊塢真人電影版以當時電視版的主軸進行改編,至於第二部電影版 Innocence 就又恢復悶到極點的押井守;然而電視版攻殼機動隊 SAC 則自哲學、政治到靈魂,以嚴謹的方式建構既有原作精神的新攻殼世界,雖然此次攻殼機動隊 SAC_2045 的全 3D CG 精緻度或許不如預期,但引人入勝的故事與人物塑造,無論是老粉絲或是未曾涉略攻殼機動隊世界的科幻迷,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全新章節。

6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