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入耳式耳機品牌如雨後春筍,不過作為以監聽設備聞名的 Shure 的入耳式耳機仍有相當多的支持者,不過 Shure 自十幾年前推出的 SE 系列至今並未有大幅度的變動,僅是自加入可換線設計、改變外殼封裝等變化,但今年 CES , Shure 發表全新的 AONIC 產品線之後,也把旗下的入耳式耳機自 SE 世代大改版,發表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
Shure 消費性產品台灣總代理鍵寧也在第一時間引進這三款新世代產品,預計 4 月 27 日陸續在台灣通路開賣。 AONIC 3 建議售價為 5,990 元, AONIC 4 建議售價為 8,990 元, AONIC 5 建議售價為 14,990 元。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基本上是對應 SE 系列的 SE315 、 SE425 與 SE535 ,不過不同於 AONIC 215 僅是加入全新設計的真無線模組,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與前身皆有較顯著的改變,尤其 AONIC 4 與 AONIC 5 分別在單體設計與結構皆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Shure 新包裝使用圓餅盒設計
▲三款耳機預附的線材
▲三鍵線控
▲背面開關可切換 iOS 與 Android
▲由於線控關係,收納盒顯得有點小
新系列也代表新氣象,這三款新耳機打破過往方正的包裝,使用圓餅型的新包裝, AONIC 3 的包裝尺寸比其他兩款小,此次三款耳機附屬的收納盒也採用 Shure 新世代的識別圖騰,採用 Shure 古典的麥克風為發想的標誌,不過筆者覺得由於這三款有線耳機的麥克風控制器較長,而硬式收納盒就顯得有點小。
▲三款耳機的基本配件
▲ AONIC 5 多了一組 Comply 海綿耳塞
此次開箱的三款 AONIC 新品皆為強調隔音的有線耳機,搭配合適的耳塞,最多可減少 37db 的音量,提供的線材因應市場趨勢,採用可相容 Android 與 iOS 的線控線,以背面開關方式變更支援的設備耳麥孔定義,基本耳塞仍為 Shure 使用已久的球狀矽膠耳塞、泡棉耳塞、白色的三節式耳塞、黃色柱形泡棉耳塞、清潔器與 6.3 轉換頭, AONIC 5 還額外多一套 Comply 的海綿耳塞。
以下就針對三款全新的 AONIC 入耳式耳機進行簡單的開箱與初步試聽
AONIC 3
▲ AONIC 3 與前身 SE315 外觀差距極大
▲ AONIC 3 外殼像是膠囊
AONIC 3 是 SE 315 的後繼款式,同樣採用單平衡電樞配置,不過外框體進行重新設計,一改先前類客制耳機外型, AONIC 3 的框體改以狹長的膠囊型設計,搭配傾斜的導管設計,已經不再是原本 SE315 那樣與耳朵服貼的設計,配戴角度與 Etymotic 的 ER4 的垂直入耳近似,耳機框體會傾斜位於耳外。
▲ AONIC 3 音色較為細瘦而明亮
前一世代的 SE 315 由於底下有價格更平實的單動圈耳機 SE 215 ,加上較為平淡、偏向中頻的調音,相較低頻突出、特質更鮮明的 SE215 不易被該價格帶的客群接受,然而作為後繼的 AONIC 3 應該是有思索先前的產品策略,其調音特色改為通透而偏向往高頻的明亮風格,同時也有一定程度的空間感與分離,與 SE 315 有相當顯著的差異。
▲上燻黑、下全黑設計
AONIC 3 提供兩個色系,採用上層煙燻透黑搭配黑色或白色底部,底下零件註有 3 的字樣,隱約仍可看到內部的單平衡電樞單體。
AONIC 4
▲ AONIC 4 採用圈鐵混合
AONIC 4 所對應的是 SE 425 ,也同樣採用雙單體配置,不過 Shure 此次把單體配置由雙平衡電樞改為動圈搭配平衡電樞的混合配置,使得 AONIC 4 的殼體較為肥胖、渾圓,採用內白外透的殼體,推測應該是 SE 425 由於聲音特質近似 SE 535 ,但解析與空間感顯然有落差,導致客群最終改選 SE 535 ,故 AONIC 4 改採圈鐵混合使音色有更明顯的區隔。
▲可看到後方有動圈單體
不同於 SE 425 的平衡且平淡,但也不像 AONIC 3 明亮細瘦, AONIC 4 的聲音顯得飽滿且鏗鏘有力,其中頻明顯比起 AONIC 3 來的厚實,但中偏高頻的明亮與延伸性相對就沒有那麼好,不過低頻的能量感甚至較 AONIC 5 更佳,聲音特質著重中偏低頻的呈現,聲音的層次明確,相當適合喜歡聆聽大編制或是搖滾、電音一類的玩家。
▲" 4 "刻在內側
▲圈鐵配置的音色有更強烈的低頻表現
AONIC 4 提供外側磨砂透明搭配內側亮白色或是亮黑色兩種配色,內側有 4 的字樣,可看到內部的動圈單體與平衡電樞單體。
AONIC 5
▲ AONIC 5
▲三種不同風格的可替換導管
▲導管收納瓶有簡易氣密設計
▲使用工具卸下金屬檔板
▲與 SE846 機構近似
▲導管有防呆卡榫
雖然 AONIC 5 維持與 SE 535 相近的三平衡電樞單體配置,不過全透明的殼體、前端的金屬部分卻令人聯想到 Shure 的 SE846 ,而 AONIC 5 最大的特色也是採用與 SE846 相同的導管替換系統,提供全透明、霧黑與透明黑三種塑膠導管,使用内付的工具即可旋開金屬基座更換導管,而不同通透度的導管也分別對應明亮、中性與溫潤三種風格。
▲不同導管對音色也會產生改變
▲同樣使用 MMCX 端子
原本 SE 535 的聲音特性是主打中頻渲染但整體平衡的風格, AONIC 5 預設的霧黑導管也保有類似風格,而選擇全透明導管則聲音會較為單薄、明亮,透黑導管則是使聲音變的更厚實,但速度感也會變得更緩慢,不過無論是哪個導管都不會影響到 AONIC 5 的解析感,只修正聲音呈現的厚度。
▲音色保有 SE 535 著重中頻的三頻均衡特性
而 AONIC 5 本身的風格仍偏向以中頻呈現為首的三頻均衡感,與老對手 Westone 新版 UM Pro 30 較明亮分明的三頻均衡不同,低頻屬於點到為止,不過無論是量或是下沉皆比 AONIC 4 來的少,筆者認為 AONIC 5 較適合搭配標準的霧黑與透黑兩種導管,全透明導管偏瘦的聲音與其略黏的銜接特性會產生衝突,在搭配霧黑與透黑相當適合聆聽抒情樂曲。
▲代號" 5 "刻在單體內框體總成
AONIC 5 將推出三款配色,內側採全透明,搭配外側透明、紅色或是黑色三種,不同於令兩款耳機將代號刻於外殼, AONIC 5 的數字則是在內部單體固定架上,故左右耳的 5 分別在內與外側,另可看到採用複合雙單體搭配一顆獨立單體的三單體配置,由於殼體透度相當高,單體上可見 Shure 文字,應該是 Shure 與單體廠訂製調音的單體。
小結
▲新設計新氣象,也比 SE 系列每一款產品有更鮮明的個性
▲從外殼、單體到音色都有較 SE 系列更鮮明的差別
Shure 在 SE 系列推出多年之後,雖然 AONIC 系列第一款入耳式耳機產品仍是以 SE 215 搭配真無線模組而來的 AONIC 215 ,不過此次第二波發表的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皆採用全新的設計,同時亦使三款耳機的特質有更明顯的差異,更鮮明的音色特質,使玩家能夠因應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調音,不再是”不如貼一點買更高階”的選擇方式;三款耳機雖未附贈藍牙模組,不過採用 MMCX 設計可自由的搭配 TW1 藍牙真無線模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