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接觸日本機器人文化已久,對於有機器人的未來相當憧憬,再加上鴻海投資的Pepper在台灣接受度相當高,因此台灣人時常可以在各種場合看到Pepper的迎賓服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金山老街的金包里慈護宮,裡面的Pepper可以讓你求籤、安太歲、詢問今年運勢的。更不用說相鄰的日本、中國也都也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廠商推出服務型機器人,彷彿機器人已經深入我們生活之中。
半客製的飯店機器人Archie
這次介紹的機器人真正的型號為Rely由矽谷的Savioke開發,以顧問加出租的模式與飯店簽訂合約,各飯店在採購後可以為機器人設計自己的名字以及外觀,這次我們採訪的是矽谷南部以盛產大蒜聞名的小鎮Gilroy,鎮上的Hilton Gardan inn,他們將自己的機器人命名為Archie,名稱源自於美漫出版商。
▲此次採訪的飯店Hilton Garedn Inn.。
▲飯店為自己的機器人取名為Archie,這個名字是源自美式漫畫。
每一台飯店機器人都跟飯店有深度的合作,Savioke會將整個飯店地圖輸入資料庫,Archie就是根據資料庫中的路線指示到達每個房間。在1樓以上的空間,Archie會自己搭乘電梯上樓,Savioke事前在電梯裡設定好感測器,讓Archie可以遙控呼叫電梯,並且選擇要前往的樓層。
比較特別的是,Savioke在導入機器人之前,會跟飯店進行一系列顧問服務,了解飯店的需求,提供配套措施。舉例來說,Savioke會協助飯店計算較少人流的路線,並使用冷門電梯讓Archie通行,這麼一來Archie與房客不至於在飯店裡搶電梯。
▲Archie 跟掃地機器人一樣會自動回到充電座待機
Archie主要功能其實就是送貨,一開始的設計是讓Archie替房客送上房內的補充品,譬如牙刷牙膏等等,讓房客不需要晚上還跑到大廳索取,也因此Archie的主要使用時間大部分是在晚間8點以後。Hilton Gardan inn也讓Archie遞送飯店內餐廳的餐點,只要電話向飯店內餐廳點餐,並指定讓Archie送貨就可以送達。除此之外,近年美國的餐廳外送服務也相當熱門,所有的外送都可以讓Archie送到房間。
▲Archie 可遞送貨品與餐點給房客,節省飯店人力需求
導入機器人的契機
在舊金山灣區,企業還是很願意採用新科技服務,一方面是增加行銷話題,另一方面是不斷投資新科技提升飯店軟實力。除此之外目前導入機器人實務上也可以大幅減少昂貴的人力成本,原先每個時段需要配置2至3個人力在大廳應付客房需求。現在機器人可以減少人員遞送客房服務的成本,尤其是在深夜的夜班時段,即使只配置1個員工在大廳,都可以藉由機器人遞送客房服務,避免大廳無人看守。
根據飯店的數據顯示,採用飯店機器人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以及社群聲量,大約有20%的用戶在住房後的評價會提到Archie,這也讓飯店方面確信這是筆成功的投資。
▲Savioke 提供的機器人服務飯店業、醫療產業、出租套房以及在工廠協助場內物流
另外,矽谷的各行各業相當重視在新技術的投資,畢竟科技瞬息萬變,唯有持續的投入才能保證服務上不會落後於其他競爭者。在我們的採訪中,飯店經營者Rick表示飯店在軟硬體的投入上隨著時代不斷的更迭。
舉例來說20年前每個飯店一定需要設有商務中心,而現在與其投入資源在購買硬體成本,不如提高每個房間的網路速度,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可以見到飯店經營者在投入資源方面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並搭配市場需求的。
機器人與未來
目前最廣泛被接受的機器人無疑是掃地機器人。不過其實早在1996年伊萊克斯Electrolux就推出了第一台超音波感測的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王者iRobot第一台商用掃地機器人Roomba也是在2002年就推出。
不過大家也知道掃地機器人真正被廣泛接受大約是在2015年左右,掃地機器人這個產業花了15至20年才算是正式成熟(歐美市場可能早一些),當技術提升且成本下降時,才能讓次世代產品真正普及。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包含Pepper在內的機器人,都算是早期進入者,實際上技術成熟到能被廣泛接受,可能都還要個5到10年不等。
雖然還要許久才能廣泛民用,但從掃地機器人的歷史來看,iRobot早在2005年就在NasdaQ 上市,其他早期進入者依然是家電領域的領頭羊,早期進入者在研發上的投入,很大程度代表在後期市場成熟的能獲得的市場佔有率,因此我們也不意外這麼多廠商願意投資鉅額研發新一代的服務機器人。希望很快的,我們的生活能被更多機器人服務,讓我們過上更便利的生活。